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宋予归欠身回了一礼道:“小殿下客气了, 那咱们开始今天的课程。”
书房内很快便传来讲读声, 内容简洁有趣, 门口的侍读也被吸引跟着一块听讲,窗外的知了叫了两声很快被宫人给捉走, 书房内的人没有被这一小插曲影响,开始提问环节。
冰鉴里的冰块换了两轮后今天的课程也到了尾声,门外的侍从告诉他太子殿下在书房等他,想来是要商量编书的事。
书房内花奕承在批改奏折,看到他来了将手里的奏折放下,“你的折子昨天我已经看过了,想法很不错。”看向宋予归询问道:“宋兄怎么突然想起来要做这个?”
宋予归想了想认真回道:“回殿下,其实也不是突然想起来,从很早以前我心里就有这个想法,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很多东西应该从小就让他们接触了解。”
还是那句话,花与朝现在已经迈向下一个新的阶段,这也意味着往后所需要的人才和知识会跟从前有所不同,他们这一代人终究会老去,薪火也会递往下一代人手中,从小开始一点一点慢慢学□□比一股脑全部接受来得好,欲速则不达。
“少年人拥有着无限的未来和创造力不是嘛。”宋予归说道。
“确实。”花奕承认可地点了点头,手指轻敲着桌面,沉默了会儿不知再想什么,半响才道:“算经编写再加几个人,既然要弄就一次性做完全,至于人选我过两天给你个名单,你们从里面再挑几个。”
这倒是和他意,他原本想的便是由简到难逐层递进,但一来这样人数更定要增多,耗费的时间也长,便想着先从简单的起,“殿下圣明。”
花奕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而问起儿子功课,“珩儿最近学习的怎么样?可有要改进的地方?”
宋予归轻笑着回道:“回殿下,小殿下聪慧,很多东西一点就通,所留功课也完成的很好,殿下无需担心。”
“那就好。”正说着侍从送了一盘糕点进来,俯身在太子耳边说了什么,只见他平时紧皱着的眉头一下就松散开来带了几分柔和,再跟他说话时连嘴角都带着笑意,“今日辛苦宋兄,编书的事我会再让人通知你。”
明白太子有事要忙,宋予归识趣起身,回道:“殿下客气,那微臣就先告退了。”
原本想着还要等几天,结果隔天就收到了太子殿下的名册,还将藏书阁一楼拨给他们使用,里面的藏书他们也可以翻阅,但要爱惜书册。
确定好人数,众人分工明确很快便进入状态,宋予归因为之前给汤圆做过类似的现在编撰起来倒是轻松很多,基本属于内容整合,只不过他现在写稿子的时候得把拼音加上,方便后面雕刻师傅临摹。
编撰书籍的过程是枯燥且乏味的,早上处理完各自部门的事,中午再到藏书阁这边集合,宋予归也是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翻阅一番藏书阁里的书籍,结合着翻阅到的资料又对内容进行了一些修改。
藏书阁外有棵很高大的银杏树,郁郁葱葱很是茂盛,风过窗外便会响起树叶碰撞的簌簌声,偶尔还会有几片树叶沿着风的轨迹落在写满字迹的书页上,面对着突如其来的访客,写书的人选择将它拾走,夹在未写完的书册中当成书签。
压在书签上面的纸张慢慢变厚,窗口的访客也从原来的三两嫩叶渐渐增多,宋予归伸手接住将要落在纸面上的叶片,最后这两个字刚写完墨迹还没干,差点就得重写了。
落在手里的扇形叶片周围已经染上了一圈橘黄,叶片黄绿相交十分漂亮,和刚才捡到的叶片放在一起,准备一会儿弄成花束送给他家秋秋。
陆丰年揉了揉僵硬的脖颈,也不在意形象了,朝后瘫坐在椅子上长叹一声道:“终于写完了,眼睛都花了。”歪头看向另一侧,“宋兄,你弄完了吗?”
宋予归书页整理好,回道:“好了。”看生无可恋的脸笑道:“辛苦你抄录了,让萧兄给你补偿。”
陆丰年甩了甩酸胀的手臂道:“肯定的,不坑他三顿饭都对不起我这段时间的辛劳。”
书册的编辑任务历时三月终于完成,期间还找了国子监和临安书院的夫子学生们试读和练习过,修改了几次才确定最终版本,现在他们做的便是将修改过后的版本重写归纳誊写。
临近年关户部要忙的事情太多,萧麟也忙的脚不沾地,时间上不是很充裕,所幸一块编书的人多,大头都已经弄完了,剩下的也只是归纳誊写,便由陆丰年将他的任务一块完成。
书籍内容誊写完后便会交给户部相关负责的人员,他们只需要等着看成果就好,后续的出版发行也会由户部的人去弄,如果这几本书售卖的好也会给各地的书商们印刷版权。
是的,花与朝是有版权意识的,这一点还写在了律令里,书肆买卖与科举和学子们有关,是由朝廷统管的,尤其是跟科举相关的书籍,全都需要向当地衙门报备留有底册后才能上架售卖,到年末述职时这些底册也会一并抄录上交到户部,方便后面抽查检测。
小说和其他类别的书籍也是如此,像是之前林知秋他们很喜欢的五柳先生的小说就是将印刷版权卖给了轻和书行还有京城的寻安书行以及江南的承云书行,其他书行和书斋想要售卖这本书只能从他们这边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