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说到这个,贾敏歪着的身板一下子坐直了:“我也在为这事头疼呢。”
  说是头疼,她脸上的笑意根本掩饰不住。
  史氏哪里看不出来,轻轻拍了她的手背:“我就不信,你们没有看好的人家。”
  还真没有。
  在回京城之前,儿子中了状元的消息传出去后,他们就收到了不少信,不过他们夫妻两个都没有立刻定下的意思。
  儿子娶妻要慎重,除了门当户对以外,女方自己也要是个立得起来的,日后她是林家的主母,要是个娇憨、没有心计的孩子,还要累的儿子忙碌朝堂的同时插手内宅,而且还要顾及儿子的喜好。
  贾敏自己夫妻相得,也想让儿子娶个合心意的媳妇,要是娶进门的媳妇儿子不喜欢,嫡孙哪里来?
  史氏睨了她一眼:“烨哥儿可都十七了,你们就不着急?”
  贾琏就比林烨大不到一个月,媳妇都娶进门了,林烨还没定亲。
  贾敏叹了一口气:“说不着急是假的,只是再着急还是要慢慢看。”她也是想要抱孙的,她同龄的手帕交早就当上祖母了。
  只是他们夫妻想着要在京城给儿子看人家,又筹谋回京,索性就压着,准备回来后慢慢看。
  她说了这么多,贾敏回过味来了:“母亲你有看好的人家?”
  还真有。
  “甄太贵妃有个侄女,年芳十四……”她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贾敏脸上的拒绝。
  史氏就明白了,没停顿,继续往下说:“甄家打算给她在京城看人家,委托了甄太贵妃,你要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早些给烨哥儿定亲,要是太贵妃说动了太上皇,下旨赐婚,后悔就迟了。”
  贾敏脸色难看。
  甄家之前递过话来,他们已经拒绝了,没想到他们还没死心:“我会和老爷商量的。”
  史氏点了点头,又提了另外一个人,这才是她真心想介绍的:“南安王府老太妃跟前养着个嫡出的孙女,她爱若珍宝,今年也十四岁了,正在相看人家,这是老亲了,我见过那孩子,容貌娇俏,能说会道,出身又高……”
  第44章 宠溺太过/兄弟不和,大问题
  贾敏满腹心事的离开了荣国府。
  在马车上, 林黛玉看着她心事重重的样子,凑上前来抚去她眉心的褶皱:“母亲,怎么了?有什么为难的事吗?”
  贾敏回过神来了, 儿子说亲的事自然不能和女儿说,她还小呢,笑了笑:“我只是有些不舍罢了,你和兄弟姐妹们玩的怎么样?”
  林黛玉看出来她不想说了, 抿了抿嘴,没再追问:“都是极好相处的,我还去了迎春姐姐屋里坐了坐,和她下了两盘棋, 之后和他们一起在院子里扑蝶, 后来琏二嫂子还给我们送了果子和玫瑰露。”
  贾敏听了轻笑, “你这琏二嫂子是个妙人, 怪不得你外祖母喜欢她。”
  林黛玉也笑了, “她很热情, 姐姐妹妹们也很热情。”说着,她有些迟疑,“宝二哥哥八岁了, 他还住在外祖母跟前, 去迎春姐姐那里也没有顾忌……”
  七岁之后就要注意男女大防,他不应该搬走吗?
  贾敏沉默了一下, 眉头又皱了起来, 和母亲聊天的时候, 母亲时不时就要提起宝玉, 夸他有多么乖巧, 在读书方面有多么高的灵气, 疼爱之意溢于言表,不单单母亲她把这个孙子看得重,她二嫂没有了贾珠,看宝玉看的跟眼珠子一般。
  这是宠溺太过了,宝玉长大了也没有说让他搬出去,要是他一直不搬走,长在内宅,对他未来不利。
  今天也能看得出来,宝玉混在姐姐妹妹中间,一点都十分自然,可见平日里这样早就习惯了,自家女儿也大了,今年六岁,距离七岁也就差不了多少,“你以后见到宝二哥多注意些,你外祖母他们兴许是太忙,把他这事给耽误了。”
  贾敏打定了主意,下回要去劝一劝。
  她心下有些感慨,母亲终究是年纪太大了,要是以前她不会这么做,当初贾珠也是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到了年纪就让他单独住一个院子了。
  转念又想,母亲是个爱热闹的,下面的小辈中只有琏二媳妇是个会凑趣的,但她忙,要照顾琏儿,还要帮忙协助管理内宅事务,没有太多的时间在母亲跟前承欢膝下,至于两个嫂子都不是那种会说话、热闹的性格,尤其是她大嫂邢氏,不说错话引得母亲生气就不错了,母亲也就只能盼着下面的孙子孙女在她身边热闹下,这些孙子孙女中其他人是庶出,性子方面也被影响了,只有宝玉,他是二嫂亲生,长得又好,嘴巴甜,母亲的心偏向他是再正常不过了,只是这样持久下去,对宝玉未必是好事。
  还有大哥二哥之间,在荣庆堂的时候她就注意到了,两个哥哥之间连个眼神交汇都没有,要是看到了对方,也是淡淡的,贾敏看出来了,他们只是维持着面上和气。
  母亲对这点多半也没有办法,他们都是做祖父的人了。
  但兄弟不和,是个大问题啊。
  再往下看侄子辈,最出息的珠儿没了,元春还在宫里做女史,不知前途,琏儿还在读书,无法入朝,再往下的宝玉听他们说有读书天赋,不逊色珠儿,但他还小,要等他出息,入朝为官,最起码要十年。
  贾环贾琮是庶出,倒是也听说读书了,不过听话音天赋一般。
  越想,贾敏就越愁。
  没有回娘家的时候想回娘家,如今回了娘家,心里不见松快,沉甸甸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