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啊,他们的知府大人还没有成婚?!
  他们习惯了,都忘了这件事情了,再一次的认识到了知府大人是个非常年轻的年轻人的现实,不管怎么恍惚,上官的母亲来了,他们就要去拜见,贾敏和林烨商量了后,定了一个日子举办赏花宴。
  在那之前,她要把这个宅子重新装扮好。
  也没有多少需要大改的地方,只是细节方面不够完美,经过她们一双巧手装扮,这宅子确实更怡人了,一步一景。
  等到了这时候,她们才有心思去林烨说的庄子上走一遭,这一离开,坐上马车,那平整的路面让她们两个都忍不住掀开了帘子。
  刚进城的时候,她们只顾着和林烨说话了,没有注意到这平整路面带来的舒适感,现在出了城了,还是没有颠簸,母女两个就忍不住看外面的情况,看到了以后,母女两个都被震撼到了。
  贾敏语气赞叹:“这路,一眼望不到头。”
  林黛玉:“路面还很新。”
  贾敏:“这是你哥哥上任以后主持修建的吧。”
  再看看在这条路上的行人,看着他们脸上的安然,她们对视了一眼,默契地放下了帘子,贾敏轻声对着林黛玉道:“你哥哥的心血没白费。”
  她们一路走来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看到了路上的那些人是什么样的精神样貌,再对比一下,这里是最好的。
  当然不是所有人做官都为了崇高的理想,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但贾敏也知道,就算是有私心,能够做到这样也很了不起,这也是实绩。
  所以之前儿子升官的时候还有人阻挠,凭什么?她儿子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升官的!
  到了庄子,庄头提前得到了消息,已经在门口候着,见到马车来了,就迎了上来,马车没有停歇,直接进了庄子内部,再下马车,去田里看看他们伺候的花花草草。
  母女两个都觉得开了眼了,离开的时候满载而归。
  林黛玉还问了不少关于这些花是怎么培育出来的问题,听了以后,回来就直奔林烨的书房。
  书房重地,有人把守。
  不过林黛玉是可以进去的,有人陪着就行。
  不是防备她,而是这书房也是林烨办公的场所,有些东西不方便给其他人看,林黛玉也对哥哥的公务没有兴趣,她直奔书架上的书,看着意外发现了大量的西洋书籍,看到这些书,她抽了一本出来,上面有哥哥做的笔记,他是认真看了的,这些书他都看过了吗?
  林黛玉心中啧舌,因为她擅长诗书,得了不少夸赞,但现在看到哥哥这边满满当当的书,她有点骄傲不起来了。
  看着看着,她就不知道时间的流逝,等到她回过神来的时候,哥哥回来了,林黛玉扬了扬手里的书籍,“哥哥,这些书是哪来的?”
  林烨:“船队出海的时候带回来的。”带回来后又让别人翻译。
  林黛玉恍然:“哥哥,你现在还有船出海吗?”
  “有。”
  这一回他派出去的人更多,至于货物倒是没有比上一次增加多少。
  林黛玉点了点头,好奇:“哥哥,你怎么对海外这么感兴趣?”
  林烨笑了:“因为外面的好东西多。”
  这倒也是。
  林黛玉也笑了:“我喜欢南瓜羹,拔丝红薯也喜欢。”
  红薯外祖母不喜欢,认为这是贫苦老百姓吃的东西,但林黛玉不管这是些,喜欢就是喜欢。
  “哥哥,我想要经常来这里看书。”
  她决定要把哥哥这边西洋的书籍都看一遍,至于说有些看不懂的,那就先看不懂,林黛玉相信她不会一直都看不懂。
  林烨:“你怎么也感兴趣了?”
  林黛玉眸光一转:“就跟哥哥你的理由一样。”
  虽然几率很小,但她或许以后也能帮到哥哥,帮到其他人。
  *
  之前林烨举办宴会的时候,请的都是男客,现在就不一样了,男女都请。
  姚同知太太姓陈,她收到知府家的帖子之后,拿着帖子看了许久:“这还是我第一回去林府。”
  谁叫之前林大人没带女眷呢,身边干净的不像话,陈太太还听人怀疑过他是否有什么隐疾,陈太太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他们这样猜测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想要鸡蛋里挑骨头,想要把高高在上的人拉下神坛。
  陈太太已经对这个年纪和她儿子差不多大的上峰好奇许久了,不过之前只能是在外面有一面之缘,现在倒是可以和林大人的家眷静距离接触了。
  等到了赏花宴这一日,林府门外塞车了。
  附近的人极少见到这盛况,一个是他们知府大人不爱广宴宾客,真有什么情况,他就只请那几个人一起,无关的人要是消息不灵通的,都不知道知府大人请了谁。
  “原来是知府大人母亲来了。”
  “这场赏花宴也是她办的。”
  “看,来了多少女眷啊。”
  “好久没看到我们府的太太小姐们这么盛装出席了。”
  “最近布装和首饰铺子生意都很兴旺啊。”
  进入林府内院的太太小姐们很快就发现了跟霖海府风格有些不同的装扮:“听说淑人是国公府嫡女,这应该是京城的风格。”
  这是以贾敏三品诰命来称呼她的。
  “也不一定,林家祖籍姑苏,我看着有江南的味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