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真是小孩子玩笑话。”安秀靠着椅背,捂着胸口大笑起来,“这话让三爷听了可是得怄气了,三爷对施娘子放心,那是施娘子阅历多、见识广。我与施娘子最初认识时,正是战乱中,那会也不到十岁,就带着她重伤的叔父求我们带上他们回西域,我那会也就比她大一两岁,也得跟着十多个身强力壮的长辈才敢出远门,她都不怕我们将她拐去卖了,就敢跟我们走,后来跟着商队行商,更是孤身走南闯北过,那都是磨炼多少年积攒了多少经验出来的,你从小娇养长大,又没出过远门,三爷怎么可能放任你独自出行。”
那我像阿绮姐姐一样,多走几回不就熟了吗!
宁知越也不想继续扯这个话题,随意转了个话头,“我记得你曾经说你最早来中原,常去的是京城?你与阿绮姐姐是在京中认识的?”
“是啊,她就是京城人士,把你不知道吗?”
宁知越眸中微光闪缩,京城人士吗,确实不知道,她抿着唇淡笑着摇摇头,给安秀倒了一杯茶,“没听三哥说起过。”
安秀睨她一眼,叹息道:“这事三爷也清楚,他没说,想是怕你不经意提起,惹施娘子想起过往的伤心事。”
“伤心事?”阿绮姐姐有什么伤心事?
安秀顿住,自觉说漏嘴,但宁知越才帮了他一个大忙,又与施绮早晚是一家人,也不好说谎,便道:“这事与你说了也不打紧,只是别在施娘子跟前提起京城就行。施娘子祖上是京里当大官的,早年不是有叛军攻入京城?许多达官显贵因此丧命,她的家人便是在那场战乱中没的。当时她也才七八岁上下,身边只剩了她叔父,两人为了避祸,她二人才去了西域。”
按照安秀说的叛军攻入京城,应是皇帝登基前的事,施家祖上既是在京中为官,又于战乱时牺牲,战火平息后,朝廷不得嘉奖施家后人?但阿绮姐姐这些年在外漂泊,她也似乎没听说过此事,是她当时年纪太小不知道此事,还是皇帝苛待了功臣后人?
“原来如此,我认识她时,她在越州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想过问她过去。”
安秀道:“你那时年纪还小,哪里考虑得到这些。许是当年战事惨烈,她总不想再提起从前,但西域那地方终究比不上中原的繁荣昌盛,后来她便开始与我们一起贩货回了中原,除了不踏足京城,南边州县她几乎都走遍了,再后来带着你三哥到西域,我们这才结识的。”
忆起往事,安秀不禁生出些感叹,“说来最初几年都是她跟着我们往返中原与西域,但她不爱去京中,常往南边来,摸清了路子,眼见南边富饶起来,倒是她给我们领路了。不过你别说,施娘子不仅有胆量,还颇有远见,那时候南边可比北边更乱,尤其是汜州这一带,被多少叛军劫掠过,民不聊生的,生存都难,何谈贩货呢?但她就来了,还占了一席之地。”
阿绮姐姐很早就来了汜州……还在汜州占有一席之地……
宁知越听出不对劲来,问:“阿绮姐姐最早是什么时候来的南边……呃……汜州?”
安秀回忆着,“那可早得很,永成三年?应当是,我记得那年本是太上皇……也就是先帝寿诞,后来却演变成一场叛军造反,我都在京中受盘查过十数次。对,就是三年,她去西域后头一回回中原,本来她也打算去京中看一看,临近城外突然改了主意,说什么物是人非,看了也是徒增伤心,将她那些货物托付给我,又说南边绸缎种类繁多,要去收些新鲜的货物,我还道她真是运道好,没遇上这些事。
“隔了几个月,我们收到她从汜州寄来的信,说在南边遇见几个从前的故交,对方要留她小住些时日,因怕我们不好与她叔父交代,还给了一封信和一个汜州的地址,日后也有个联系,期间她也常给她叔父写信,我们来了中原也与她联系,听说她过得不错,各自忙着手头上的事,没空闲见一面,再后来就是她写信告知我们她去了越州,带着你三哥与我们回了西域。这一晃两三年的,南边也兴盛起来,也就由她领我们到南边做生意了。”
永成三年,陈家的生意也只是初见起色,阿绮姐姐来汜州不知晓陈家也就罢了,但之后那些年呢,永成六年之后,她常往来于汜州这一带,那个时候正是阿爷的生意在汜州风生水起之时,陈家掌握了汜州经济命脉,阿绮姐姐既是来做生意,那时不可能不知道陈家,也没法避开陈家,更应该很熟悉曹荣和李开济二人。
她问过阿绮姐姐,她什么也没说……不,她是故意隐瞒,那么三哥呢,他是否知道?
宁知越眸中的光一点点沉下去,不止如此,京中内乱、永成三年本要前往京城却忽然转道,而后却来了汜州……为什么偏偏是汜州,又偏偏隐瞒她极大可能与曹荣、李开济相识?
察觉到身边两道目光注视着,宁知越缓了缓躁动不已的心绪,暗呼出一口气,朝芙蕖示意着外面那些人。
厅外确实时不时有一队巡逻兵士经过,目标太大,一点小动作都不难让人发现,但她们当下的处境的确需要留心些。
即便作如此推测宁知越的用心
,芙蕖还是察觉到她是有意支开自己,方才这个胡商所言已经吐露了许多她们从未留意过的事。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