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在北宋当名医> 在北宋当名医 第390节

在北宋当名医 第390节

  再拿叶子盖住,那呜呜的叫声瞬间小了下去。
  接着,他们快速地切割了野山猪的皮和肉,把带不走的野山猪的脑袋挖坑埋掉。
  做完这些,他们马不停蹄地重新朝着山脚前进。
  回来时,这野山猪的幼崽很快就有妇人接手,会木活的族人快速地做了个简易篱笆墙,一面铺上厚厚的稻草,一面挖出个沟渠,用石子铺在底部。
  接着喜娃儿带着许黟的话跑来告诉干活的族人,喊道:“青叔叔,许大夫说要给幼崽们喂羊奶,要不然它们会死掉的。”
  “羊奶?”那干活的族人一愣,喊道,“草娃儿,把早时挤的羊乳拿出来耶。”
  说着,木屋里跑出个赤脚的小男孩,他的裤子有些短,露出细瘦的脚踝。
  手里抱着一个小瓦罐,里面装着今日挤出来的羊乳。
  喜娃儿看向他,皱着稚嫩的眉头:“草哥哥,你怎么还不穿鞋?”
  “阿娘给我编了,还没好哩。”
  “天冷了,再不穿鞋你脚得冻坏,到时候疼得走不动就不要哭。”
  “我是男子,我才不哭。”
  “哼,我倒时看你哭不哭!”
  两娃儿说着话,屋后走出个妇人,妇人满脸笑意地看着喜娃儿,招着手喊她来:“来哩,婶儿给你倒蜜水儿。”
  “咦?哪来的蜜水儿?”喜娃儿听到有糖水喝,两只眼睛都亮起来。
  妇人笑道:“适才阿锦小娘子发现了一蜂窝,使了些手段将蜂窝打下来了。”
  当时她们都在江边浆洗衣裳,听闻了声音赶过去,阿锦小娘子看到她们,便给她们分了一些带回来。
  妇人想着族长家的没去,喜娃儿应是没蜜水喝,就给她泡了碗拿来。
  “这蜜水儿好好喝,有花的香味。”
  喜娃儿喝完蜜水儿,就听到自家屋响起敲鼓声,草娃儿一家都朝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嘀咕着这是有什么事儿。喜娃儿晓得内幕,当即欢喜道:“分肉啦!分肉啦!”
  顷刻间,每间木屋都有峡民出来,朝着族长家去。
  峡谷里和睦融融,这次带回来的野山猪肉每家每户都有份。
  当夜,峡谷里弥漫着各种各样的肉香味,不多一会儿,许黟就吃到了卓木他阿嬷烤的山猪肉。
  咬着柴得很,吃完一块,许黟和颜曲月的腮帮子酸到不行。
  看着还剩大盘烤肉,两人都有些发愁怎么消灭。
  这时,外面响起敲门声。
  “老师,在屋里吗?”外面,阿卓耳端着一盘烤好的山猪肉过来。
  暮色漆黑,他是摸黑过来的。
  许黟连忙喊着他进屋说话,问他有何事。
  阿卓耳道:“我想着这山猪是老师猎杀的,就多拿了一些过来。”
  许黟:“……”
  颜曲月:“……”
  两人无奈地相视一笑。
  第228章
  十月初, 阿卓耳学会如何把脉。
  他把族中所有孩童都喊来练手,因为人数有限,后面全族人都被他骚扰了一遍, 导致族里人见到他露出笑脸,撒腿就跑。
  阿卓耳:……
  薅不到人,他来寻许黟,问他还要不要继续找人练手。
  这个小巫医的成长让许黟稍微的震撼了一下。
  论起天赋, 阿卓耳是令老师们都喜爱的学生, 他聪慧、懂事、好学,不需要他这个老师操心什么, 就能把布置好的作业完美做完。
  他跟程宜然也不同, 程宜然比他年纪大, 性格更稳。
  阿卓耳在懂事的同时,更有小孩子的好奇天性。
  好奇心的驱使,往往让他想得更多, 也能从中挖掘到什么新的理解。
  “有个速成之法。”许黟品着红茶, 淡笑着看他,“若想要身经百战那唯有历练,而义诊就是不错的选择。”
  阿卓耳小声重复:“义诊?”
