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先是官员和宗亲去拜见皇上,命妇们去后宫拜见太后和皇后,然后聚在一处参加宫宴。
  宫宴上,国子监祭酒唐大人的夫人,恭维了太后娘娘几句。
  太后娘娘高兴,赏了唐大人的孙女一根玉簪,还夸赞唐小姐仪容不俗,才学出众,是贵女典范。
  本来这事双方都高兴,唐小姐谢了赏就算完了。
  可太后夸赞了唐小姐后,似又想到了什么,突然感叹起来,可惜并不是所有的闺阁小姐都如唐小姐这般本份。
  当时宴会上的所有女眷,心里都是咯噔一声。
  随后,太后娘娘竟然问起了永宁伯府的人可在?
  此时,大家都明白了太后的意思。
  林文杰只能硬着头皮回话。
  林云珠和镇南王世子私会的事,太后本就知道。因为镇南王世子是太后的亲外孙,他因何退婚,太后必定会过问。
  可林云珠在杜家庄子落水,还闹得满城皆知的事,太后竟然也清楚。
  更不可思议的是,林云紫和江世杰退婚的事,太后也知道。
  当众斥责永宁伯府的女眷德行有瑕,且不守信诺。
  太后说话是什么分量?还在这样的大庭广众之下。
  有了太后这八个字的评价,以后还有哪家敢上门去求娶永宁伯府的小姐?
  林文杰虽然心里惶恐,但也只能战战兢兢地低头认错。
  太后和已故的林贵妃的那些恩怨,在场的人心里门清,但现在赢家是太后,林家也只能受着。
  皇上虽觉得太后在这个场合对永宁伯府发难,有些失了身份。可他也不可能为着一个落魄的永宁伯府去惹自己母后不快。
  于是安慰了太后几句,又斥责了林文杰治家不严。
  林文杰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跪在地上认错。
  此后,林文杰在宫宴上一直惶惶不安。也感觉到其余人对他的疏远。
  好不容易挨到宫宴结束,就赶紧回了家。
  听林文杰说了宫宴上发生的事,林文康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紧抿着双唇像是在压抑着什么。
  柳姨娘满脸的惶恐,随后坐在一旁默默流泪。林云晓则是坐在她身旁安慰着她。
  林云珠觉得吧,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太后在宫宴上,当着一众官员和官眷的面,给了些难堪而已。他们也少不了一块肉。
  只是林文杰觉得这事很严重。太后点名批评了,以后谁还能待见伯府。几位妹妹的亲事又该怎么办?
  林云紫看了看众人,才开口说道:“太后娘娘不待见我们永宁伯府,这不是大家都清楚的事吗?没必要因为她一两句话,我们就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她的顾虑也不少。她和我们家的恩怨,在整个京城都不是秘密。她就算再恨我们,可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对付我们。
  只能借着宫宴的机会,在言语上打压我们几句,就可以看出她的顾虑。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太过担心。”
  对这话,林云珠很是赞同。
  太后这种手段,对他们造不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害。反而是一些暗地里的手段,更要防着。比如杜明微和江世杰对他们家婚事的算计。
  但柳姨娘显然并不这样想,她抹了抹脸上的泪,哽咽着问道:“那你们几个的亲事该如何?”
  说到这个问题,林文杰和林文康都是一脸凝重。
  林云紫摇摇头,认真道:“就算没有这件事,难道你们还以为我们三个能寻着什么高门嫁进去?”
  其余几人都是一愣,只林云珠点点头。
  林云紫接着道:“有没有这事,我们三个的婚事都不好寻。我想着,还是让大哥、二哥在新晋的举子中寻。只是,人品要仔细着些。”
  林云珠敏锐地听到了她话中的“举子”二字。也就是说,在林云紫心里,她们连新晋的进士都够不着了。
  柳姨娘听着这话,眼泪流得更凶。
  林云珠只能帮着劝道:“柳姨娘不必如此担忧,别忘了还有庞家呢!庞老夫人也曾承诺过,为我操持婚事。以后,我会带着三妹妹和那边多多走动。”
  柳姨娘听着这话,眼神一亮。可随即又想到什么,蔫了下去。
  林文杰担忧道:“我们和庞家的事都是私下商议的,就怕有了今日之事,这事会有变数。”
  柳姨娘看着林云珠,显然也在担心同样的问题。
  林云珠笑笑,肯定道:“你们放心,此事黄不了。”
  第29章 曹家小姐要定亲了】
  听了林云珠的话,柳姨娘和林文杰都看向她,不知道她为何如此笃定?
  林文杰还问道:“要不要借着拜年的名头,递个帖子过去试探一下?”
  林云珠摆手,“不用,那样显得我们太过急切。”
  心里却想,大哥虽然早早撑起了伯府,可一直小心谨慎避着麻烦。这段时间,麻烦自己找上门来,就有些着急了。一着急就容易出错。看来,还是风浪经历得少了。
  林云紫见众人还是不解,便笑着对众人道:“这事,有人比我们更急。”
  接下来,也没有再多解释,因为这种事,不好解释。
  当晚,一家子各怀心事地聚在花厅守岁,默默迎来了新的一年。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门房的人来林云珠这里禀报,寿春伯府那边送了东西给她。
  林云珠和林云紫一起去了花厅见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