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喵?> 第339章

第339章

  不过即使小绒毛不介意花费能量在乐乐身上,它也只能帮他保持身体平衡,却不能让他停止难过。
  在走进自己房间时,乐乐的眼泪落进了他的长期饭碗里。
  乐乐想擦眼泪,但没有空余的手;想把饭碗放桌子上,却意识到自己不够高。
  连竖直靠墙的行李箱对乐乐都太高了,而且行李箱表面凹凸不平,碗放上去很容易滑落。
  乐乐闷闷地说:“我好像只能坐在地上吃?”
  不然就得把碗放在床上,他站着吃。但乐乐记得妈妈对他强调过“不要在床上吃东西”。
  小绒毛:先将就坐地上叭,把这一顿对付了再说。用餐姿势的重要度排在填饱肚子之后。再磨蹭下去饭菜冷了吃了闹肚子,即使那对夫妻及时送你去医院,受罪的也还是你。
  小绒毛:虽然我可以用能量帮食物保温,但看样子在你成年之前我花能量的地方还多,你给我节省点。
  乐乐犹豫了几秒钟,还是坐到了地上。
  其实自从父母死后,乐乐已经习惯了坐地上、饭前不洗手、不天天洗澡换衣服。
  即使乐乐有这么做不对的意识,但受限于客观条件,他实在没能力继续维持父母教他的生活习惯。
  实际上,乐乐甚至感觉自己已经开始有些记不清楚那些被爸爸妈妈反复强调、纠正的习惯。
  第199章
  乐乐已经学会了使用筷子, 但用得还不熟练。
  尤其狄甘给他的筷子即使成年人使用也偏长,而且滑。
  所以乐乐夹不起豆子,夹不起粉条, 也夹不起饭粒。
  如果是父母还在时, 乐乐一定会闹着要换成勺子,但他知道现在他即使闹也不会有用。
  乐乐呢喃着问小绒毛:“你活了,爸爸妈妈也会吗?”
  乐乐被安排的小房间在角落。
  当门完全敞开时,坐在这房间内只能看见客厅的一小条, 看不见饭厅。连饭厅内传来的声音都模模糊糊。
  不过相对的,即使敞开着门, 饭厅里的人也看不见这房间内的乐乐、听不见他的小声说话。
  小绒毛还是去把门给乐乐关上了, 并竖起耳朵时刻留意有没有人靠近。
  小绒毛开口对乐乐说人话:“我本不想伤害你, 但有些客观事实我觉得你不应该逃避。反正你现在正难受着, 那就一次性难受到底叭,比伤好后再来撕裂一次强。”
  乐乐吃惊地看着小绒毛。
  在五岁生日那天刚收到猫时, 乐乐期待过猫会像动画片里的一样与他说话, 但很快他就失望地接受“猫只会说喵”的现实设定。
  乐乐:现在小绒毛说出的话我能听懂了, 是不是说明我之前以为的、爸爸妈妈告诉我的现实……不对?
  小绒毛看了看不锈钢盆里的食物,无奈于今天非得耗费能量给它们保温了。
  小绒毛:说不定待会儿还得耗费能量开小空间存放它们。
  不过口中,小绒毛继续不慌不忙地对乐乐解释:“人和猫, 死了之时就是死了, 不会复活、不存在复活。你没发现吗?我不是你原本的那只猫啦。”
  乐乐瞪大了眼。小绒毛说出的内容比“猫能说人话”这件事更让他惊愕、难以接受。
  小绒毛:“你真的不记得了吗?你给你的猫取名叫悦悦,和你的小名‘乐乐’相呼应,而不是我这个与你的名字毫无关联的‘小绒毛’称呼。”
  乐乐不确定了。
  和逐渐记不清父母教他的很多生活习惯一样, 父母死后乐乐密集地经历了太多事情, 以至于他对父母生前的很多事情都不确定了。
  有时在半梦半醒中,乐乐甚至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有过父母。
  小绒毛:“你父母死后, 你被许多不怀好意的人包围。你在恐惧无措中将几乎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了悦悦身上。”
  小绒毛:“作为一只小猫,悦悦当时也非常害怕。它喜欢你、很想帮助你,但它很清楚自己没有那份能力,且它在惊吓中已经病了,随时可能死亡,所以它下定决心与世界意识做一个交易。”
  小绒毛:“交易的内容是:以世界意识为中介,悦悦把它的身体与身份出租给我,让有能力的我代替它守护你,直至你成年或者死亡。世界意识同意了这笔交易。”
  小绒毛:“交易的最初计划是,在悦悦病死之前我就进入它的身体。这样当世界意识将悦悦的身体调整为适合我使用的参数时,会顺便治好它身体上的病——毕竟本质上不是大病,主要是惊惧,而惊惧问题我来后自然消失。”
  小绒毛:“接着,我使用悦悦的身体保护你,悦悦的灵魂则在康复的身体中睡觉、活下去。未来,当我的保护工作完成、离开悦悦的身体后,悦悦的灵魂还能在它的身体中苏醒过来,继续与你相处——如果那时你还活着。”
  小绒毛:“但交易的实际进行出了差错。因为一个魂体进入其他生物的身体需要准备时间,而在准备完成之前,悦悦先一步死了。于是你就见证了悦悦的尸体模样,之后我的到来在你眼中便仿若复活。”
  小绒毛:“其实没有复活。悦悦是真的死了,我只是接了悦悦的委托来工作的。”
  乐乐大颗大颗的眼泪滚落,声音极轻地问道:“都死了?”
  小绒毛:“为了让替换工作完美,世界意识混淆了见过悦悦的人——尤其是与悦悦最亲密的你——的认知。让你们以为悦悦长得与我一样、它原本的名字就是小绒毛。不过这份混淆只在替换初期强烈有效。时间过去越久,混淆效果越弱,直至归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