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对面:“唉, 崔哥,每次都跟搞谍战似的,我这心脏受不了啊。”
熊孩子:“给你搞谍战的机会, 你难道不应该兴奋吗?”
对面:“我毕竟不是你。”
手机安静了几秒钟, 然后开始播报定位:
“熊孩子二号到小区楼下了。”
“熊孩子二号开始爬楼了。”
小绒毛:他们手机的定位精度还挺高的。
窗户接力播报:
“熊孩子二号爬到二楼了。”
“他的手碰到我了。”
坏得只能从外开的锁:“我又被打开了。”
小绒毛听到了窗户被推开的声音,然后是几句低声的交谈,接着又是关窗声, 最后屋内恢复了……没熊孩子参与的吵闹。
小绒毛深切觉得, 这些物品的吵闹度严重影响它靠听觉收集信息。
以这次来说,如果不是它知道屋内有一个熊孩子, 且熊孩子正打算翻窗出去,小绒毛便很难在叽叽喳喳中听见那轻微的爬窗声。
小绒毛:
但如果没有这帮东西的叽叽喳喳,我又不可能对熊孩子的行动安排一清二楚。
它们的声音在收集信息方面真是双刃剑呀。
小绒毛用空间技能打了抽屉一下,抽屉滑开。
小绒毛从抽屉中钻出来,一边顺脚把抽屉踢上,一边重新跳上窗台,去研究熊孩子爬上爬下的路径。
抽屉表达震惊:“它,那猫刚才是怎么打开我的?”
抽屉之外的东西们:“你又没被上锁,它在里面一撞不就开了?”
抽屉:“问题就是它没撞啊。”
抽屉内的东西:“撞了的吧?我感觉到有撞击的力道。”
抽屉:
“是有撞击,但不是猫撞的。”
“真的不是,你们信我。”
其他东西不管是信还是不信,反正都不怎么关心。
小绒毛跳回到桌上,问:
“你们是怎么定义‘我’的?”
“我是说,比如这窗户,窗户整体好像有一个能说话的意识,而窗户上的锁又单独有一个意识。”
“又比如桌子,桌子整体有一个意识,桌上的每一个抽屉又好像分别有意识。”
“部分抽屉上有锁,但我好像没听见抽屉锁说话?”
东西们:“你真的能听清我们每一个的话啊?”
小绒毛:“对对对,听清啦,不要反复问。你们本来就够吵的了,还不断地问重复问题,就显得更烦猫啦。”
东西们:
“但我们的日常就是不断地重复呀。”
“笔、橡皮、书本那些还有可能被带出去,可桌子、柜子、门窗这些,从我们诞生意识到意识消失,可能就一直在这里,从不移动。”
“如果我们会对重复产生厌烦,我们早就烦死自己啦。”
小绒毛沉默了几秒钟,说:
“这样想想,你们的日子还有点可怕。”
“虽然我也经常趴着懒得动,但这是建立在我想动时随时可以动的前提下。”
“如果我不具备随时环游世界的能力,我不会觉得窝在一个小房间里是舒适,我只会感觉被囚禁。”
东西们:
“我们跟你们动物还是不一样的啦。我们觉得动来动去才可怕。”
“是啊,像我这种大柜子,一旦想要移动,便肯定得拆开,等移动到新地方后又得重新拼装。”
“二次拼装与前一次的拼装成果肯定多少有差异,然后我就会感到别扭。我喜欢稳定地不动。”
钢笔说:“我喜欢被用来写字。一直躺着不动我会难受,墨水干掉了也会难受。熊孩子好久没用我了,猫你能帮我吸点墨水吗?”
小绒毛看着自己的爪子,说:“你可真能为难我。你觉得我这爪子是能拧开墨水瓶盖、你的笔身,还是能让你以竖直姿势吸取墨水?”
墨水瓶:“我们这些工具本来就是为人类设计的,猫用起来肯定不方便啦。”
笔筒:“尤其还是这么小的猫。”
小绒毛:“喂,你们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们的意识产生标准是什么?”
“我们不知道呀。反正能说话就说话啦。”
小绒毛:“那我这么问吧,你们各自第一次说话,是在什么时候?”
钢笔:“我在工厂里就能说话了。那时候我身边全是笔,一大堆笔挤在一个盒子里交流起来怪好玩的。”
墨水瓶:“我是在装墨水前能说话的。当时我附近也是有好多和我一模一样的瓶子。”
柜子:
“我记得我还是一块块木板时,每一块木板就能分别说话,螺丝钉、合页它们也能。”
“当它们被拼合成我这个完整柜子后,它们的声音渐渐消失,主要只剩下了我。”
“不过它们也不是完全消失,有时候,比如当某个螺钉坏掉时,它会嚷嚷出来。”
一颗螺钉:“对,比如我就坏掉了,但一直没人发现。明明柜门已经因为我而倾斜了,人类愣是没看见。”
柜门上的玻璃也开口说:“我也是还能说话的,但平时柜子代表我们发言就可以了。”
钢笔:“我的笔帽、笔身、墨囊、笔尖,甚至漆,都能分别说话,但一般由我代表整体发言。”
小绒毛打了个寒颤:“原来这满屋的吵闹已经是选出了很多代表之后的情况?如果真让所有能说话的家伙都说话,吵闹度还得翻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