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还了之后,皇上没有反应,其他人也没有反应,好像大家都不知道这件事一般。
这是什么情况?
没多久,就有耐不住的人陆陆续续的去还钱了,而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欠的钱都不多,而且以文官居多。
林如海就在这一波里去还了钱,销了账。
对于他们这些人,明面上的嘉奖是没有的,要是真的嘉奖了,皇上的嘉奖也太不值钱了,但他们相信这回能够在皇上那里添一份好印象,就这个已经足够了,他们也不敢奢想太多。
有些人早就想把这笔钱还了,但他们位低,实在不敢当这个出头鸟。
贾敏也有些担心,她一直让人看着有谁去还钱,结果到目前为止,还钱的勋贵还是只有她娘家一个。
因为这些勋贵没有行动,让很多在他们手下做事的人也不敢行动。
不过很快,史家兄弟和王子腾在同一天,一前一后去了户部。
有了他们两个出面,这一天迎来了还钱的高峰。
这时候已经有人在说谁没有还钱了,平白拉了许多仇恨,有的人家是打定主意不还,结果子弟出去玩乐的时候被人问到了脸上:“你有心情来玩,是家中欠银已经还清?”不然你怎么还这么大手大脚?
他们:“……”他们给贾赦的头上又多记了一笔,这下子花钱都不能痛痛快快花了。
贾敏看到这一幕心里顿时安定了不少。
这样看,荣国府还是那只最大的出头鸟,得到的好处也最多,但到底不是形影单只了。
这个消息迅速的传到了北地贾琏那,他看着信,整个人愣住。
大老爷居然被封侯了?!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他做梦都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
这笔钱还的可太值得了!
哪怕是一个虚衔,但面子上架起来了。
有了这么一出,那些想要找他们荣国府麻烦的人就不好明目张胆了,因为皇上的态度已经在这了,他们过分了,那就是不给皇上面子,荣国府短期内不用担心了。
而这都是迎春说亲引来的,贾琏决定,自己作为哥哥,掏出三千两私房给她做压箱底银。
第102章 潮流
贾琏还不知道, 荣国府这一次除了升爵吸引了众多仇恨以外,还带领了一股潮流,一股关起门来悄悄抄下人家当的潮流。
荣国府的情况有不少人心里有数, 他们衰落至此,哪里拿的出这么多银子?
虽然荣国府是卖了一些家当,却还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而他们家这么多下人被送去庄子的动静也不小, 所以……他们家的硕鼠居然藏了这么多?
是不是自己家的硕鼠也有这么多?
有了这个怀疑的人家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所以大家纷纷关起门来,静悄悄打鼠。
就连皇家,都有一些人被悄无声息的处置了, 换上了新面孔。
得知这事的老太太:“……”
贾赦:“……”
他们不约而同的决定荣国府应该安静一段时间了, 宴请什么的, 荣国府抽不出时间去参加, 只好礼到人不到了。
只有必须去衙门点卯的贾政有苦说不出, 他本来在衙门坐冷板凳, 有时候点个卯就走也没人会说什么,现在不行了,他原本清闲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 他有些手忙脚乱的做事, 时不时还会被叫去,不留情面的找出一些他做出的错处来, 虽然对方态度温和, 却专门挑着人多的时候这么做, 让他脸上火辣辣的, 深深觉得这日子难熬。
于是, 他告病了。
躲在家中不出门。
贾赦知道后, 当即大笑三声。
要不是怕老太太恼羞成怒,他真想当着他们两个的面重复老太太当初说老二有出息的话,这就是老二的出息?
这点事都经不住,还想有什么出息?
在他看来,幸好老二这些年不被重用,不然多半早就出问题了。
*
林烨分别收到了京城寄来的家书和北地贾琏寄来的信件,都详细的写了这一次的还钱经过。
贾敏是支持娘家还钱的,她在信里还提了一下那十万两的借条,说她本来是打算撕毁的,但是她大哥让她留着,说权当是帮他的忙。
贾敏只好先保存了下来,但她是不打算收的,先跟林烨说一声,当做这借条不存在。
她的娘家当初给她的陪嫁丰厚,如今娘家有难,她愿意出这笔钱,而且她的嫁妆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拿出了这笔钱,她的身家依旧丰厚。
贾敏也担心隔壁宁国府的贾珍,那些还不起的人家就算了,贾珍是还的起的,但他没有行动,史家和王子腾都把这笔钱给还了,他仍旧踌躇不定。
有了这么一出,这笔钱是不能再糊涂下去了,迟早是要还的,如果他以后被逼的不得不还,那情况就不对了,现在还了,还能有些情面,朝廷也正是需要银子赈灾的时候,他不该迟疑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林烨深有感触,因为他这边也因为灾情感到了吃力,省里送来了一部分粮食,不够,幸好他之前自己存了有不少,而且他们霖海府灾情没有那么严重,加上之前几年风调雨顺,百姓大量种植红薯南瓜等产量高的杂粮,如今不用官府帮衬,所以霖海府还能继续收灾民,但要是长时间持续下去,也要捉襟见肘。
这只是霖海府一地,受灾的可不是只有霖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