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他愣了愣,“你看我做什么。怎么不吃。”
麦冬好像对自己做的菜没什么兴趣,这么一说,才“哦”了一声,低下头拾起筷子,但也只是漫不经心地在米饭里戳了两下。
赵家荣越想越觉得他奇怪,于是放下筷子,“你有什么事吗。”
男孩只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然后就低着头开始吃菜,这会儿倒和刚刚截然相反,一口一口吃得很迫切,饿了多久似的。
赵家荣没觉出什么,也没有再仔细去看。?
第7章 邻居
客厅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声音。
声音很好听,娇而柔软,但并不细弱,带着一种在亲近的人面前才会透露的放肆和亲切。像是嗔怪,又像是命令到,“那可不行……”
至于不行的内容是什么,赵家乐就听不清了,电话虽然开了免提,但是音量不大。麦冬的声音倒是很清楚,他先轻轻地笑了一下,又柔声道,“好啦,我自己心里有数。”
说这话的时候,他像老大爷一样瘫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玩开心消消乐。可是他的语气是那么温柔、自然,带着无限包容的耐心,甚至有点宠爱。
赵家乐翻了个白眼。
她在厨房,正在清理冰箱里已经放得腐坏的食物。一周前哥哥离开前买了东西,她并不知道,麦冬也忘记和她讲。平时没有使用冰箱的习惯,因为她不会做饭,至于麦冬这身娇体贵的大少爷,更不要指望,两个人吃外卖过了一周。
电话里一阵很清脆的笑声。
赵家乐撇撇嘴,她忍不住地猜测,麦冬少爷又说了些什么。
其实没什么好猜的,大体就那些内容,麦冬总是能把女孩子们哄得很开心,他这个功力,她可是确确实实领教过的。
男人们多多少少都会这一套,但是能灵活掌握分寸、不适得其反的实在太少。麦冬不一样,赵家乐相信麦冬没有在演,那么多的女孩子喜欢他,不是没有理由。
麦冬,不会刻意钻研话术,也并不一直温柔,大多数时候,他有点冷淡,懒洋洋的像是高不可攀。但事实却正相反,他很好接近,真正相处起来,是很舒服的。他像一团棉花,温吞、柔软、空洞。他还有一种略带忧伤的坦诚,让人容易放下戒心。
说来也怪,他就是有这个天赋。
他的纯粹和随性构造了他的自信,又因为他孩子般的热忱和洞察能力,让这种自信发挥出威力,成为他轻易征服别人的武器。
而他自己并不察觉。
他天生的,就是招人喜欢。
至于如何运用他自己的天赋,没人看得懂麦冬,赵家乐也不算太懂。因为不管在谁的面前,他想做什么,又不想做什么,都完全凭自己意愿的。
有点恃宠而骄的意思。
就比如说,赵家乐第一次知道这个人,是在学生会组织的迎新晚会上。她担当主持人,临时收到通知要调换节目顺序,原因是钢琴独奏的学长突然失去了联系,所有人一顿手忙脚乱,晚会结束后麦冬很神奇地出现,给出的解释是睡过了头。
却没有很多人谴责他。
后来听到他弹琴,是在一起之后了。商场一楼大厅的中央人来人往,他在摆放着“请勿触碰”标识牌的钢琴上,手把手教一个小孩子怎样弹出《小星星》。
交往三个半月,赵家乐经历过他两次的离家出走,其中一次,教务处的两个老师一齐找到她宿舍,她几乎是被押送着,去接受麦冬那些“家里人”的亲自盘问。
因为家庭和长相的缘故,麦冬在学校里算是出名,而且并不只是虚名——他体贴、温柔、大方、帅气,而且物质条件过硬,对于年轻的女孩子们来说,他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赵家乐追他的时候,没想到可以成功。
她直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感觉奇怪,不过这对她来说没有所谓。
因为她只是和人打赌。麦冬这种,其实是她最不喜欢的那一类型的男孩子,身材太瘦,皮肤太白,病病殃殃的好像弱不禁风,又总是沉着一张表情寡淡的脸,总之就是缺乏一种健康向上的美感。
显然,她对男人的审美趣味并不主流,因为麦冬的追求者实在不少。
那些女孩子们可真的是惨,她们一厢情愿陷入进去的只是一个神秘而漂亮的影子,而影子下真正的那个男孩,是永远也不会被她们抓住的。
赵家乐对此是不屑一顾的。
有什么好神秘的。不就是个同性恋吗。
。
赵家乐拎着两大袋垃圾下楼去扔,出门的时候麦冬还躺在沙发上,和电话里的女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等她回来,一出电梯,却看到他倚着门框,正和一名陌生男子进行交谈。
从背影看,男子一身黑蓝西装笔挺,身体随着手势左右小幅地晃动着,很热情的样子。赵家乐猜想他应该是某种扫楼的销售,然而麦冬好像听得津津有味,两眼认真看着人家,不时乖巧地一点头。
别被人忽悠了吧,她赶紧跑过去。
果然没有猜错,男子一张笑脸灿烂,脖子上挂有一张印着“佳和中介”的工作证。
“谁啊?”赵家乐把麦冬往后拉了一把。
“找你哥的,说租房的事……”麦冬往后退了退,又有气无力地倚在了墙上,他估计想多替人解释两句,但是因为语速太慢,被房产中介洪亮的声音抢走话头,“小姐您好,我是佳和房产中介的,是您和这位先生二位住在这里是吗?合同上签的是赵家荣先生的名字,请问您二位和他是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