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她平静地阖着双眼。坐在他身前,快马如流星,叫他恍然又想起五年前,他从怀泽到宜陵,冒着罕见的大雪,在那时,遇到她时的情景。
  那年宜陵风雪扑面,她也像这样躲在他的怀中。满天箭雨中,她分明害怕得脸色煞白,却强撑着告诉他,她不怕……迎面是浩荡冷冽的长风,生疼生疼的雪点,簌簌打在衣上脸上,彼此体温相熨,紧紧依偎。
  此去经年,恍然似一场长梦。
  他怔了怔。
  他在第四十六日赶到了稚川郡,来到桐山下。
  山如其名,多栽种梧桐,不过寒冬时节,梧桐树早已落尽了叶子。巍峨高山,云雾缭绕,可到仙家么?他不知。
  山路险峻,他将马栓在山门前立柱上,背着她攀上陡峭石阶。
  石阶三千级,仿佛没有尽头一般延伸着。
  来到桐山观的门前时,他已支持不住,身形踉跄着,三日不曾合眼,眼底猩红血丝狰狞可怕,何况身上披风金甲染血,叫桐山观的小道童吓得慌忙要关上观门,被他强撑拿银枪抵住门,嗓音哑得像一头濒死的凶兽:“我要见观主……”
  小道童只好哆嗦着问道:“公子是求药,还是求问祸福……?”他大着胆子看了眼这男人背着的女子,隐匿在厚重氅衣下的眉眼静谧地阖着,顿时想到,或许这个人,是为了这女子来的。
  他听这男人若有所思后,淡淡道:“药……?”仿佛想到什么,那双布满血丝的漆黑长眼睛里闪出笑意,同他道,“对,对,我来求药。”
  小道童战战兢兢迎着他进了道观。
  观中清净,小道童请他到堂中坐,以往也总有人来求药,他已很熟稔,便客气问:“公子,尊夫人是什么症状?”
  他很害怕这男人,总觉得他身上煞气浓重,所以离得有五六步远。
  对方温声告诉他,他的夫人睡着了,怎么也叫不醒,想求一帖药,能唤醒她。
  小道童跟着师父学过些看病的本事,寻常的小毛病,也可帮着看,——却不想刚要走近看一看她,遽然发现,她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她早已死了!
  小道童脸色惨白,断断续续说:“公子,公子,尊夫人已经……”
  他却轻轻蹙眉,侧过脸来,沾满血的修长手指想碰又没有碰地停在她的脸颊边,他低着眉,一遍又一遍反复告诉这小道童,她只是睡着了……。
  小道童颤抖着退出了清心堂,连忙去后边请师父来。他觉得这人是疯了,——明明是死去了,怎么还要说是睡着了!?
  疯魔了,疯魔了!
  师父已有八十岁高龄,在桐山乡一带颇是德高望重,冬日里来观中求药的人少,师父每日多在打坐修行。
  师父听了他的描述后,徐徐睁开眼睛,不置可否地叹息了一声。
  即墨浔焦灼在堂中等着,左等不来,右等不来,蹙起眉,长长望着稚陵的容颜,替她仔细围了围厚重氅衣。
  桐山观主缓缓驻足在了门外,向他微微颔首:“施主,请随贫道来。”
  即墨浔望着那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老人,心想,他一定就是传说之中桐山观主,是能医百病、通阴阳的得道高人,他一定有办法……有办法唤醒她的……他心里充盈起了希望,殷切地三两步踏出了堂门,跟上观主脚步。
  天阴雨湿,桐山上雨雾弥漫,将山形掩得似现非现,虚无缥缈。
  绕过几重梧桐树,遥遥只见一线攀峰的窄阶,直插云霄般矗立眼前,似一柄锋利的剑。
  桐山观主先上了窄阶,即墨浔跟在他的身后。身体里仿佛绷着一根弦,支撑他最后一口气,让他忽视掉这一路风尘仆仆腥风血雨的疲倦,让他能撑到这里。
  仰头看去,天高云沉,乌压压的云,飘洒着潇潇冷雨。山高寂寥,山鸟飞绝,只有山风浩荡,刮过满山松柏,瑟瑟作响。
  这道高峰上,筑了一座宝塔,观主推开塔门,登上高塔,直到顶层。即墨浔只见这正中设了一副香案,竖了一面镜子,一台七弦琴。
  他望见镜中自己的模样,血色淋漓,狼狈得不像样,呆了呆,却见镜中只有他自己,照不出怀中抱着的稚陵。
  观主正在摆弄香烛与琴,他不可置信地绕去镜子背面,背面依然是一面镜,但却只有稚陵,没有他了。
  他不知缘故,疑惑焦急:“这镜子,……”
  观主声音沉稳,悠悠道:“此镜是阴阳之镜。”
  “做什么用?”
  观主微微摇头:“阳镜看生,阴镜看死。”
  即墨浔不语。阴镜那一面,仍只照出她的模样,安静地闭着眼睛。
  观主点上一盏金烛,顷刻光满斗室,他不看即墨浔,只坐到了琴前,并不言语,信手弹起了琴来。
  琴音铮铮中,镜面逐渐像涟漪一般晃开,即墨浔惊异望着镜中之景,袅袅雾色掩着森森幽暗的长路,长路尽头是一座雪白高台,旁有篆文刻字:望乡台。
  他浑身浸透冷汗,嘴唇动了动。
  他在那“望乡台”侧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虽被雾气模糊,可依然认得出来,她纤长的影子。
  他顷刻间心头一震,不可置信地望着镜中。她的身影在望乡台上徘徊了一阵,似极目去望,之后,忽然叹息,渐渐走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