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自从几年前负气离家,换掉所有联系方式,他就斩断了与家庭所有的关系。
去年在横店的火锅店偶遇邻居王阿姨,大概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听到家里的消息,也是那时才得知商淇一直在找他。
这次回来,他仍然没有提前通知商淇,直到回到从前的小区,站在自家门前,才发现房门已经换了。
估计是商淇受不了那些涂鸦,又嫌重新刷漆麻烦,索性换了个门吧。
许颂苔按下门铃,开门的是个陌生男人,穿着围裙,拿着锅铲,三十多岁,像是正在做饭。
看到许颂苔时,男人露出明显疑惑的表情,问他找谁。
许颂苔瞥见室内装潢还是从前的模样,猜测男人跟商淇有某种不言而喻的关系,连忙说明来意,表示要找商淇,对方却说:
“你找错地方了。这房子现在在我名下。”
许颂苔纳闷道:“她把这儿卖了?”
“对。”男人皱了皱眉,“都快四年了。你是她儿子,难道不知道?”
“我们……好久不联系了。”许颂苔说,“抱歉打扰,我打电话问问她。”
男人说了句ok,哐当一声关了门。
许颂苔对着那扇陌生的门,忽然生出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他消失了五六年,商淇联系不到他,把房子处理掉也正常。
但那个曾经熟悉的空间,容纳了他十多年回忆的地方,原来再也回不去了。
许颂苔站在小区门口,拨通记忆里商淇的电话。
嘟嘟声响了几下,很快接通,商淇在那头大声地“喂”,许颂苔沉默了几秒,终于开口喊:
“妈,是我。”
电话那头的人闻言,也沉默了片刻,然后警惕地问:
“你是谁?想冒充我儿子搞电信诈骗是不是!”
许颂苔满腔的愁绪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哭笑不得地说:“真的是我,妈,我是许颂苔。”
商淇犹豫了两秒,问:“怎么证明?!”
许颂苔被她问住了,想了想,说:
“我以前的号码是138xxxxxxxx。”
商淇不信:“这玩意儿随便都能查到。”
许颂苔扶了扶额头,只好开始背诵自己的生平:
“我出生在xxxx医院,在xx学校上幼儿园,小学班主任是xxx,高中二年级被人挖去学了表演,高考那年以京影表演系第一名的成绩入学……您还要听吗?”
商淇的声音突然有些哽咽,问:“你、你真是松松?”
“是我。妈,你现在住哪儿啊?”
第80章 对不起
半小时后,许颂苔走下出租车,看见一身新中式长裙的商淇戴着墨镜、打了把遮阳伞在小区门口等候。
他加快脚步,走上前叫了声“妈”,商淇点点头,带着点鼻音问他“回来多久了”。
许颂苔说下午刚到,商淇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走,带你看看我们的新家。”
穿过小区大门,里面是大片大片的绿化林,林间有各种应季花朵在恣意盛放。
通往楼栋的小路两旁,巨大的绿荫遮蔽了骄阳,只剩星星点点的光斑投在地上。风一吹树冠,光斑就会轻轻荡漾。
商淇边走边介绍小区环境,说这里的房子坐北朝南、南北通透,坐在家里可以看见中庭的喷泉与花草,院子里有很多活动场地,她偶尔会去跟同龄人打打柔力球、跳跳广场舞,精力好的时候依然会去爬山、徒步。
坐电梯上到5楼,输入密码解锁,大门噔地弹开,商淇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许颂苔进屋。
双腿刚跨进大门,就有个小东西从远处“吭哧吭哧”地扑过来,围着许颂苔和商淇脚边打转。
许颂苔定睛一看,是条黑白相间的小型犬,浑身长着长卷毛,耳朵耷拉在两边,乌黑的眼睛滴溜溜打转。
商淇喊了声“溜溜,坐下”,小狗立马“嗷”了一声,乖巧地在旁边坐好。
两人换了拖鞋,走进客厅,商淇让许颂苔随便转转,自己去厨房切水果。许颂苔从善如流,随意地在各个房间走了走。
溜溜像个小尾巴激动地跟着他身后,每进一个房间就“嗷”一下,出来又“嗷”一下,像是在为许颂苔介绍,完了还问他好不好。
房屋的装潢是时下流行的奶油风,客厅旁的小阳台上摆着大大小小的花盆与绿植,光照良好,长势喜人,一看就被人精心打理过。
茂盛的龟背竹盆里插了根燃尽的香薰条,许颂苔凑近看了一眼,猜测是用来驱虫的。
主卧里贴了米色的墙纸,床脚边有张法式的梳妆台,奶白色漆面上刻着纹样繁复的图案,看上去很符合商淇的喜好。
许颂苔依稀记得小时候听商淇跟许皓提议,要把用了二十多年的梳妆台换掉,许皓说没必要浪费那钱,商淇还生了好一阵闷气。
客卧没有人住,但依然做了简易的衣柜,摆了单人床和书桌。床像是新铺的,桌上放了台灯和书立,像是在等待谁的归来。
厨房里各种厨具在架子上摆得整整齐齐,显示出主人对烹饪的喜好,以及对整洁的要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来形容这个新家再合适不过。
许颂苔逛到厨房,商淇正好切完火龙果,从几个盒子里各拿了些车厘子、蓝莓、草莓,摆了个大红大紫的果盘,又开始找茶叶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