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这时候是真的缺钱,他的私库都掏了大半,他恨不得把一个铜子掰成两半花,他之前对贾琏传了一句话,还想着荣国府不会这么快有反应,没想到这贾赦还挺知情识趣。
他知情识趣了,皇上也不介意给他一个恩典。
但这是荣国府,皇上知道父皇至今还念着几分老国公,他不能擅自做主,所以他主动来到太上皇殿里,和他商量要怎么给这份恩典。
太上皇看到他来了,懒懒的掀了掀眼皮,爱答不理的样子,但皇上早就习惯了,上前来接过宫女手中的扇子,给父皇打扇。
“父皇,今日贾恩候已经把荣国府欠银还清,平州地动,生灵涂炭,赈灾已经刻不容缓,这笔钱还不够,儿子打算先派钦差过去,后面有银子了,再送去灾区。”
这也是太上皇没吭声的原因。
除了北地的旱灾,南方的水灾,还有一府发生了地动。
事情都凑一起了,今年有三个吸血泵,还要更多的银子去填。
他应了一声:“贾恩候你有何打算?”
皇上:“儿子正想向父皇请教。”皇上确实打算嘉奖,这个时候必须把千金买骨做到位,不然后续还银怎么推动?
他也没指望能还清,能有五分之一、四分之一,也能把今年的缺口顶住。
太上皇:“有没有第二个还银的?”
皇上:“没有,他们都还在观望。”
要是他们不表态,荣国府这只出头鸟就要吃挂落了。
太上皇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他闭上眼,又想起了代善,虎父犬子,身为天下之主,这个结局是他所愿,但他和代善当初的交情也不是假的,看到荣国府败落的如此之快,他也在心里为好友唏嘘。
“恩候这次做的不错。”他说了一句夸奖的话。
皇上就明白了,等他回去,就下了一道圣旨。
传旨太监快马到了荣国府大门:“一等将军听旨——”
荣国府久不曾打开的正门迅速打开,阖府上下齐聚,摆了香案,听旨。
贾赦跪在前头,心里七上八下。
这“恩典”来了,但这对荣国府是喜是忧?
第101章 贾赦,字恩侯
在荣国府众人的忐忑不安中, 传旨太监夸了一通天花乱坠的话,概括一下,就是升贾赦为侯。
贾赦, 字恩侯,这个字当初是太上皇赐下的,也是他当初对贾代善的承诺,但他当初继承爵位的时候因为先太子的事被太上皇迁怒, 只封了一等将军,如今时隔二十年,终于实现了。
皇上并不介意给贾赦升爵,本来他爹是国公, 如果贾赦没有什么错的话, 以老国公的重用, 他就该是降等封侯, 他父皇也才会给出这个承诺, 如今封了侯, 贾赦也不会有实职,一年的俸禄说起来也没有多少钱,他给得起, 说出去也动人心弦, 让更多人还欠银。
确实动人心弦。
贾赦听到旨意后,就感觉傻了。
他、他居然封侯了?!
他以为皇上会有恩典, 但恩典是给到元春这个侄女的, 没想到天上的馅饼居然掉到了他身上!
传者太监看到他没反应, 一副欣喜若狂怔愣住了的样子, 也不急着催促, 而是笑眯眯的等了一会儿, 才开口:“侯爷,该接旨了。”
他们的态度取决于皇上的态度,皇上现在觉得贾恩侯好,那么他们的态度也会好。
这时候贾赦回过神来了,起身接旨的时候把两个红封塞到了他手里,传旨太监感受到了手里的轻飘飘,就知道是银票,脸上的笑容更温和了。
贾政这时候迫不及待的上前围了过来,想要看圣旨。
怎么只有他大哥的,没有提他就算了,元春呢?
元春居然一个字没提?
那传旨太监似乎看懂了这位贾家二老爷的急切,看在手里银票的份上,主动卖了好:“说起来还有一个喜事,今日贾婕妤因奉上有功,升了昭仪,恭喜了。”
昭仪,才只是昭仪?如果不是大哥封侯,元春封妃应该都不在话下吧?
贾政脸上扯出个笑容,又送上红封:“同喜同喜。”
老太太被扶着站了起来,心里五味杂陈,儿子封侯了?!
不得不说出乎意料,但恩典真的来了,她的心下也踏实了,这是好事,对荣国府来说大大的好事,这笔钱,还的值!
王二太太在她旁边有些急切,脸上根本笑不出来。
这一次掏出的五万两银子都是她这些年辛苦管家攒下的,结果老太太强硬的压着她,要她拿出来,本来都是要留给元春和宝玉的,要不是为了他们,她这些年为什么要辛苦攒钱?
自己妹妹那里要不是有她去游说,她也不会这么容易就拿出五万两银子来,她是想着恩典会给元春,但现在看来没有,她被骗了!恩典的大头给了大老爷!元春只得了个边角,小小升了一级,只是一个昭仪,距离她心目中的位份差距太远了!
老太太看到了她的脸色,警告地瞥了她一眼:“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今日大喜,王氏,你是高兴傻了?”
你以为皇家是许愿池吗?有求必应,他们想要什么就能给什么?
她要闹,当着传旨太监的面,她可没有那个本事替她摆平。
王氏听懂了她的警告,低下了头:“儿媳……确实是高兴过头了。”
传旨太监眼明心亮,但这跟他可没有关系,他也没有在荣国府久留,传完旨就回去了,老太太则是发话:“荣国府所有当差的,都多发一个月的月钱粘粘喜气!”公中没有银子了,这笔钱从她私库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