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再说李世民。
李世民这边,他是真的很犹豫。
他的联系人选项中,有妻有臣还有儿,李世民又是个“我都想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看到这备选后,那叫一个选择困难。而唐太宗陛下选恐发作的场面,白荇看得可谓是津津有味。最后,他迟了大家一晚,回去又睡了一夜起来才做的决定,选了他的太子。
皇太子承乾,时年八岁——虽然年纪太小,但李世民得知未来的走向后,已经决定做出改变,万不可重新走上老路,让自己的儿子走上自己和兄弟的老路……所以,他选了李承乾。
李承乾年纪不大,但有老师,有母亲,李世民考量后认为,自己在这边“打拼”时,传回去的命令等,通过太子,多少也能让他耳濡目染,学到很多东西。
而这份和父亲之间特殊的联系,作为整个大唐、整个天下,最独一无二的牵绊,也应该能够给他尚且小小的年纪小小的心灵植入一颗种子:他是最被看重的,他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位置是无可动摇的。
有了[关联联系人]这样的绑定后,李世民认为,无论日后自己再宠爱谁,再宠爱哪个儿子,也动摇不了李承乾作为一个皇太子该有的自信,动摇不了他作为一个儿子和哥哥,对父母兄弟该有的濡慕和信任。
同样,也能让其他儿子们安心做他们自己的王爷,无论再被宠爱,也能时时刻刻认清楚他们没有这样“金手指”的事实,都能够老实本分。
唉,真不愧是我,就是思虑周全啊,这决定,简直完美……完美解决一切家庭和朝堂隐患,真该让耶耶来看看学学,什么是一个好父亲好皇帝啊!——呵,他才不会成为他那样的人。
作出决定并付诸现实后,李世民足足如此这般地美了两天。
当然,这就是其他人不知道的小心思了。
至于新艺人之中,最让人震惊和意外的联系人选择,无疑是朱棣。
这小子没有选他爹,也没有选未来的自己,选的是……朱标。
朱棣本人很坦荡:选老朱老朱会飘,知道大明的未来,当然也就知道老朱的“统治”有多少隐患和毛病,他不能再添一把火,让老朱飘得更狠。
“而选太子哥,则是可以告诉太子哥,我没有跟他争位置的意思,虽然他们都不知道这这回事,但我自己知道,我要问心无愧。而且太子哥据说是病逝的,那我就努努力,争取能让他避开死劫。”
说这话的时候,朱棣云淡风轻,浑不在意,“像这种能带给大明未来东西的大事,交代给太子哥就行,老朱不会猜忌他——他最多只会觉得我不把他这老爹放眼里,等我回去揍我一顿而已。但无所谓,从小到大我什么没经历过,他老朱的打而已,多大点事~早挨惯了。”
初听朱棣如此这般地解释,白荇很震惊。
她没想到,看着嘻嘻哈哈幼稚得很、还计划着去学架子鼓做爆裂鼓手的他,能有这么深层次的考虑。但很快,白荇就意识到,是她浅薄了——无论朱棣表现得再怎么样大大咧咧,也始终是个封建王朝中出来的皇子,更是未来的永乐大帝,怎么可能是表现出来的样子那么简单?
对白荇逐渐变得“你果然”的眼神,朱棣更是两手一摊:“而且,说实话——现在都能来这里了,我当然更想在这边享福啊?当皇帝多累,就交给太子哥去费心吧,我给他当在这边打猎的‘征未来大将军’。他在那边批折子上朝被那些大臣们折磨,我在这边好吃好喝吹空调看电视……哈哈,想想就爽!”
语气诚恳,情绪真挚,任谁都能听出其中的真情实感。
白荇:……
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真的信服了。
如此这般,反正是解决了这档子事。
鉴于朱棣好像真的很喜欢泡在空调屋里玩手机,白荇咬咬牙,把给他拍的几条武术练习的“废片”稍微剪辑加工了一下,统一发给了列表中大大小小的所有制片人和选角导演刷脸熟度去了。
不好意思,见不得有大好青年这么偷懒——
现在就把工作给你预约上,等之后好好连轴转履行好你“征未来大将军”赚积分的职责吧!
…………
下了高铁又转火车,最后,一行人浩浩荡荡,护着各自的行李箱,于露天三轮货车的车斗中排排坐,在坑坑洼洼的城乡土路中,成功抵达了目的地。
贫困助学,虽然是公益活动,那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助的,一般这种都要找到当地的相关机构提交申请,或找专门开设有这方面窗口的公益机构来做中介对接等,才好顺利开展。
但白荇他们毕竟是小工作室,一切都在起步,也没有什么很规范或很大规模的投资等,只是想用行动为贫困区的孩子们带去一点曝光,让更多人关注到他们,帮助他们。所以,在得到这次的主题之后、白荇综合查找资料,并再三考量,选择了一条最适合他们的路子。
——她在常玲红的介绍中联络上了一位圈中的资深公益人,并成功通过对方的帮助,和一位扎根基层公益的圈外人士结识,达成合作。
这位公益人是个五十来岁的女性,姓周,眼睛不大,眉毛细且微微上挑,面容因五官特质看上去虽有些天生的难相处,但周身气质却十分温和,轻易便盖过了外表的特点,显得慈蔼无比。
现在,就是这位公益人带着白荇以及艺人们一行,往她所了解、并在努力朝这边介绍并发展新助学金的贫困山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