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所以他们不能这么自私,这样的好官,就该有更好的前程,庇佑更多的百姓!
  “大人,我们给不了什么好东西给您,我磕个头吧!”之前任命下来就陆陆续续有百姓去给林府送了些自家的瓜果和粮食,这都是自发的行动,而且为了不被退回,他们十分默契的放下东西就跑,让林府的人都追不上,这样很快林府的库房就满了,林烨不得不让人把这些东西拿去保济院,又多派了几个人在门口拦着,也是告诉大家他们的心意他已经收到了,林府不会再收任何东西,这才拦下了这股越来越多人送东西的风气。
  如今有了第一个磕头的人,很快就跪下去了一大片。
  林烨本来是打算装作自己不在这辆马车上,让人去劝他们回去,没想到人越来越多,情绪也越来越激动,现在还跪下了,他不得不出来:“大家别这样,快快起来。”
  “大人!这是小民们的一点心意!”看到他出来了,有个老汉上前,他双手捧上一物:“这是小民们感念大人恩德,做出来的万民伞,还请大人收下!”
  看着一张张满是风霜,又满是诚恳的面庞,林烨一时之间,喉咙里好像被什么堵住了。
  他这几年实实在在的改变了霖海府百姓们的生活,让他们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奔头,而他的付出,百姓们也都看在眼里。
  马车里,崔玥掀开了车帘一角,她视线紧紧黏在前面的林烨身上,还特意让怀里的安安也看向外面,她低声喃喃:“安安,快看,这是你父亲,你父亲是个好官,是个深得百姓爱戴的好官!”
  在远处,新任姚知府羡慕的看着这一幕,林大人离开的消息自然是他透露出去的,这万民伞的制作他也有耳闻,林大人不吝提拔,他自然也不能让林大人就这么静悄悄的离开,有他的功绩在先,才有如今民心所望的一幕,这是他该得的。
  就是不知道,等他要离开霖海府的时候,能不能也收到一把万民伞?他要求不高,万民伞没这么大,小一点他也不介意的!
  第107章 宝玉下场
  在林烨他们坐船北上的时候, 贾宝玉正在金陵,他今年十三岁了,要下场参加县试了, 所以他提前来到了金陵,为着这事,家里还闹了一阵不愉快,因为老太太怎么都不放心让他南下, 带了护卫和下人?
  但这些人都不是主子啊,所以老太太在家里还念叨了一阵家里得力的人少,贾赦有爵位,不能私自离京, 老二要去衙门, 琏儿在北地, 其他的, 都是老弱妇孺, 被贾赦一句当初琏儿他们去金陵下场也没见老太太这么担心给堵了回去。
  王二太太也担心, 还特意去了王家,跟王子腾借了两个人过来护送他南下。
  至于到了之后,她们倒是不怎么担心的, 金陵族人众多, 而且蓉哥儿夫妻还在这里,贾宝玉路上没有发生什么波折, 耐着性子来到了金陵, 他已经想好了, 只是考个功名过林姑父那关, 等交换了庚帖, 他就没有必要再去科举了, 不管怎么样,家中也不会缺了他们两个的吃穿用度,他又何必去沾那污浊气?
  他确实是有文采的,虽然年纪轻,以前读书也不怎么认真,但县试、府试都顺利过关了,虽然名次不在前三,却也属于前列,这让贾蓉羡慕的不行。
  他这个叔叔之前日子有多自在贾蓉是十分清楚的,自己也是在脂粉堆里长大的,怎么就没有读书这根筋?
  他要是想有个官身,只能是捐个官了。
  不过他也有喜事,那就是经过他的耐心调理和修身养性,终于秦可卿传来了有孕的好消息,又正好是贾宝玉府试出榜那天,贾蓉为此十分欣喜:“我儿子会挑日子,沾着文气出生,以后肯定也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他是个纨绔,却不傻,文官的地位比武官越来越高,武官还危险,要拿命相搏,他自己没有这个勇气,也没有这个本事,更不敢期望自己儿孙能有他们祖宗那份挣下国公之位的能耐,所以科举好啊,安安生生的,只要科举出头了,名声地位手到擒来。
  秦可卿也为这个好消息欣喜不已,今日是宝二叔的好消息,宅里一片欢腾,还有许多族人来贺喜,她本来正在招待,结果闻着鱼腥味突然作呕,请了大夫来,大夫直接向她贺喜。
  秦可卿一开始是笑着,笑着笑着就哭了,双手合拢轻轻放在小腹上,眼泪越来越凶猛,族人们以为她这是喜极而泣,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是后怕和庆幸。
  贾宝玉也在和众多来贺喜、凑近乎的人说话,突然看到蓉哥儿喜不自胜的样子,好奇问道:“这是怎么了?”
  贾蓉一说,贾宝玉也笑了,看着他欣喜的样子,说了几句贺喜的话,心里也不由得畅想起来,如果他也和林妹妹有了子嗣,想必也是这般开怀吧。
  想着想着,他脸上越发喜庆。
  贾家因为贾宝玉成了童生的事一片欢腾,来贺喜的人众多,有些人去贺喜了,离开后不由得和同伴感慨:“也不知道贾家是不是祖坟冒了青烟,怎么子弟如此出息?”
  “可能只是荣国公家的祖坟位置特别好。”宁国府那边这两代子嗣不丰,也没什么能耐。
  “这是荣国府第三个下场的人了,看这架势,明年就能得秀才功名。”
  “他两个哥哥都是举人,前头那个大哥要不是命不好,多半已经进士及第。”
  现在金陵人还有不少人记得贾珠,为他惋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