  许黟回忆着他进县城时所见所闻,缓缓说道:“建始县内大夫甚少,其中百姓看病难寻医者,你要是在县城内摆摊治病, 不缺医患。”
  建始不过是施州麾下一县,周边有诸寨, 说是县城, 但住在县城里的百姓不多。
  大多数在县城行走的,都是进城买卖的寨民们, 有官府派遣的民兵军驻守,现下的建始县还算平风静浪。
  而峡民们常去到县城里卖鱼,换购粮食和用物,对建始县很是熟悉。
  许黟这个建议,很快就在族长屋里全票通过。
  “阿卓耳要去县城摆摊了,那我们是不是也要跟着去?”呜哈看向族长,问完,他又说,“现下江里不好捕鱼,又是休耕,族中应能调出更多人手来。”
  族长沉思片刻,肃然道:“族里小辈,还有几个孩子从未离开山谷,叫他们跟上,好见见外面。”
  “族长言之有理。”许黟笑着接话,“总是待在山谷中也不好。”
  “是啊。”
  族长轻叹一口气,虽然待在峡谷里能安稳些,可孩子们对外面的渴望丝毫不减。
  不让他们出去,只会加剧孩子们对外面的渴望。
  “只是……”族长犹豫地看向许黟,“族中小辈在山谷里调皮惯了,若跟着出去,怕是要让许大夫费心看顾。”
  许黟轻摇头:“无妨。”
  “有阿旭和二庆在,这俩人能唬得住他们。”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山谷里的小孩们对上他们俩人,比对上许黟还要听话。
  阿旭做饭好吃,还会给他们做甜丝丝的糖果子吃;二庆教他们练拳,虎虎生威,让小孩们对他崇拜得很。
  有他们在,不怕小孩们闹出麻烦事。
  族长虚虚地摸了摸胡子:“……”
  “难得有人能压得住这帮小子。”呜哈看向神色自若的许黟,哈哈畅快笑起来。
  丝毫没有被二庆这个年轻小伙抢了风头的恼怒。
  卓木看看他,又看看族长和许黟,忍不住开口道:“那我呢?我是不是也要跟着去?”
  说着他摩挲双掌,有些许急不可耐道,“我都有好些日子没去城里了,要不然这次就先轮我去?”
  族长瞥他一眼,道:“你去可以,切莫惹出事来。”
  卓木:“……”
  他面红耳赤地挠头,怎么轮到他,画风就不一样了!
  ……
  去建始县,要乘船而行,驴车派不上用场,阿旭和二庆则是把车厢里的桌凳等物搬下来,再搬到船上。
  此趟跟着去的人里,除了许黟和阿卓耳,还有颜曲月和阿旭、二庆,以及卓木跟喜娃儿和草娃儿。
  许黟本以为草娃儿是小名,结果草娃儿的阿娘说,他就叫“草娃儿”,这让许黟情不自禁地想要给他另取个新名字。
  但他没有喜当长辈的习惯,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
  “你带了什么东西?”这会儿,他看草娃儿背了个他娘做的佩囊,笑着问他。
  草娃儿认真地说道:“阿娘给我的钱。”
  话音刚落,旁边的喜娃儿听到了,眼睛狡黠地凑过来问:“给了多少?”
  草娃儿没有丝毫防备,高兴道:“十文钱。”
  “那你给我五文钱,我带你去买好东西。”喜娃儿伸出手来,示意他快些。
  草娃儿摸摸脑袋,想着他娘也没说这钱不能给喜娃儿,就把带出来的十文钱,数出五个给她。
  拿到铜钱,喜娃儿一揣,头也不抬地爬上船。
  草娃儿见状连忙跟上她,追着问:“你说哪里有好东西买啊?”
  “去了就知道啦。”喜娃儿道。
  身后的许黟看着他们如此,轻笑着摇摇头,没有拆穿喜娃儿。
  等他们都上来船,卓木和阿旭在船头撑着杆子划船,江上气候冷,其余等人则是在船里头烤着火盆。
  半道上,大人们的耳朵都是两个小孩叽叽喳喳的欢愉笑声。
  颜曲月看向还在看着医书的阿卓耳,问道:“阿卓耳,不歇一会儿?”
  “师娘我不累。”阿卓耳摇头。
  颜曲月失声一笑:“你还没去过建始,就不好奇这路上风景?”
  阿卓耳不好意思地放下书籍看向她:“多谢师娘关照,我就是觉得这风景不如这书有趣。”
  闻此,颜曲月睨眼看向许黟。
  许黟无奈地耸耸肩,不能怪他啊,他就觉得这风景有趣。
  江水波波,橙黄橘绿,这等天然雕琢的美景,可不是随处能见。
  也就这小子初尝书籍海洋,才觉得这书里有趣,等看久了书,就会知晓这天下有趣事名目繁多。
  “罢了。”颜曲月不讨没趣,她此番进县城,也不是跟着去义诊的。
  她收了几个妇人当徒弟,不仅教她们练拳,还教了刀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