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吃过早点,宋予归回房跟林知秋告别,抱着他亲了几口,又亲了亲奶香味的汤圆才出门。
马车已经在前门等了,顾清家的马车排在他后面,跟他打了招呼后上了马车,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朝皇城赶去,路上还遇到几辆跟他们同方向的马车。
到了地方跟赵五说了下午来接他的时间便让他回去了,跟顾清俩人一块去翰林院报到。
他们俩到的时间早,院子里除了几个仆人其他的官员还没来。
估计是先前就已经交代过,很快就有小厮上前来引导他们去各自的位置,他的办公地点在院子右边,小厮带着他到工位上,位置不错紧靠着窗户,窗外院子被打理的很是清雅漂亮,风景十分漂亮。
由于他周围没有什么人,没人指导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只得拿起工位上的几本书看。
待茶水又添过一轮后院子里终于又来了人,是他的上司沈大人,他的位置显眼沈大人一眼就能看见。
宋予归起身朝院子走去,在沈大人侧边站定,行了个礼说道:“沈大人,下官宋予归前来赴任。”
沈大人点了点头,和善开口:“嗯,我记得你,有不懂可以来问我或者其他人,大家都挺和善的,回去吧。”
“是,多谢大人。”
等到沈大人走后宋予归才回到自己位置,没一会儿他周围几个工位上的人也来了,确实如身边大人所说的一般都很和善,大家互相介绍认识后便各自回了自己的工位。
第71章 翰林
宋予归是修撰, 主要工作就是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总的来说就相当于是皇帝的秘书。
不过他刚入翰林, 后面那些都还轮不到他去做, 先从实录开始,实录内容由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等进行编撰。
怕弄错他抱了许多以前其他修撰做好的实录来看, 从开朝皇帝的那本开始看,《顺与实录》还交代了不少开国皇帝称帝以前的事迹。
花与朝开国皇帝名花凛,这位皇帝原先是守卫边疆的将军,家中时代忠良,到了他这辈已经是第五代。
前朝当时深陷战乱,天灾频发, 在位皇帝又是个贪于享乐的, 丝毫不管当时正在边疆苦战的士兵以及受灾的百姓。
偏偏当时的皇帝听信谗言, 觉得花与凛手握那么多的兵权随时都会造反,便假借让他回京述职想让他死在半路。
他自然知道自己回京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交代好军中所有的一切只带了极少的人回京。
越是往京城走他越是心惊, 路边有着无数的灾民和尸体,可以说你每走十步就有一具尸体在你脚下, 饿死的、还有很多染上瘟疫去世的。
土地干旱,粮食颗粒不收, 许多人饿的没有办法开始南下, 希望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但南边当时遭遇水灾, 更是尸横遍野。
最后没办法开始吃野菜、树皮、树叶、到最后所有的都吃完了,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开始还只吃死掉的人,后来开始对活人下手。
他回京路上端掉的一窝土匪就是吃人才得以活下来的,每个人在那样的乱世之下居然吃的肥头大耳的,杀光那些土匪之后在后山的一栋房子里找到了很多被关在笼子里的人。
无一例外都是女子小哥儿,还有些是几岁的孩童,看到他们进来笼子的人全都麻木的看向他们,没有一丝反应。
实录上只写了一句,“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这个国家的未来,一个糜烂、腐朽充满了血腥的国家。”
说实话宋予归在看到这的时候他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情,实录上对这一段的描写十分详细,路边的尸体都是残缺的,没有哪一个尸体肉身是完整的。这是一个悲凉的年代。
他是一个代入感很强的人,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他感受到无尽的绝望和悲伤,也许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那位将军的心境变了,他不再听命于皇帝,将前来刺杀的死士全部杀死,回到边疆起兵造反,经历了一个月的苦战终于杀死昏君,称帝天下。
但这个过程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的,他失去了他的父亲、他的爱人、他的兄弟朋友,最后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他刚满十岁的儿子。
宋予归向来在看这些历史传记的时候都会看得很慢,所以一个上午过去了他也只将将把顺与帝的实录看完。
午饭在院内的膳堂里吃,估计是有事要面见圣上的原因,膳堂的饭菜都很清淡,少油少盐,辣椒都看不见,但味道是好吃的。
吃完饭有一炷香的休息时间,宋予归在院子里散步消食,之后再回去接着看书,院子的池塘里还养了不少锦鲤,树荫覆盖了一小半的池塘,宋予归干脆站在树荫下看着池子里的锦鲤嬉戏,想着今天看到的内容。
“怎么不进去?”
身后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宋予归转过身看向身后的人,看清楚来人的脸时赶忙行礼,“沈大人,下官想在外面欣赏一下风景再回屋。”
“院子里的花草很多都是之前院内的官员们种的,品种多,每个季节都有花开放。”沈观笑着说道。
“我记得你是这届的会元是吧,卷子写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