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喵?> 第993章

第993章

  除了无法彻底毁灭外,活动尸体似乎并不算太难对付。
  事实上,活人与活动尸体之间已渐渐找到了生存平衡。
  简单来说,只要趁着夜晚将活动尸体圈入某一块区域,白天来临时,活人们便能得到大片没有活动尸体的空间。
  可是,活人聚集较多的地方,对活动尸体会有更长距离的吸引力。
  活人制造出来的动静,包括开车、制作工具、发电、唱歌、做饭、种植等,只要散发出了声音、气味、温度等信息,便仿佛远远地对活动尸体发出邀请,让活动尸体突破圈禁、来到活人们身边。
  能生存到现在的活人多少都有一些战斗能力,面对活动尸体时基本都能做到自保。
  只要不是直接陷入活动尸体堆中,这些活人便不至于被活动尸体弄死,可活动尸体带给活人的心理压力却很大。
  越来越大。
  有活动尸体在,一个区域就不方便聚集太多活人,而人少就总有冷清感,也总不太像是人类社会。
  此外,活人们至今没能破解活动尸体的根本成因,只总结出“接触活动尸体越多、活人变活动尸体的几率越大”等规律,这让活人每天都忧虑自己、自己身边的人会不会明天变尸体。
  活人经常崩溃地发现,基地内昨天还与自己说说笑笑的活人,今天便成为了活动尸体。
  有时候好不容易出生的新生儿,一离开母体,便立刻成为活动尸体。
  活动尸体越来越多,活人越来越少,愿意生孩子的人也越来越少。
  ——哪个母亲能接受自己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可能是一个怪物呢?
  整个世界仿佛一天比一天更靠近毁灭。
  不是惊天动地式的毁灭,而是缓慢的、无法挣脱的、不断累加的窒息。
  小绒毛治疗站所在的这个地方位于一个圈住活动尸体的区域的中心。
  让现存活人们心痛的,巨变之前的繁华城市、繁华街区、繁华商场等,巨变之后都成为了这类圈禁区域。
  因为这类地方人口密集度高,在巨变之初就诞生了大量活动尸体,想把它们挪到其他地方才是难事。
  但凡尝试了强行挪动的组织,都导致了大量活人被感染成活动尸体。
  经历了多次后果糟糕的移动后,活人们便都选择将活动尸体从低密度区域朝高密度区域赶。
  要是哪个地方原本只有一两个活动尸体,清理起来就又方便又安全。
  食水、生活用品方面,活人们遭遇的麻烦不算太大。
  因为活动尸体对这些没有兴趣,巨变前剩余的物资让存活下来的人度过了初期的混乱失序,后来活人们习惯了活动尸体的规律,便重新开始了生产。
  只要将生产规模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并及时清理靠近生产地的活动尸体,生产便能维持下去。
  要说保证现存活人生活舒适,那难度很大。光是睡不踏实、总疑心周围会突然冒出活动尸体这一点就极其破坏生活质量。但活人们还不至于担心基础的温饱问题。
  或者说,正因为温饱方面不需要太忧虑,所以很多活人才能抽出空来长吁短叹:“这世界没救了吧?”
  覃姓兄妹还告诉了小绒毛他们伤的主要来源。
  其实就两条,一个来自活动尸体,一个来自活人。
  来自活动尸体的被称为“感染”,累积到一定程度活人就会变成活动尸体。
  这种感染现在有一些药物可以起到缓解、弱化作用,但效果不佳,没有特效药。
  药物效果不好很正常,毕竟现在根本还不知道“感染”是什么造成的。只能确定不是病毒,或者至少不只是病毒。
  这些所谓的“药物”几乎全是经验总结出的临时方子。
  因为之前有人使用某个方子后感染情况有所好转,于是之后便有其他人也使用该方子。
  如果一个方子让两三位数的人的症状都好转了,那这就算是可以尝试推广的有用方子。
  多数时候,活人只能靠尽量长时间远离活动尸体和自己的身体素质来等待感染自然消退。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彻底变成活动尸体之前,这种感染都是可逆的,还有恢复正常的希望。
  来自活人的伤就是斗殴。
  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大家的心情都很糟。
  有些人觉得痛苦,所以用伤害他人来发泄。
  有些人觉得说不定自己明天就变尸体了,于是选择今天狂欢。
  总之,大大小小的冲突很频繁。
  再加上不方便让太多活人待在同一个聚集区内,所以很多聚集区的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少小聚集区里根本没有官方执法者,想和平相处全靠居民自觉。
  某人要是犯下大案,直接不管不顾地往尸体圈禁区一跑,基本不可能被紧追不放。
  小绒毛还得知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就是,这情绪场的网络基本废了。
  别说互联网了,很多地方连电话信号都没有。
  甚至有人为了传递消息已经养起了鸽子。
  也就是说,小绒毛想找人站在小屋外给它播放点动画片,只能寄希望于有谁在巨变中逃命时是带着手机平板笔记本什么的,且这些电子设备中还得存有离线资源。
  第568章
  小绒毛趴在桌上, 一边看着夜晚降临,一边叹气:
  幸好我也不是很渴望看那些片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