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稚陵想起那日,七夕佳节,白日里忙着定亲的诸多礼节,好容易熬完了,她虽然累,却睡不着,点着灯,在窗下看书。
  正对着满墙月光树影,忽见枝影动摇,她听到门外有谁唤她:“阿陵妹妹。”那声音轻轻的,等她披上了外衣出门,恰见这中天风露里,独立着个少年郎,朝她眉眼弯弯地笑着。
  他们俩都没睡着,这夜里牛郎织女相会,想必也是睡不着的,他们便出门逛灯会去了。
  连瀛洲各种河水支流极多,水上游船来往,立在船头时,并肩看着逐渐后退的街市夜景,陆承望悄悄地拉了拉她的手。温热的手指,轻轻给她手腕套上这红珊瑚的手串。
  稚陵不无得意地晃了晃手腕,抬眼看着魏浓,说:“什么时候魏姑娘跟殿下定了亲,让殿下送你一串一百单八颗的。”
  被魏浓轻嗔道:“你倒是这么快就定下来了,我的事,可还没影子。我都快要愁死了。”
  稚陵说:“定是定了,但出嫁还早呢。你争取争取,说不准还比我要早。”
  魏浓奇怪说:“诶,为什么?他们陆家不着急么?”
  稚陵微微一笑,垂眸轻轻摩挲这珊瑚珠串,珠串里还有一颗与旁的不同,陆承望说,那是他在法相寺求的一颗高僧舍利子,愿她平安康健。
  她应道:“哪里是陆家啊,是我爹爹娘亲他们说,要再留我留个几年。”
  稚陵顿了顿,掰着手指数:“一来呢,是瞧瞧陆公子有没有能耐,耐得住性子等我、包容我,观察观察他的人品和心意;二来呢,看看他将来的前程,能不能让我坐享清福;三来呢,我爹娘也舍不得我,我定亲那几日,我娘偷偷哭了好几回,暗地里跟我爹说,好好儿养大的姑娘要是出嫁了,以后见不着了,怎么办哪……。”
  说起这个,稚陵也微微蹙眉,轻轻叹气:“若真要去益州,山长水阔的,还真真见不到我爹娘了……”
  魏浓倒觉得,世上没有什么两全的方法,十分老成地宽慰她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稚陵抬起头来,恰好看到这缺了小半的月亮,高高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
  这薛相爷独生爱女掌上明珠定亲一事,虽然两家都十分低调,但消息传开以后,却叫天底下许多人心碎一地。
  谁人不想娶薛大小姐,那可是相爷捧在手心里的女儿,若是娶她,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好处数不胜数。可惜没有门路的,别说娶她,连见都没有见过她,这位被相爷仔仔细细藏在匣中的明珠,寻常人连个影子也碰不着,遑论是接近她示好。
  消息闹得满城风雨,除了一潭死水般的禁宫,——仍旧是一潭死水,没有什么波澜。
  毕竟,陛下又不关心别的姑娘。
  但消息传到了陇西咸阳的李家,却叫李老夫人惊得说不出话,悔青了肠子,看着垂眼立在眼前,分明占了先机,却错失联姻机会的李之简,气不打一处来,提起鸾头拐杖便打。
  李之简也默不作声,生生挨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娘亲看不过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拦在老夫人跟前儿,哀求说:“老祖宗息怒,这,这还只是定亲呢,说不准还有旁的变数——”
  老祖宗冷哼一声,杵着拐杖,幽幽叹息:“还有什么变数。等着吧,等着吧,陛下一年接一年地颁行新政,削门阀弱世家,咱们家就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吧!”
  李之简娘亲郑夫人便瞧了眼李之简,抿了抿嘴唇,压低了声音说:“老祖宗,我有个法子,只是……有些……”
  老祖宗斜她一眼,斥道:“损阴德的事情,亏你想得出来!……”她顿了顿,“罢了罢了,这件事,谁也不准再提!”
  郑夫人却没死心,回头叫来李之简,同他单独说话。她拢了拢袖子,目光遥遥一点,点在西边院子,道:“老祖宗不稀得做,之简啊,可你难道想把祖宗基业都断送了么?”
  眼前人却只低垂眼睛,静静听着,没什么动容神情,看样子不为所动。
  郑夫人说得口干舌燥,他却不动如山,叫她恼火起来:“听为娘的,去做,……否则,你跟杨纤柳的事情,为娘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提及杨纤柳,面前蓝衣青年惊着抬起眼睛,一句辩驳的话,都没法说出口了。
  派人刺杀陆承望……若是东窗事发,便会彻底得罪了薛相爷和陆太尉。冒此风险,当真值得么?李之简微微捏紧指节。
  陇西离益州不算太远,如今陆承望刚回益州,若差人扮成强盗杀人劫财,可制造出意外身死的假象。
  时值八月,刚过中秋不久,派出去刺杀的人尚未回信,郑夫人已催促李之简快些前往上京城,要赶着太子殿下生辰,把握良机,最好能求得陛下亲笔赐婚。李之简犹豫着,是否应等陆承望确切身死的消息再出发,被郑夫人一瞪:“天时地利人和,这天时可等不得。”
  郑夫人的意思是,陛下最看重太子殿下,若李之简能得太子殿下的赏识青睐,不愁陛下的青眼。
  郑夫人还特意叮嘱了一番,太子殿下生辰第二日便是敬元皇后的忌辰,在陛下面前,千万要小心行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