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但是他知道,他能从漂泊无依的流民到在南漳县扎根立足,其中大半功劳都源于张绍金的智谋,他想要成为人上人,就得仍旧如从前一般待张绍金,并且两家得如一家一般亲厚。
  他与张绍金结为了异姓兄弟,这还不够,他们两家儿女也得结义、连姻亲。他做了能做的一切,将张家和杜家捆绑在一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于他也就够了,但他没想到最先反悔背约的竟然是自己的儿子,更想不到那些只在梦里能实现的臆想,有朝一日将会成真,只是……他的儿子元钦不在
  了。
  杜昆对曹荣的话有疑虑,只丧子之痛和迫在眉睫的危机掩蔽了他的觉察力,没多想,仍是回了家中等候消息。
  不过,他没有等很久,今日午时曹荣便遣人传信于他,声称有一个知晓他们所作所为,还有铁证的证人被带到慈安寺,只幸好此时重伤昏迷中,说不得什么,但韩阳平就在慈安寺中,若是他趁此便利杀了那人,再夺得证物,岂不是好歹都凭他一张嘴了?
  曹荣命他:潜入慈安寺,杀了那个人证……以及韩阳平。
  第142章
  午时时分、人证、昏迷,无疑就是羽书带着阿荷回了慈安寺。
  崇川县与南漳县相隔近百里,慈安寺在郊外,减省些路程,约莫两个时辰,与羽书脚程也对得上,只那会他与阿荷也不过是刚回了慈安寺,曹荣因何得知此事,这消息传的未免也太快了些吧?
  是他提前安排了人盯梢,还有慈安寺里有人通风报信?
  虞循更倾向后者,“公主仪仗昨日便至,慈安寺内外均已肃清,除了公主府亲卫,还有袁将军率兵在寺外把守,应当不会有疏漏。”
  羽墨随即回道:“寺中确报信之人,但阿荷的消息却并未此人所为。”
  曹荣除了命人给杜昆传信,还美其名曰襄助,调拨了三名身手不错的侍卫随行,可到了慈安寺外,那三人便隐匿了身影,只杜昆一人偷摸靠近,欲避开寺外层层把守潜入。
  许是杜昆因丧子之痛昏了头,不曾思虑过这两日公主驾临慈安寺,寺内外有重兵把守,行迹鬼祟不等靠近慈安寺便被巡守的兵士发现。
  守卫们高声一喝,他才恍然回了神,慌手慌脚,进也不是,退更是不能。
  此前杜家与张家的嫌疑已传到袁志用耳中,这两日张绍金和杜元钦的死讯在城内外也是闹得沸沸扬扬,袁志用手下那群兵士中有认出杜昆的,此时见了他又怎会轻易放人。
  兵士们围拢上去,好不费力将杜昆双手反剪押往寺中,突然,迎面接连射出三四支短箭,全数瞄准了杜昆而去。
  不过行而这群兵士训练有素,遇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只惊怔了一下,登时反应过来,拉扯着杜昆躲避,一边又找准了暗箭发出所在,两厢配合,轻而易举发现了放冷箭之人。
  杜昆险些遇难,正是惊魂未定之际,陡然看见被抓获的三名嫌犯,心口又是一滞。
  被抓的正是曹荣派给他的那几个侍卫。
  呆愣了片刻,杜昆心内惊慌转为怒火,直冲上头,这等情形已不用多说,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
  这么多年伏小做低,自以为攀上高枝,死也不肯放手,丧失独子,又害得女儿守寡,到今时今地竟还自作聪明,认敌为友,真是枉自活了这么多年。
  当年曹荣如何将陈家一步步扶持到鼎盛,又如何将陈家一家老小尽数从汜州抹去痕迹,他和张绍金都是亲眼所见,曹荣能害了对其有救命之恩的陈兴文一家,又怎么会放过一个于他无足轻重的自己?
  蓦地,他想到了张绍金,那是于他风雨同舟了近十年的兄弟啊!
  是了,他与张绍金结识于微末,两人俱是拖家带口南下逃亡的流民。张绍金身强体壮,手脚灵活,心思更是活泛,初来汜州,很快便能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还能与本地地头蛇攀连上关系。
  而他笨嘴拙舌,想事也不周全,幸得有一身蛮力能替张绍金做个帮手。最初跟着张绍金那几年,他何尝看不出张绍金看他不起,尤其是搭上了曹家这条门路后,多次想要踹开自己单干。
  他小心翼翼恭维奉承,唯恐他撇下自己,再度沦为难民,幸而老天还算眷顾他,张绍金一次办差事时受了重伤,虽无性命之忧,终是瘸了一条腿,行动不便,而他也能趁此时机在曹荣跟前露脸。
  但他很清楚,曹荣与李开济等人都不是好相与的,吩咐安排的事动辄就会丢掉性命,他自知头脑心计难以比及,若不是跟着张绍金办差,早不知死了多少回。
  张绍金重病之时,他未曾落井下石,高调张扬自己得了重用,反而诚惶诚恐地往张家来探视,吐露心里话。张绍金有的他没有,他有的张绍金现今已然失去,为保二人今后荣华富贵,他甘愿为张绍金臂膀,供他驱使。
  他言辞恳切,又在张绍金最困窘之际雪中送炭,张绍金即便有过怀疑也终是应承下来,二人就此拜为异性兄弟,不分你我,此后更是为保两家关系紧密,结了儿女姻亲,是以陈家败落明明只需一家取而代之,而他与张绍金却硬是为二人各自挣得一席之地。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