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再加上安庆府这边经济也不是那么的发达,留不住人口,大部分人都前往其他州府谋生活,也很少有其他州府的女子小哥儿嫁过来的。
现在大街上随手抓一个男人没有成婚的可能性大概率都有六成,长此以往发展下去,老龄化人口加剧,年轻人找不到可靠的工作就没有钱,没有钱那怎么成婚,然后就会想着要往外走,往外走留不住人,人越来越少,开始进入死循环。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将安庆府的经济提高上去,经济上去了就能吸引外来人员,人口增加,消费水平也就能往上升,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但要怎么拉动经济增长他还得再仔细想想,之后去其他府县村落考察的时候得留心观察一下有没有什么能够用到的。
他这边在县衙上了两天的班,林知秋那边在忙着搬家,他们的府邸在城东,离县衙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不算很远。
行礼这两天已经陆陆续续的运送到府上,林知秋到他们新家的时候属实震惊了下,这座宅院也太大了,怪不得孟书宁说一定要多要些丫鬟下人。
宅院的管家是孟书宁那边的人,这个管家是一直跟着孟书宁的,也是姓陈,大概在四十多岁左右,身量匀称,个头跟林父差不多高,脸上带着笑容,让人感觉很亲切。
府上做粗活的下人、打理花草、护院这些基本的奴仆配置陈管家已经选好,孟书宁先前说的选丫鬟下人是挑选在他们身边伺候他们的。
陈管家做事细致,干净利落,林知秋他们带来的行礼除了他们自己房里的行礼,其他的东西陈管家已经收拾好,写好了单子。
等林知秋来就将单子全都交给他过目,以前家里不算大,开销不多,账本这些都是林知秋自己在管,处理起来倒是也能很快上手。
陈管家带来的下人仅有六位,但这六位都是之前选拔的时候最为优秀的几位,林知秋细细问了一遍,又看了陈管家给他的这些人的背景调查,最后选了四位留下。
这四个都是他看过觉得不错的,他们家需要伺候的人不多,这四人他们这边和林父林母那边每个院子两人。
宅院确实很大,这个宅院的布局倒是跟他们在京城的府邸布局不一样,京城的宅院基本是以四合院的形式为主,这边宅院的布局更偏向江南亭台楼阁、园林样式的布局。
前边两个院子,后宅部分分为了四个小院,每个宅院占地大概在两三百平左右,相差不大。林父林母住在靠东边的清辉苑,他和相公住在靠北边的芙蓉苑。
两个丫鬟他选了一个小哥儿一个姑娘,俩人都是十九岁的年纪,重新给他们娶了名字,因为玉竹也留在他们院里伺候,为了齐整,俩人的名字他也从中药里选择。
最后定的小哥儿叫辛夷另外那位姑娘叫泽兰。
下午宋予归下衙回来,就是直接回的自己家的宅院,看了一天的卷宗头晕的不行,出门听到车夫叫他主君的时候人都懵了一下。
之后才想起来他们家今天搬家,这个应该就是新的车夫,孟书宁跟着他一块回了家,他要去他们家蹭饭吃。
有陈管家在,林知秋轻松很多,就是宅院的下人真的有点多,看多了有点脸盲,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有三四十位,这还是因为他们家没有妾室庶子这些,不然下人会更多。
宋予归还是第一次看见他的新家,一瞬间他以为自己走进了一个园林景区,绿茵缠绕、花香扑鼻,山水景致环绕,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连路边的一草一木都是精心打理搭配过的。
宋予归已经被惊艳到说不出话了,没想到在安庆府能看到这么漂亮的园林住宅,感觉抬眼看去每一处都像是在画中。
“好漂亮,这个宅院很美,多谢孟兄。”
孟书宁摇摇头,“这你还真谢错人了,这个宅院我也只是叫人打扫了一下,这些都是原来那两位知府打造修建的。”
前两任的知府都是从南边出来的,对于这个宅院的建造审美出奇的一致,原来那位知府在三皇子手底下贪的不少,所以在建造宅院的时候特别舍得花钱,用料、雕花这些都很讲究。
就是宅院才建好没两年就被革职查抄了,上一任的知府也很喜欢这个宅院,花了大价钱买了下来,维护的很好,还添了不少名贵的花草,但可惜,也是没享受两年就被革职了。
宋予归听完忍不住笑了出来,“如此我倒是建了个大便宜,太划算了。”
第103章 安庆府
孟书宁听见宋予归这话笑着说道:“那可不是, 我之前听下面的人说过这个宅院特别精致漂亮,特意跟父亲说让把这这个宅院当成是你来这边上任的贺礼。”
“多谢孟兄了。”
孟书宁不在意的摆摆手,笑说道:“客气什么, 这本来也是你应得的。”又接着问道:“对了, 你家今天做什么好吃的?”
“我也不清楚,但肯定有你喜欢的。”
林知秋早就吩咐厨房备好了饭菜, 宋予归他们回来后就可以直接开饭。
林知秋帮着宋予归更衣,拍了拍他的后背示意他转身,“相公你回来的时候看宅院了吗?太漂亮了,我今天看见它第一眼的时候惊讶的不行,感觉这个布局只在书上看过,没想到有一天还能住进这样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