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景州需要重新派一位知府去上任,但这地方地理位置不好,还有前一任知府留下的无数烂账,简直就是一个烫手山药,谁接任谁倒霉,即便这是一个四品官职的位置。
谁也不想去接手这个烂摊子,升官确实是件好事,谁不想往上走呢,但这个地方现在是陛下的重点观察对象,一个没做好指不定这奋斗半身的身家就全搭进去了。
而且像景州这样的地方想要做出政绩来很难,不说别的就这荒山沙土的连粮食都不好种出来,粮食又占着税收里的一大半,再有就是景州这边也没其他能够成为经济产物的东西,着实是个难题。
也就是这个时候江舒年自请前往景州担任知府,正好他在京城里待的也不安心,到景州那边他心里的负担会轻松一些,而且他也想为那边的百姓们做点事情。
他找了不少景州相关的资料好好了解了下这个州府,景州的地理位置和风貌都跟安阳府很相似,因为以前的那些事导致现在这边水源紧张,再加上当地居民乱砍乱伐,只管砍不管种导致环境越来越差。
还有就是粮食产量问题,景州这边适合种植小麦和水稻的地方很少,粮食产量不是很够,百姓们的温饱问题肯定要排在首位。
他做了不少关于要如何管理景州的折子递给明德帝以此来证明他真的不是空口说说而已,他确实都已经做了准备的,不出意外他顺利得到了升职的机会。
他父母得知他要升迁到别处不在京城也是松了一口气,这些年他们每天也是跟着一块提心吊胆的,即便知道被发现的几率会很小也还是会紧张。
现在好,虽说去的地方不是什么特别好的地,但待着安心啊。
上任时间紧迫,江舒城自己先行前往景州,先处理那边的事,他爹娘收拾东西到后面慢慢再赶过来。
上一任知府在位十年,一开始估计也是有过激情的,想着要做出成绩然后再调回京城,但都没什么效果,后面就开始了他的摆烂之旅,这些年的运作模式还是跟以前一样,从来没有过调整。
不管是丰年还是灾年,这位知府针对这些情况一直都只是按照原来的政策来,根本不改,全都是下面的人自己摸索。
第207章 朝堂
“陛下, 臣也想说点臣对于这件的一些看法。”宋予归站出来接着说道,“先不论江知府身份这件事,景州府这些年的变化即便是在工部的我也听闻过一二, 就拿税收来说, 以前的景州不跟其他地方对比,就跟安阳比,景州的税收只有安阳的三分之二,这还是在安阳跟云夏打仗的时候。”
说实话他当初刚看见这个数据的时候属实也是震惊到了,按理来说景州的税收不说比安阳府高但至少不该这么低,还是在安阳跟云夏有战争交集的时候。
安阳的坏境要比景州差很多,安阳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而且麦子在这边的产量也不高, 跟京城这边比每亩产量至少要少三分之一。
但景州的情况要比安阳好很多, 相比起来这边荒漠化没有那边严重, 能够耕种的田地比安阳多,人口也比安阳多,但税收却比安阳少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可见之前那位知府是有多不上心。
宋予归接着说道:“现在的景州税收至少比五年前增长了近五倍, 且近两年从景州地界出来的举子也是以前的两倍,单论这些,江舒城作为一个知府来讲能力没有问题。”
一旁的李溪听到这话立马有点急了, “大人这是准备将江舒城隐瞒身份这件事准备搪塞过去是吗?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难道不是关于江舒城隐瞒自己是小哥儿这件事吗?”
“我并不是打算将事情就这么搪塞过去, 而是觉得一个好的人才不应该被埋没。”宋予归心里已经想将眼前这人捏扁搓圆了, “江大人隐瞒身份这事确实有所欠妥, 我说这些也不是想要改变什么, 只是不想江大人的事迹被淹没。”
明德帝看他们还要接着争论忍不住开了口:“江爱卿隐瞒身份这件事确实欠妥, 但跟这些年爱卿所做出的贡献来讲这件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朕每年举办科考,一层又一层的筛选人才为的是什么?为的难道是让你们每天在朝堂上勾心斗角唱戏给我看?朕为的是天下的黎明百姓!”
看着站在大殿内的官员明德帝再次叹了口气, “江舒城这个事,如果今天站在这里的是个无所作为的贪官,那朕一定会砍了他,不是因为他是男子还是小哥儿的身份,是因为他的人品道德。”
“爱卿被押送着赶往京城,跟你一道来的还有一张万名请愿书,是景州府的百姓们为你写的。”明德帝看向站在台阶下方的众人,“江舒城这件事朕不会有惩罚,相反朕还得奖励他这些年的辛苦付出,朕向来看中的只有能力。”
下面李溪人已经听傻了,满脑子只剩下“完了”两个字,陛下没有生气,反倒是说要表扬他,那刚才自己说的那些话不就是在跟陛下唱反调么,自己今天还能见到太阳吗?
他这边还在懊恼刚才说的话太过绝对就看到旁边宋予归又要开口说话,“陛下,臣斗胆谏言,臣之前提过希望能够让女子和小哥儿也能进书院读书参加科考,借着今日江大人的事才提一次,还望陛下能够考虑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