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两个人忙活了一阵,这才轻手轻脚出了理疗室。
章练见莫停声满腹心事,只好主动开口说:“你别担心,他就是忧思过度,着急来着。每次都会这样。”
莫停声实在忍不住,终于问道:“卢筝到底是什么人?”章练拢了拢衣服,缓缓走向天井:“你知道晋侯钟吗?”
莫停声沉思片刻:“知道的,耀华大学文博馆的镇馆之宝。”章练点点头,接着说:“是了,咱们宜川城最有名的宝贝,国宝级文物,三十年前由港城著名富商、偶得楼主人、开明绅士陶惠清在港城的摩罗街购买,
因为战时,陶惠清的长辈颇受当时的耀华大学的照顾,得以顺利抵达港城开枝散叶,所以陶惠清便花了900万港币买下了晋侯钟捐赠给耀华大学文博馆,作为耀华大学100周年校庆的礼物,
陶惠清还亲自飞到宜川进行交接,这些应该都有记载。那时候负责接待陶惠清的人就是卢筝的研究生导师桑寂贤。”
莫停声仔细听着,又问章练:“这样说来,这是件好事情啊,后来又有什么变故吗?”
章练想了想措辞,继续说:“桑寂贤从国外留学回来,曾在港城中文大学的工程学院和历史学院进修,而他的老师就是著名的青铜器专家胡解颐,你猜这个胡先生是谁的岳父?”
莫停声更为好奇:“难道是陶惠清?”章练笑了一下:“的确如此。”
莫停声忙说:“可这些和晋侯钟有什么关系吗?”章练缓了缓说:“如果,我告诉你,这西周的晋侯钟,价值连城的国之重宝其实是假的,你会怎么想?”
【作者有话要说】
早早早!今天天气很好哦,又更了一丢丢。文中所提皆有实际参考,谢谢
第37章 全须全尾
莫停声大吃一惊,不可置信地问:“你是说,耀华大学文博馆的晋侯钟是赝品?不可能啊,捐赠的时候难道不是青铜器专家们一致鉴定吗?”
章练将手背在身后,摇摇头说:“这青铜器作伪可谓难于登天,可巧就巧在,这套晋侯钟,并不是一个,而是一套,
当时港城的摩罗街流通着不少青铜器,似乎是在某个大墓里盗出来的,那一年海城博物馆的专家正好去港城开学术会议,偶然在摩罗街见到这些青铜器,于是会同港城中文大学的教授们一起鉴定,
最后听说是打了报告,想购买,可是不知怎么,他们对这套晋侯钟有些不敢下手,按理说,专家们对钟上的条纹、器型、结构都一一确认,
甚至对上面的铭文也进行了鉴定,一共14枚,从大到小的编钟。铜锈和硬度都没问题,刻铭的手法也对,
但他们却没有购买这套晋侯钟,反而买了一个鼎,送回了海城博物馆。后来,钟就被陶惠清买下了,那会可是天价啊,
何况陶惠清的岳父正是青铜器专家胡解颐,所以没有人怀疑,这套钟是赝品。”
莫停声的眉头紧锁:“等等,你说过青铜器不容易作伪,如果晋侯钟是假的,那陶惠清将赝品赠送给耀华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桑寂贤和他的老师也没有发现吗?卢筝呢?他扮演了什么角色?“还没说完,莫停声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不由声音颤抖起来:“难道说?!小明发现了?是吗?他发现晋侯钟是赝品了吗?”
章练点点头:“你真的很聪明,和小明不相上下,是的,年轻的学生从小热爱历史考古,对文博藏品如数家珍,他察觉到不对,是因为14枚编钟的铭文,最后一句的语法。”莫停声急着问:“什么意思?!”
章练不急不缓地说:“没写完,小明发现第14枚编钟上的铭文少了些字,不够通顺,戛然而止。”
莫停声脑子转得飞快:“那会不会,晋侯钟并不是假的,只是少了几枚?”章练长叹一声:“也许?是有人想用赝品投石问路,找到完整的真品呢?可惜,还没等一切解决,就发生了那件事。”
莫停声彻底震住了,感觉有一张细密的大网严丝合缝地投在明秋霁身上,他赶紧对章练说:“章师傅,夜深了,您先歇着,谢谢您给我讲的这些,我会好好思考的,小明,就由我来照顾吧。”
说完,莫停声大步向理疗室走去,他直觉几年前的危险的确卷土重来,他一定要保证明秋霁是全须全尾,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是好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又更了一丢丢,囤着哦,小明终于要醒啦,哈哈哈
第38章 地铁
明秋霁转醒,就看见莫停声闭着双眼坐在旁边的椅子里,听到他的动静,立刻睁开了眼睛,显得心事重重。
明秋霁大概猜到章练已经给他讲了自己以前的事情,便只微微挤出个笑容:“我洗个脸,谢谢你了。”
莫停声略点点头,自己也起身穿上外套,明秋霁熟门熟路地起来,去开旁边的小柜子,拿出了自己的洗漱用品,莫停声一看,他果然是时不时就会“犯病”“睡不着”“做噩梦”,于是心里更添担忧。
明秋霁并不在意,很快转进了走廊尽头的洗手间。
等他收拾停当出来,莫停声也借着院子里的水龙头,漱了口,洗了把脸,又抓了抓头发。
明秋霁看着就笑着走上去,帮他顺了顺发型。莫停声微微低下头,任凭明秋霁摆弄。不一会,明秋霁欢快地说:“好了!”
这下莫停声才抬起头,也挤出个笑容。云卿来请他俩去小厅吃早餐,明秋霁说得很刻意:“哇,我真的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