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他之前也来过安庆府, 这边给他的印象就是穷,还有百姓们那被摧残的麻木的眼神,好像对人生已经没有什么盼头了。
但这次再来安庆,他看到了改变,路好走了,百姓们也不再像以前他看到的那样, 每个人都充满干劲。
去找他弟弟, 跟他聊了后才知道, 这位知府给了他能够提高产量的方法,他们按照他的方法进行了追肥,秧苗肉眼可见的变得壮硕, 颗粒也饱满, 估计产量会比以前高不少。
越看越是对这个知府好奇,他决定来这边见见, 不过他不打算声张,还是决定要暗访。
不得不说他跟宋予归在巡查这件事上出奇的一致, 都喜欢暗访。
宋予归这边完全不知道, 自己已经被列入暗访的名单, 还在跟林知秋一块看着店铺的收益。
这段时间家里人也没几个闲着的, 蒸馏纯露、熬制香皂,每天基本都有事做, 之前说过要做关于纯露和香皂的生意后,林知秋就已经开始选择建作坊的位置和店铺。
祈州以鲜花闻名,这边土壤温度适宜花期也长,在其他地方鲜花都已经开败的情况下,这边的花朵依旧鲜艳,很多品类的花在这边都能长的很好。
城外以前就有一片以种植花卉为主的土地,不过现在种植花卉的人少了,之前被压榨剥削的太狠,种植花卉的赋税和粮食一样的,负担太重。
而且祈州虽是以花闻名,但是在这边正经做这些香粉胭脂生意的商贩没有几家,准确说是在三皇子来之后才没有几家。
对百姓的剥削太过厉害,这些人手里还有几个闲钱会去买脂粉这些来打扮自己,吃都快吃不饱了。
香粉胭脂虽说主要受众群体是城里的有钱人家,但是在那个时候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富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榨,商贾优胜,一年到头赚的银子大半都要进官府的口袋。
他们还是会买,但是买的频率没有以前高,一般的百姓虽说买的东西价格没有那些富人买的贵,但人家基数大,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有些小点的胭脂铺,收入大半都是普通百姓占的,所以当少了这个能消费的团体后不少小点的胭脂铺生意也渐渐下滑,赋税又高,交完后就没剩多少钱了,最后关门的在大多数。
有人提议将生意转移到别的州府,但是想要转移生意地盘那是那么好弄的。
胭脂水粉这些属于日用品的,每个县、镇都有,人家在那边扎根了那么久,早就已经有了固定的顾客,拢共就那么一点资源,谁也不愿意自己分的少。
他们外来的想要去分一杯羹那么容易,他们自己会争抢搏斗,但是一旦有别处的人想来加入他们,那他们的矛头就会对准你,转移地盘后说不定过的还不如在这边。
所以就只剩着一些家世背景厚点的在强撑。宋予归来上任时这些家族都在张望,明面上是约好了大家都按兵不动,但背后都已经在准备着送礼。
但不管是林知秋还是宋予归都没有收他们的礼,这些家族背后都在嘀咕是他们送的太少他们看不上还是说是真的一个清官。
两种情况对比他们反倒是希望宋予归是第一种人,贪官收钱好办事,花些钱财消灾最好不过。
观察了很久,他们也知道了这个新上任的知府跟他夫郎感情很好,还是入赘他夫郎家,一些人看到这觉得自己大概猜到什么,准备了不少美妾小哥儿准备送给宋予归。
结果当然是被轰出来了,还是宋予归亲自轰出来的,送礼的那人吓的脸都白了,宋予归差点被气的吐血,直接放了话说他只爱他夫郎一人,再有下次直接打断他们的腿。
宋予归做的这一番事情自然也在城中传开了,有的人说林知秋命好,相公疼爱,但也有的人觉得宋予归这是在作秀,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纳妾了。
林知秋自然也听见了这些风言风语,但是他不在意,他相信宋予归,也对他们的感情有信心。
因为宋予归一直不肯收礼并且一直在外面巡视,他们也找不到什么机会跟宋予归接触,想着接触一下下边的官员,但那些官员和他一样的态度。
未知的才是最恐怖的,他们也生怕宋予归在憋着什么大招,就等着把他们一锅端了,一直到后来九乡县商贾捐钱修路的事情传过来。
他们突然明白了该怎么做,再次登门时果然没有被拒绝,宴席后每个人都是眉开眼笑的走的。
修路的钱即便是被贪掉一部分他们也无所谓,只要功德碑上刻上了他们的名字,还会出现在奏折上,想想都开心。
这些家族中以胭脂水粉为主的就一家,之前林知秋在跟他们聊天的时候也知道了他们家是有属于自己的花亩,不过已经被迫缩小了不少。
宋予归修路这些他们也看在眼里,明白这路修好了之后会给他们带来不少的利益,那现在仅存的那几亩花田已经不够了,他们正准备将原来卖出去的那些花田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