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稚陵说:“是。”看了看被元光帝拈在手里的那一支兰草,莫名疑心他想折了它。
  他问:“这些兰草用来做什么?”
  兰草都快要蔫了,无精打采的。
  稚陵说:“就是……互相赠用。”
  即墨浔眸光一闪,把玩那支手里的兰草,嗓音却像沉了沉,说:“你收到这么多?”
  稚陵睁大了眼睛,刚要否认,忽又觉得即墨浔就算是皇帝也管不到她的婚姻大事上来,于是点头,他的神色极快变了一变,稚陵察觉到他身周的冷意,立即改口:“都蔫了,我也不要了。”
  即墨浔将兰草重新放回了石头上,若有所思。
  稚陵倒还记得她入这园子的初心:“陛下,我远远看到有人放风筝,才误入此园,……陛下恕罪。”她惴惴的,又有些期盼,“是谁在放风筝呢?”
  即墨浔目光缓缓落向她眸中,微微笑道:“薛姑娘何罪之有。……若是好奇,朕就陪你去看看。”
  第68章
  稚陵跟着即墨浔的脚步,沿小径绕过数折路后,假山花卉掩住一片开阔地界,这是滨水处一方草地,芳草鲜美,没有遮拦,仰头是无垠的天,至于放风筝的……
  稚陵抬手搭在眉骨间向草地上的众多身影看过去,顿时呆了一呆。
  没有进园时,她以为,应是姑娘小姐或者小孩子们在放风筝;等知道这西园的主人是元光帝之后,便以为是宫娥侍女。现下定睛一看,只看到一群身着黑甲的卫士们在放风筝。
  她呆了半晌,望着那十数个黑甲汉子放风筝,风筝还放得又高又远,脚步无论如何也迈不动了,甚至倒退一步,捂着嘴角,不可置信。
  她再仔细抬眼一瞧,顺着丝线看清,最吸引她的那只飞鸟形的绿风筝,线在一个锦衣少年的手中。她揉了揉眼睛,太子殿下不是应在弘德馆上课么,怎么会在这里放风筝?
  稚陵尚在思索着,旁边传来低低一笑,和他低沉淡淡的嗓音:“今日是上巳节,弘德馆放一天假,朕带煌儿来西园踏青游玩。不过,一个人玩,终究是太寂寥了。”
  所以便让黑甲卫士陪着放风筝么?稚陵难以理解,微微张大了嘴巴,转头讶然看他,却见即墨浔稍微俯身,目若朗星,唇畔一丝浅浅的笑意,对她道:“喜欢哪个?”
  像怕她一只也不要,他又补充道:“算是,谢礼。”
  果然便戳中了稚陵的心思。
  她晓得,若此时再说她都不要,多多少少拂了他的帝王脸面。倘使接受了,也算一种保证——保证她绝不会跟别人透露刚刚的秘密。
  稚陵微微犹豫,看向那只翱翔天穹的绿风筝,便是太子殿下手里拿的,然而不太好意思单独抢他儿子的东西,因此踌躇一会儿,只好道:“没想好。”
  即墨浔直起身,目光微抬,循着她的视线看去,招手道:“煌儿。”
  锦衣少年并其他黑甲卫士闻声纷纷收线,挟着风筝,一并向他们两人走去。
  即墨煌待望清了自己爹爹身边站着的女子,霎时间眼前一亮:爹爹说他有法子,让母……让薛姑娘和他一起出来玩,竟然是真的!
  惊喜来得太突然,他冷淡的脸上转瞬惊喜不已,只是勉强压着嘴角,再勉强克制着声音里的喜悦,声音微微颤着,喜道:“爹爹,怎么了……”
  其余数名黑甲卫士则低眉敛目,训练有素地成一横排,单膝跪在帝王面前,双手呈上风筝,阳光照耀中,这些五彩斑斓漂亮至极的风筝上,简直晃人眼睛。
  远看时看不分明,现在近看,稚陵一眼扫过去,有最简单的黑色燕子风筝,有细腻描绘八仙过海典故的风筝,有色彩斑斓精致非常的龙头蜈蚣风筝,有哪吒闹海的元宝翅,有宫灯模样的筒子风筝……她只觉得每一只都十分合她心意。
  她一遇到美丽的玩意儿,便顾不上旁人了,心里只惦记着风筝,立即抬步靠近了细细端详起来,从左看到右边,足足十六只不重样的漂亮风筝。即墨煌立在最右边,见她一路端详着,走到他的面前时,没有风筝了,愕然地跟他四目相对,即墨煌连忙将自己那只也递出来给她瞧。
  稚陵打量这只风筝,形若青鸟,离得近看,展开一双翅翼,色如翠玉,烫金色花纹点缀其间,鸟尾是数条灿金色缕带,方才扬风高飞时,逶迤飘摇,格外好看。
  她复又回头看了眼整齐呈列的其他十六只风筝,一时……很为难。
  即墨浔缓缓走上前来,垂眼看了看,目光落在这只风筝上,骨节分明的手将那只青鸟风筝递给了她。他望向她,漆黑的长眼睛里静谧无澜,但望她时却似有几分晃动的笑意,浅得让人以为是看花了眼。
  稚陵倒心里奇怪,他怎么猜到的呢……
  不过现在,有了个新的问题:放风筝一途,她没什么造诣。
  这要追溯到十六年前,她从娘胎里带出个病弱的身子,往后,但凡是活泼一些、颇耗费力气或精神的活动,几乎都与她没什么缘分了。从前放风筝么,泰半时候都是阳春跟白药两个人帮她……
  现在她拿着风筝,在元光帝和太子殿下的注视下,尝试了五六次,风筝却都没有飞起来,她颇有点赌气,准备收了线不玩了,心里还在想,这委实不适合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