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映秋的饭食是张管事吩咐盯守的丫鬟亲自去膳房取来的,只除了映秋嘱托她向膳房要了几道平素喜爱的菜式,膳房的厨娘说此事并非头一回发生,那丫鬟送食盒的途中也没有假手于人,她后来也和虞循查验过,也看不出有何处蹊跷。
  线索到底是什么呢?
  最初她们认定凶手是在春儿离开花苑之前下毒,然后她与春儿撞在一处,致使春儿要换花。
  想一想当时的情形,最初撞在一起的时候,映秋的反应是先去帮忙捡花,她并未太过注意这个人,等她要去帮忙的时候,映秋才冷声斥责她,让她不要碰,是不是那个时候,她担心被人发现花里的异样,不希望太多的人插手,而她与春儿的关系,帮着春儿插花,正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但这里又存有一个疑问,他们之前猜测,映秋的帮凶第二次换掉花,是因知晓虞循来了别苑,担心被发现,可她与春儿、映秋遇上时,虞循在来别苑的路上,映秋并不知晓,她既准备给公主下毒,为何在换花之后没有继续投入‘仙子笑’?
  若说她出来之时只备了一份,但花瓶被撞翻砸在地上时,溅出的水迹不多,仅凭着花瓶里剩下的掺了药物的水,足以达成目的,而她换水又换花,更像是取消了下毒的计划。
  宁知越猛地睁开眼,这个变故的确蹊跷,但又很合理地解释了她的帮凶为何会第二次去换花——她们定好今日在花瓶里下毒,而映秋突然改了主意,那个帮凶并不知情,为了避免事情暴露,这才换了花。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映秋去内苑会否就是为了此事?
  看来还得去见一见春儿……
  想明白了这一桩,宁知越又开始推敲映秋的目的。
  映秋是众所周知的孤高冷傲,屋里的摆设也可窥见其本性,不应当是会做出下毒这种小人之举的人,更遑论是以折磨公主为乐的这种手段,看起来不像是她会做的事,而膳房的厨娘又说,映秋初来公主府的时候,并不得公主待见,是到了沉雪园后,因着驸马的关系,才备受公主青睐,难不成又与驸马有关?
  驸马……怡景殿……
  计淑提到,映秋在去怡景殿前选路,选择的是通往怡景殿侧殿的那一条。怡景殿是园子里戒备最严的地方,映秋这么要把握冒险前去会全身而退?
  并且依照韩玉娇和计淑的说辞,映秋是从引嫣阁出来,在引嫣阁见完人,准备回褚玉苑,但怡景殿后面有一道苑门,正面偏左侧有一道苑门,再加之怡景殿外的看守,她要从何处出来?而且她在怡景殿外突然消失,反而让人怀疑她是去了怡景殿见什么人……
  去了怡景殿见什么人……
  宁知越忽然一个激灵,从榻上坐起。
  韩玉娇和计淑觉得映秋是从引嫣阁见了什么人出来,是因为引嫣阁在内苑最北端靠山脚,从褚玉苑过去,谨园的三道苑门于她都是最远的路程,依照寻常人的想法,去这么一个地方似乎更隐蔽,从引嫣阁回到怡景殿更像是回褚玉苑的路,只是想不通如何从内苑出来来,可若是反过来呢?
  她起身,举着烛台绕过屏风,走到案几前,从茶壶里倒出一盏水,在桌面上比划起来。
  引嫣阁在内苑西北角上挨着山脚,而沧澜水榭也是入谨园中门后往左侧过去,便是偏向西侧。她记得水榭左侧靠山是大片的湖泊,湖域广阔,直抵引嫣阁下。从褚玉苑出去,内外苑夹道的左侧一直走到尽头,被一座小山坡拦住,但她记得,冬珠说园内的湖水
  相通,在褚玉苑库房外的山坡后正是连通这内苑湖泊的河渠,而那座小山坡挡住的,不仅是内外苑夹道的尽头,还有褚玉苑库房临窗那一面的景色。
  从园中走陆路阻碍太多,若是走水路,只除了小山坡处的守卫需防备,到了水面上,夜间湖面浓雾笼罩,根本看不见湖面上有什么,可直达引嫣阁,届时她才正好被韩玉娇和计淑看到,往怡景殿去。
  至于小山坡处的看守……这倒是关键所在。她也不太记得清小山坡那边的形势,这个猜想还得明日与虞循商议,去小山坡看看才能确定。
  宁知越认真地想着,若是这一点勘破,映秋如何入内苑便可破解,那她谋害公主的嫌疑也更大些了。
  突然,一滴水“啪嗒”一声,落在她的左手手指缝隙间,宁知越听着屋外的雨声沙沙的砸在窗户、屋顶上……
  屋顶漏雨了?
  宁知越愣住了,这几日来日日有雨,何曾漏雨过,怎么这会漏雨了?她抬头往上望去,横梁的侧面有一道水痕,底端挂着一滴坠坠欲落的水珠。
  她脑子里突然窜出一个骇人的念头。
  夜里她被祝十娘唤醒时,随手燃了床边放置的灯烛,仅能照着床榻边方寸之地,而屋内虽开间不大,案几置放在床榻对墙边上,也全在昏暗之中。
  当时屋外吵闹声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祝十娘也在催促她开门,她并未留心屋内。与韩玉娇谈话间更是站在靠着案几这一侧的门边,根本看不到屋里的情形。若当时屋里真有人潜入,藏在这一片阴影之处……
  宁知越暗自懊恼,当真是高估了公主府的治安,想着是在公主别苑里,并未对此过多担忧。不过她虽未曾发觉,也有可能是这人功夫极好,小心谨慎,只是……现在人好像不在了?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