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而正好,那日夜里那些从外驶入贾家村后山的马车停在村口的那串灯笼下时,他们都看清了马车里的人,那些人虽面生,却也是世子等人不久前才见过的,因而回忆起来毫不费力。”他顿了顿,目露兴奋之色,“那几人正是世子盯着贾源的那几日里,与贾源饮酒作乐的二三十人中的几个,而世子在盯着贾源的那些日子里,也将那些人来历粗略打听过,他们多是城里吏员富商。”
宁知越眸光一凝,转而朝虞循看去,虞循对上她的视线,两人对视片刻,各自心中都有了数。
原来,那家木料铺子只是掩人耳目只用,那处庄子及贾源与这些吏员富商的交好,才是他的正经营生。
石僧继续说:“我与十一郎到了崇川县后,世子便叫祝十娘夫妇带着我们俩再去详细打听那些富商都是做些什么买卖,寻常与何人往来,又是如何与贾源勾搭上的。而他们则继续盯着贾源,意图先弄清他们从城内何处出发,又是如何上了去庄子的马车。
“祝十娘夫妇的门路多,打听那些富商毫不费事,又因他们这一行营生,少有人对他们起疑心,也还探听得一些事来。就说世子那晚瞧见的第一辆马车里那人,他是姓王,是近年来城里有些名声的丝绸商,只以往那些年常往外域行商,在城里不怎么显耀,去年回到崇川县时,伏在马背上不省人事,浑身是伤,他家里人将他从马背上弄下来很费了些功夫——因他死死抱着马鞍,而马鞍下藏了有五百两金,非得是见了他家亲眷才肯撒了手。
“这次回了崇川县后,他花了许久时日养伤,也趁这个空档,在城里开了几家丝绸铺,与以往同行的故旧商人约定好代送货物,自己则不再行商,只在城里守着几家铺面。日子久了,便有人好奇他那五百金如何来的,又如何不肯再去行商了,他都闭口不谈,只在人问得频繁了,才显出怒容,叫人下不来台。
“只如此,就越发叫人好奇,因有人问了暂留驻足的商客,打听他们行脚商买卖什么能牟得五百金,那些商客听了大惊,直说‘没有的事’,待细问了是谁赚了五百金,闻得是那人性命,方才恍然,讥讽着说:‘哪里是做买卖赚得五百金,分明是做土匪抢来的’。
“众人围着起哄要说个明白,那几个商客才说,这王姓商人贩货途中遇上一个真正的巨贾,瞧着人家出手阔绰,因在那人跟前端茶送水的讨好,但那巨贾也是张狂到目中无人,对其每个好脸色就罢了,还总吊着他戏耍,弄得他在人前出丑,颇为郁闷。去岁时候,他跟着那巨贾行过一处荒山野岭,遇上了山匪打劫,他盗了人家五百金、一匹马,从一群山匪的追杀中死命逃出来,才有了今日。
“不过,这都是那商客一己之言,不少人以为这是那些商客眼红,故意给王老爷泼脏水,事实究竟如何,也没人知道真相。只说他在城里住下,却不常与人来往,旧日故友见面,说不上两句就自己突然回了家,在家中也是常常大发雷霆,弄得阖家上下不敢在他面前露脸说话。
“但说他与贾源勾搭,其实是贾源自己找上门去的。崇川县城里的百姓对贾源的言行很是嗤之以鼻,说他从前与那些丧了良心的富人作恶,如今开了铺子也不好好经营,还是结交些官员富商,偏那些人,无论好的坏的,如今都还肯给他几分面子,或是闲谈几句,或是随他去吃酒享乐去。总之,贾源勾搭其他人与勾搭王老爷差别不大,都是他主动寻上门去,那些人里有些初时不愿与他为伍,贾源再厚着脸皮请上几回,也都与他知己好友一般亲了。
石僧歇了一口气,又说:“我们查到这些,就去与世子汇合,世子那头却是盯着贾源,连守着贾家又是两日。世子说,那车夫并着马车都是从贾家驶出去,车夫都是贾家的人,由鲁胜吩咐安排他们去各个富商宅邸附近去接人,酉时前出城,在城外绕路转上随意转上一个时辰的路,等到戌时左右,方能到贾家村去,且当日出行的几辆马车都是分头行动,便是路上会面,也装作互不相识,左右各走一边。”
“那日萧大哥找来时,正是我们商议着再蹲守一日,就往贾家村去探看……”话说到这里,石僧偏头看向一边的萧盛,抿着唇,示意他来说这一段情形。
萧盛迟疑了片刻,开口道:“钦使命属下去寻世子,但那时世子正查到关键之处,担心因此断了线索,要属下再等上一等,属下本想着钦使嘱托要紧,要再劝上一劝,但这时,世子留在贾家附近盯梢的人回禀,称乌庆生送了两口箱子到贾家去。”
两口箱子……是两个人?宁知越这时才想起,先前姜夫人告诉姜盈盈的那些内幕还没来得及与虞循仔细说。
也罢,不着急,也许箱子里不止有人呢?
萧盛接着道:“因这两口箱子,祝十娘夫妇两个在边上着了急,只说无缘无故,这么大两口箱子,便是装两个年壮男子都足够了,这两口箱子一定有重要线索。属下当时不知钦使已怀疑到他们夫妇二人,只觉他们两个添乱,还想再劝世子尽快回南漳县,但世子将她二人的话听进去,不仅要继续留下来,还要去贾宅里查个究竟。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