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然这经年的惯例如何就打破了,姚琡缘何能离开京城,还来了汜州?
  平宁公主默然着,倒是边上的冯昭温声道:“当年一别,也有许多年未曾见过世子了,如今比之当年似又沉稳了不少,殿下都被你唬住了。”
  公主年长姚琡几岁,当年同在宫中,姚琡还是个极难管教,叫人头疼的性子,还是后来宁侍郎入京,他才收敛性子,不敢在人前胡闹。
  回想起往事,公主也不由轻笑,继而嗔怪驸马:“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世子如今已经及冠了吧,自然较之从前更稳重些。不过虽说世子不嫌本宫如今处境尴尬,还肯踏足本宫府邸,但京城到此千里迢迢,世子突然到访,总不会只是探望本宫的吧。”
  姚琡微微一笑,“殿下明鉴,当年臣在宫中,多得殿下照拂,如今来拜访殿下不是应当的嘛。”
  “嘴还如往日一样甜,但你这贸贸然闯进来,可不像是只有这一个目的。”
  姚琡又是嬉笑,“殿下英明,确实还有一桩要事……”他的话音骤然停下,往右边一偏头,突然朝着宁知越厉声道:“你过来。”
  宁知越不为所动,甚至将视线转向殿外,好似没听见一样。
  姚琡瞧她这模样,登时来气,但在众人面前又不好发作,两步转到宁知越边上,咬牙低声道:“宁敏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就不能给我留点面子,不是怕你受委屈,你当我想来这里。”说罢,正声严肃道:“快点,过来。”
  宁知越仍是不理不睬,更无动于衷,甚至在他伸手来拽她胳膊之时,毫不犹豫地往后退了一大步。
  这下任谁都看出这两人不仅认识,看起来还交情不浅。
  公主疑惑:“世子这是……”
  姚琡气急,气冲冲瞪了宁知越一眼,敛去面上的尴尬,只得自己转身向平宁公主请罪道:“殿下恕罪,小妹顽劣,趁家中不备偷溜出来,不想偷溜进殿下别苑藏身。”
  这话一出,霎时,数道目光直朝着宁知越射去,主座上的公主、驸马,还有面色森然的袁志用俱是陡然起身,震惊非常。
  妹妹?还以为姚琡也如虞循一般,是宁知越的爱慕者,竟然是妹妹?
  退至虞循身侧的漪兰也是惊魂未定地向虞循悄声问道:“这……宁娘子,是嘉宜县主?”
  嘉宜县主,也就是平南王独女姚珂,虽非王妃所出,却也是平南王的掌上珍。当年姚珲接任剑川节度使,姚琡入京为太子伴读,只留有姚珂在越州平南王府,圣上念平南王只有这么个女儿承欢膝下,便赐封其为县主,封号嘉宜。
  不过嘉宜县主自幼长在越州,从未离开过,宁娘子……虞循不是说她长在西域,去岁才从西域回来,且她自己也说过……
  “不是,她是宁公之女,刑部宁侍郎与武安侯夫人的亲妹妹。”
  宁公之女?漪兰大吃一惊,就是那个宁知越是宁公的女儿,那个曾拒绝了皇帝招揽坚决为平南王效力的宁公宁同甫?
  当年圣上初登大统,前朝不少老臣以圣上非嫡非长,亦无先帝诏书登位而颇有微词,尤其在先帝被迎回京中之时,这类言论更是传扬鼎沸,先太子已亡故,雍王反叛,不少朝臣有意请圣上退位,还政于先帝。
  然那时时局尚不稳,提出此言者又多少是先太子府旧臣,在先太子亡故之后转投雍王门下,及至雍王反叛被诛,忧心祸及自身,故而希望先帝复政,却不考虑先帝年事已高,经历过一次北狄与乱臣合谋的反叛,已是有心无力。
  圣上为稳定时局,这才想到宁公德高望重,昔年拜在其门下的弟子颇多,入朝堂的也很多,想收其为朝廷效力,却被宁公婉拒,如此反复再三,只得宁公一句“早年立誓,不入朝堂”,才终于作罢。
  这事当年在宫中传的沸沸扬扬,有不少人说宁同甫不识好歹,也有人说如此方能显出宁公高才大德,嘉言懿行,只是好奇能叫宁公如此,会是怎样的誓言?
  不过这事过后,圣上终是为宁家长女宁知清赐婚,将其嫁与皇后族亲武安侯,当年尚在宫中时,她也是见过武安侯夫人宁知清的。
  至于刑部侍郎宁知行,她在御前伺候,自然也不陌生。又听闻宁家曾受平南王大恩,平南王仰慕宁公高义重德,让其二子一女全交由宁家管教,是以宁家小辈与平南王府三兄妹也亲如手足,姚琡要称宁知越一声妹妹,也是合乎情理的。
  只是世人所闻,宁家有一女三子,长女武安侯夫人,长子刑部侍郎,次子虽然很少听闻,但听说是年少时出去游学,经年未归,而幼子一直留在越州,伴在宁公身边,留在平南王麾下任职,何时多出来一个幼女呢?
  其中的缘故她想不明白,但虞相公与宁公有师徒之谊,虞循所说想来不会有错,而方才宁知越与姚琡之间的那些斗气的小动作,也显然能佐证他们关系甚密。
  众人还在猜疑中,漪兰走到公主身边,将虞循的话告知了,公主和驸马也是惊愕不已。
  冯昭凝望着宁知越,生出几分疑窦,问姚琡:“难怪一直觉得宁娘子看着很熟悉,模样与宁侍郎和武安侯夫人的确有几分像,爽直的脾性也和武安侯夫人如出一辙,不过之前并没有听说宁公还有一女。”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