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凄美地> 第140章

第140章

  许颂苔从前挺喜欢小孩,上下楼看见小区里的孩子也会逗一逗,但自从家里发生变故,就再也没工夫关心别人。这回见到两个瘦削单薄的孩子,久违地产生触动,拍完照一直拉着他们嘘寒问暖。
  年纪较小的孩子是被家长带来的,此刻家长在十几米外的树荫下跟副导聊天,孩子则一脸警惕地回避问话,低头专心用脚搓着地上的花瓣。
  看他小小年纪就这么沉默戒备,许颂苔直觉他的成长环境不会太和谐。
  大点的孩子倒是不怕生,说他跟小点的孩子都是赵导的同乡。那孩子的情况他不清楚,但他自己家里比较困难,底下还有弟弟妹妹,大人不让他继续读书,赶紧找个人结婚,要么就去打工挣钱养家,他跑去找赵导求助,赵导就把他带来京市了。
  家里人本来很反对,一听赵导说会给报酬,才勉强答应下来。
  孩子声音粗中带细,像处在变声期,许颂苔下意识瞥了眼他喉间,平平的,没有凸起,想来是还没发育完全,于是问他几岁了。
  孩子说十五岁了,许颂苔大吃一惊,心道这么瘦弱,看着只有十一二岁啊。
  他心情复杂地拍了拍两个孩子的肩膀,问他们饿不饿,想不想吃什么。
  大的那个想了想,说不用了,小的那个抬头看了许颂苔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许颂苔猜到他们是不好意思,或者不敢说,就擅作主张地点了一桌披萨、鸡翅、饮料,招呼大家完工后一起吃。
  裴东鹤拍完定妆照走过来时,正好看到两个孩子在桌旁狼吞虎咽,小孩子的家长百无聊赖地坐在一边玩手机,许颂苔则一脸慈祥地注视着孩子们。
  他走过去,拍了拍许颂苔的肩膀,说:“许老师怎么想起来破费请客?”
  许颂苔抬头看他,笑意里带了丝愁绪:
  “天气好,心情好,自己过得好,就想对别人也好一点。”
  裴东鹤舒展了眼角:“许老师真的很善良。”
  许颂苔却摇头:
  “只是普通人最便捷的善意罢了。现实里可怜的孩子那么多,我根本帮不上忙。只能做到这个程度。”
  “做到这个程度也很好了。”
  裴东鹤猜他是又想起小赵了,温声安慰道:
  “一个人没有帮助另一个人的义务。有人富有四海,也不愿为弱者做任何举手之劳的事。善心常见,善举难得,所以许老师,你不用太有愧疚感。”
  看着两个孩子大口啃披萨、喝可乐的模样,许颂苔心酸地沉吟片刻,说:“也许吧。”
  第74章 宝贝
  次日是剧本围读,所有演员都围坐在院子里,把台词全部顺了一遍。
  气温渐渐升高,怕热的人已经换上了短袖。正午时分太阳刺眼,民宿老板就支起几把大伞,把大家伙遮在下面。
  许颂苔和裴东鹤先前已经演练过很多遍,对台词的熟悉程度让众人咋舌。
  其他几位成年演员受到刺激,也认真念完台词,提出存疑的部分跟大家讨论。
  唯有两个小演员状态不好。
  大的那个虽然读得磕磕绊绊,但剧本上的字基本都认识,勉强还行;小的那个没上过几年学,字都认不全,台词是赵导一句句教的。
  见此情形,工作人员们难免犯了嘀咕,心说赵导节约成本也不该找两个完全没经验的小孩,不仅增加拍摄难度,还加大了成品风险。要是最后效果不好,大家的辛苦不就白费了吗。
  赵峥嵘却好似完全没意识到众人的顾虑,依旧不慌不忙地指导两个孩子,耐心问他们有没有听懂,安慰他们不要紧张,只要按她的要求去做,完成拍摄不是问题。
  许颂苔在旁边看着,心里十分佩服。
  既然两个孩子是赵峥嵘从家乡带出来的,说明她有心拉他们一把。
  随便一想,他脑中就浮现出几个靠出道作一炮而红的素人童星。
  《镜子》以后要是真在国外拿了奖,俩孩子哪怕不是主演,也会受到一些关注,哪怕以后不再演戏,也会有更宽的路吧。
  昨天他给孩子们买了点吃的,裴东鹤就说他善良,相比之下,赵峥嵘是在给他们创造机会,教他们靠自己改变命运——这不仅仅是善良,更是一种教育了。
  许颂苔又想起刘长在对赵峥嵘不算正面的评价,心头疑云越发浓重。
  围读结束后,距离开机还有两天自由活动时间。大部分人选择在留在民宿,只有零星几个本地人回了家。
  裴东鹤本来想载许颂苔回市里,但许颂苔说这里空气好、风景好,没必要折腾,两人就没离开。
  假期第一天,他们睡到中午才醒,许颂苔浑身酸痛,躺在床上不想动,裴东鹤就先起床洗漱,下楼去看有什么吃的。
  去餐厅的路上经过门厅,瞥见电视里正在放马术比赛,裴东鹤突然眼睛一亮,一溜烟又回到许颂苔的房间。
  他蹲在床边,把下巴搁在床沿,与转过身来的许颂苔四目相对:
  “我们下午去看温蒂怎么样?”
  时隔多年再听到这个名字,许颂苔有一瞬间的失神。他跟裴东鹤最后一次吵架前也去看了温蒂,裴东鹤当时还想教他骑马,但他没心情学,直接拒绝了。
  此刻望着裴东鹤明亮的眸子,许颂苔歉疚地伸手揉了揉他的头,笑道:“好啊。太久没见,我还挺想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