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说到这里,张大石一脸的心疼:“这些红薯当初下种的时候就是用这些苗下的。”
  这要是季节对,这些苗都是种子啊!
  收红薯那人之前没接触过,听到张大石这么说,张大了嘴巴,不约而同的露出了心痛的目光,吭哧了好一会儿才问:“这些红薯藤我们能不能带几根走?”
  张大石埋头继续挖:“我也不晓得,等会忙完了,问问秀才公?”
  大家都是农家子弟,种田不是什么生手,开荒出来的地是比不上他们自家养熟了的地有肥力的,现在这里的红薯能长得那么好,肯定有大人教他们堆肥的作用,但这个新鲜玩意本身也能耐才能长这么多啊!
  堆肥他们已经学了,要是他们有种苗,自家的地是不是也能种出这么多可以吃的?
  他们说的秀才公是王有益,同样是府学出身,由他负责教导大家怎么挖,同时也是监督、记数。
  他也是农家出身,以前也是下过地的,随着挖开的红薯地越多,收集称重的红薯越堆越高,他那双眼睛越发明亮。
  等第一亩挖出来的红薯称重后,他看着那一堆红薯愣住了。
  这个可是今年才开出来的荒地啊!
  用了肥料之后,亩产量居然有一千一百九十四斤?!
  这个数字出来的时候,王有益的呼吸都沉重了,然后安排人重新上称,“这些,再称一遍!”
  跟他一起计量的人手都在抖,忙不迭应声:“哎!秀才老爷,这些红薯真的有这么重啊?”
  这话像是在询问王有益,又像是在问自己。
  这是他自己称的重量,哪里不知道真假?只是他不敢相信就是了。
  “这一筐一百八十九斤,这一框一百六十一……合计一千一百九十四斤!”
  王有益脸上扯出个笑,又像是哭:“真有这么重,亩产近一千二百斤!”
  他突然甩了自己一个结实的巴掌,吓了周围人一跳:“我当初还质疑过大人为什么好好的地要种这东西,大人英明,是学生见识短浅!”他怎么能质疑大人的决定呢?幸好大人不跟他计较,还跟他详细解释了一番。
  听到他这话,张大石也给了自己一个巴掌:“我也有错!”当初他私底下还说大人是被人骗了,才会浪费人力物力干这种事,他怎么能怀疑大人呢?
  贾琏走过来,心里又是骄傲又是哭笑不得:“好了,你们只是不认识而已,还有很多红薯还没挖,继续吧。”看着这丰收的红薯,满足感一点不比赚了银子差。
  这一亩地只是最先挖完的,不是最肥沃的,或许还有更高的产量。
  听到他这话,大家纷纷提起了精神。
  “这边也清理出来了!”
  “这一亩地,收了一千零二十八斤。”
  “这一亩地,收了九百九十三斤。”
  “这一亩地,收了一千二百四十斤!”
  ……
  所有干活的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不知道苦不知道累,满是丰收的喜悦,看着那一堆堆的粮食,所有人都莫名亢奋。
  林烨这时候来了,目前产量最差的有七百五十三斤,最高的一亩地收了一千三百一十九斤!
  对这个数字,林烨很满意,而且还吩咐下去:“中午就煮一些,让大家都尝尝。”
  虽然刚挖出来的红薯没有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甜,但它作为新物种,有必要让大家尝尝它的味道,知道它的食用方法,这样大家种起来才没有后顾之忧。
  “凡是在这里干活的人,都能分两斤红薯带走。”有了红薯,等它发芽,自然就有种苗了。
  当红薯被煮熟,大家吃到嘴里,品尝着它的软糯香甜,再看看它的产量,心情澎湃,不知道是谁带头,扑通一声对着林烨跪了下去,纷纷磕起头来:“谢谢大人!”
  “大人英明!”
  第62章 子越来信/好消息/玉米
  当张大石他们收完了红薯回去, 整个霖海府城的话题中心就变成了红薯。
  交谈三句,必定有一句提到红薯。
  之前招人收红薯从不同的村子里选择,现在这些人带着收红薯的见闻和那两斤的红薯回去纷纷引发了这些村子的热议。
  对于这些村子来说, 见面聊天必谈红薯和林大人。
  张大石作为种红薯、收红薯都在场的人,不仅仅是他们村,他们附近村的人都围到了他家,缠着他, 要他说更具体的经过。
  “大石,你种红薯的时候怎么种的?”
  “你带来的这些红薯怎么吃?”
  “你真的吃过了吗,味道怎么样?”
  ……
  张大石说的嘴巴都干了,还不厌其烦, 一遍遍的说着不知道说过多少遍的话, 还带着他们去看门口用破桶种着的红薯藤。
  这是他们收完了红薯之后让他们自己挑的, 说要是想吃苗, 可以拿几条回去, 天气冷了就搬进屋子里试试。
  这是白得的机会, 张大石当然不会错过,拿回来后就当宝贝的种在家门口,让家里小孩盯着, 大家看可以, 碰不行。
  这是给他们多一次尝试的机会,必须珍惜。
  种子要等开春, 现在这藤可以先试试, 秀才公说的对, 要是能养活了, 冬天就能多一盆菜了, 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霖海府对这红薯议论纷纷, 自然也包括姚通判他们,这是官府开出来的荒地,收成自然到了官府库房,入库后,引来了一大堆人的围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