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说着,卢宛隐隐觉得头疼。
她不禁抬手,有些烦闷扶了扶额。
发生这种事,她真是始料未及。
陈嬷嬷看着眉心紧皱的卢宛,开解劝慰道:“太太不必担心,三公子会如此,说到底是因着年少气盛,血气方刚,所以才会有不该有的轻浮妄念。您只需为三公子寻个貌美的使唤丫头送到青柏院去,让三公子收了她,待三公子身旁有个知冷知热,红袖添香,又能泄.火.纾.解的通房丫头,自然不会再想那些有的没的。退一万步讲,便是用处不大,今后有人瞧出了什么,要拿这件事做筏子,太太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也教人难敢再嚼舌头置喙什么。”
听到陈嬷嬷这般建议,卢宛
颔了下首,这才转忧为喜地笑了笑,应道:“嗯,一切都照嬷嬷说的做罢。”
翌日,卢宛便在宅院寻了个貌美妖艳的女使,送到了青柏院。
只是出乎意料的,青柏院却并不曾收下这个女使。
卢宛听着回来禀报的人说,三公子道自己要踏实读书,为谢家争光添彩,报答父亲母亲,不敢受外物干扰的话,有些无奈。
但谢辰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卢宛也只能随他去了。
文翠院。
正在喝茶的孙姨娘听到女使的禀报,不由得顿了一下手中的茶盏。
神色淡淡地将茶盏放到面前桌案上,孙姨娘想到自己化为泡影的筹划,有些失望玉衡院那个聪慧敏锐,竟这么快便发觉了不对劲的苗头,并及时斩断挥灭了一切可能发生的牵绊,教她无法施展拳脚。
轻声哼了一下,孙姨娘不悦道:“她倒是聪明。”
顿了顿,垂眼想了一会子,孙姨娘心中计划着暂时按兵不动,抬首,对女使吩咐道:“罢了,继续盯着些玉衡院的动静。”
她不信,抓不到卢宛丝毫把柄发作。
早晚有一日,她会将属于她的掌家权,一一都拿回来!
……
春末夏初,春意阑珊,但草木却愈发繁茂,放眼望去,天地间是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机蓬发。
芙蓉还不曾开,正是赏荷的好月份。
宫里送了请柬到谢府,张太后邀卢宛进宫,一道参加春日宴。
看到请柬上的春日宴三字,卢宛不禁有恍若隔世之感。
日子竟过得这般快,她嫁进谢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
虽然这一年多,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也有波澜横生的风波诡谲,但,她倒也并未觉得太痛苦忧愁,要以泪洗面。
盖因受家中父母自小到大耳濡目染的感染,她向来是随遇而安,遇事乐观的性子。
阖上手中请柬,卢宛随手将它放在一旁桌案上,笑着垂首,将摇篮车中的谢璟抱了起来。
如今她有了自己的孩子,虽然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这个小东西并不教她时时轻松开颜,有时也会带来忧愁的阴霾。
但,她还是待他,待白驹过隙的日子,有着无穷无尽的,连绵浓烈的爱。
御苑。
卢宛走进水榭,便听到水榭中传来一道含笑的熟悉声音,正同她寒暄:“谢太太来了。”
循声望去,瞧见与张太后一道坐在上首的昭平长公主,卢宛行至水榭中,浅浅笑着向她曲膝行礼:“臣妇见过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
张太后面上带着温和笑意,颔首对卢宛道:“谢太太快快请起。”
卢宛没有言语,只是笑笑,起身寻了个位置坐下。
捻了一粒葵花籽,慢慢地吃着,昭平长公主轻轻上下扫量了卢宛一眼,笑道:“咱们都多久不曾见过了,谢太太还是如从前一般,风姿绰约。”
听到昭平长公主这般道,张太后凝神细思了片刻,也微微一笑,柔声道:“哀家记得,上回见谢太太,她还不曾添璟公子这个麟儿罢。”
闻言,卢宛颔了下首,浅笑应道:“正是呢。”
说着,卢宛不禁侧眸,瞧了一眼身后女使抱着的璟儿。
昭平长公主见卢宛面上温柔含笑的神色,眸色微深,眼中闪过一抹揣度与思量。
唇角勾起一抹上扬的笑意来,昭平长公主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望着水榭中的众人,忽然笑道:“时间过得真是快,一晃眼的功夫,本宫也又要做母亲了。”
听到昭平长公主骤然这般道,水榭中的众人都不免有些诧异错愕。
要知道,昭平长公主是先帝一母同胞的嫡长姐,如今已是快要五十岁的年纪。
水榭中默然片刻,一位夫人有些迟疑地开口:“长公主殿下,您……”
昭平长公主见她犹犹豫豫望着自己的肚子,有些拿不准猜测的模样,保养得宜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笑意来。
她颔首道:“正是,本宫有身孕了,前几日方才诊出来的,已经快有三个月了。”
得到昭平长公主的确认,水榭中的众人不由得都向她道喜。
听到众人的贺喜声,昭平长公主面上虽带着显而易见的明朗笑意,但口中却道:“有什么好恭喜的,老蚌生珠,羞都羞死人了。”
说着,似想到了什么一般,昭平长公主眼波流转,望向卢宛,与她身旁女使抱着的襁褓中的婴孩,忽地笑道:“谢太太,快将你家小公子抱过来给我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