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而且黛玉是想要多邀请表姐妹们走出贾家大门的。她们是庶出,在家里没有多少出门做客的机会,真要出门了,来来回回就那几家老亲,去了也交不到什么朋友。
  在待客前,黛玉收到了贾家的传信,说家里来了客人,是金陵薛家一家三口,老太太让她们多照顾宝钗,所以问林黛玉方不方便带她一起来,免得留下她一人在家。
  林黛玉一听就明白了,原来是金陵薛家上京了,不过他们怎么没去王家?
  王家才是薛家正经的姻亲,贾家已经隔了一道了。
  而且林黛玉听哥哥提起过薛家事,他们能来京城,这是薛蟠的案件了结了?
  不知道是怎么了结的。
  思索了一番后,林黛玉给周乔和百里颖送了告罪信,说迟几日再邀请她们过府一聚。
  薛家和林家要说起来也是沾亲带故,但薛家和周家和百里家八竿子打不着,又不像是贾家,那是她正经表亲,而且薛家不单单是商户,还出了命案,她又不知道这个薛家姐姐的人品,还是不要让她们聚在一起了。
  到了这一日,贾宝玉无限怅惘的看着姐妹们坐上马车离开,嘴里嘟囔着:“我也想去和林妹妹玩。”
  可惜,老太太不允许他跟着去,他只有在逢年过节,林妹妹跟在姑妈身后一块儿来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才能见到她一面,话都说不了几句。
  为什么要这么生分呢?
  可惜别的还好,这点不管他怎么撒娇卖痴,老太太都不肯松口。
  薛宝钗坐在马车里,眼前还是贾宝玉依依不舍却又不敢上车的模样。
  他们来到荣国府的时间不长,却已经了解了贾宝玉在荣国府、在老太太心里的地位,可以说无有不应。
  他的吃穿用度仅次老太太,如果是一般大户人家二房的嫡次子很难有这般待遇,但荣国府情况不同,大房势弱,品级最高的老太太当家做主。
  自从来到荣国府后,薛宝钗心中就隐隐约约有了个念头,在得知工部侍郎嫡女邀请贾家姐妹前去做客,她就心动了。
  虽然说她是来京城参选公主侍读,但薛宝钗心中不大乐观的,她也到年纪了,她要给自己、给薛家找个出路。
  林家妹妹或许能成为她的助力。想到这里,她就看向探春:“探春妹妹,林家妹妹是什么性子,我第一次见,怕冒犯了她。”
  “林姐姐是个心细体贴的,薛姐姐多虑了。”贾探春很客气,虽然二太太没出来,但她是自己的嫡母,薛家一来,二太太就派了自己的心腹去接,姐妹互诉衷情,然后安排人住下,不仅如此,还让自己的大丫鬟跟在她们身边跑腿,让她们姐妹几个多照顾人生地不熟的薛姐姐,贾探春不能违背她的话。
  哪怕她在病中,身为嫡母,有太多的手段拿捏她这个庶女,别的不说,她日后的婚配还掌握在她手里。
  第80章 行事大方的薛家
  贾家三姐妹和薛宝钗来了, 自然要先给贾敏请安,贾敏见到薛宝钗的时候心中微微怔愣,这看上去不像是皇商家里能养出来的孩子, 不是说身上的衣裳、配饰有多么珍贵稀有,而是她身上这股落落大方,又温柔可亲的姿态一般人家养不出来。
  随即又想,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本来薛家也不是单纯的皇商。
  只是薛家顶立门户的男丁没教养好,姑娘再好,也会被拖累……
  请安过后,林黛玉带着她们去园子里的水榭。
  惜春已经迫不及待了:“林姐姐, 你的画呢?”
  林黛玉:“就在这, 这些都是我画的。”
  大部分画都是霖海府的人、物、景。
  回来路上的风景只有两幅。
  而且她到底年纪小, 笔力不足, 这些画只能自己和朋友们欣赏, 林黛玉还在霖海府买了不少当地文人画师的画作。
  这些别提贾家三姐妹好奇, 就连薛宝钗也好奇。
  林家人口简单,当家人是工部侍郎,正三品京官, 以他如今的年纪, 还有很大的可能再往上走。
  当家太太是老国公膝下唯一的嫡女。
  长子林烨,本朝第一个, 也很有可能是唯一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 而且他中状元的时候才十七岁, 如今年纪轻轻已经是四品知府, 掌管一府之地, 今年刚娶了燕奚长公主幼女为正妻。
  自此, 林家就和皇家沾亲带故。
  长女林黛玉,比她小几岁,但她有如此父母,如此兄长,她未来哪怕是被许配给皇子龙孙为正妻也当的起。
  每每想到这里,薛宝钗心中就想叹气。
  她要想尽办法成为公主侍读,增加份量,未来才能寻一门好亲,而有的人,生来就拥有一切。
  如果她和林黛玉交好,得林家相助,是否能进公主的眼?如果真能这般,她现在就不用为她的终身大事筹谋了。
  “霖海府我没去过,家里有生意在那边,那里有许多独门生意。”薛宝钗看着一旁的硬笔:“这就是霖海府的铅笔吧?这笔别的不说,贵在方便。”
  林黛玉笑了:“是,用来画画别具特色,惜春妹妹若是有兴趣可以试试,你瞧,这是我在霖海府买的铅笔画,这是素描,你看看这人画的,我当时看到都被吓了一跳,太像了。”而且还有件值得骄傲的事林黛玉没说,那就是素描一开始是他哥哥画的,然后教给了其他人,现在霖海府的通缉犯画像很多都换成了素描画,比起以前好认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