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一来徐定高兴,只要他和林云珠和睦,以后镇南王府也清静些。
  再一个,永宁伯得了太子的看重,林家二公子又有曾家这样的岳家,他们若出息了,说不定以后镇南王府还有倚仗的时候。这世间的事,哪里就是一成不变的呢?
  还有一点,林家大小姐进了东宫,她以后能走到什么位置?难以预料呀!林家图镇南王府现在对林大小姐的庇护,那以后呢? 要知道后宫的事最是说不清楚。
  所以,交好总是没错的。
  刘心瑶听安国公主都这样说了,立即接话道:“殿下说得是,我们一家子也就图妹妹们能顺遂些。”
  这话就有些一语双关。
  安国公主也不含糊,“那是,都是亲戚,相互帮衬是应该的。”
  刘心瑶和曾芙对视一眼,只觉得安国公主倒是直爽。
  三人都是聪明人,聊得颇为投机。
  因为马上就是腊月和正月,安国公主又发愁徐定的年纪。
  于是,三人商议,二月一到,镇南王府就上门提亲。
  对此,刘心瑶和曾芙都没有意见。
  中午,安国公主留在了永宁伯府用午膳。
  安国公主这种身份是没去过“悠然居”这种食肆的。
  她瞧着永宁伯府的菜都有些特别,还特意询问了一番。
  刘心瑶赶紧介绍道:“这些都是二妹妹自己琢磨出来的,今日桌子上这些也是她亲手做的,殿下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安国公主虽然在寿春伯府曾听过一些林云珠的事,但真见到菜端上桌子,还是有些吃惊。
  没想到这丫头刚才被打发出去后,就去了厨房。
  安国公主尝了几道菜,不管心里喜欢不喜欢,反正嘴上是一个劲的夸赞。
  林云珠便适时说道:“殿下若是喜欢,我一会儿将方子写给您!”
  安国公主对徐定的眼光又多了两分肯定。
  倒不是因为林云珠会厨艺,他们镇南王府还不差这么个厨子。
  而是这丫头很识时务。
  虽然拒绝徐定的时候很干脆,但人家一但做了决定,就能放下面子讨好她。
  说句不好听的,若这丫头依旧端着,只要永宁伯府放个话,她也拗不过徐定。
  但她心里会膈应,以后对永宁伯府的事也不会上心。
  可你瞧瞧,人家这做派,她现在心里不知道多舒坦。
  而且,这丫头她带一带,以后好用得很。
  永宁伯府虽然只是想借镇南王府的势,但这丫头心里清楚得很,不管是对宫里的各位,还是对外,她这个公主的影响力比徐定大多了。她既选了徐定,就想要将这门亲事的利益最大化。
  至于她算计镇南王府?
  呵呵,只能说徐定还是太年轻!
  就算林云珠嫁进来,镇南王府的事也还轮不到她做主。
  而且,等她生了孩子,她能不为孩子打算?
  到时候,这丫头就乖乖替镇南王府谋算吧!
  第172章 送点心】
  送走了安国公主,姑嫂四个有一瞬的沉默。
  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了。
  林云珠对着刘心瑶和曾芙道谢:“劳烦两位嫂嫂为我的事操劳了!”
  刘心瑶和曾芙赶紧制止,都说是应该的。
  林云珠笑着对三人说:“两位嫂嫂不必担心,你们今日也瞧见了,公主是极好相处的人,我嫁过去日子不会难过。再有镇南王府这样的门第,若不是撞了大运,我是万万攀不上的。”
  林云晓在一旁使劲点头,“是呀,多好的亲事。徐世子还说把银钱都交给二姐姐管。对了,他还说不纳妾呢!”
  林云珠扶额,提醒道:“三妹妹,这样的话,以后可别说了!”
  刘心瑶和曾芙并不知道此事,都有些诧异。
  林云晓却反驳道:“怎么不说?这是他自己亲口说出的话,我和大姐姐可是都听见了!”
  她这样一说,刘心瑶就知道是上次镇南王府花会上的事。
  林云珠想到林云紫离开前,嘱咐她要照顾好妹妹,耐心解释道:“有些承诺不必当真。还有,这门亲事是我们上赶着的,镇南王府的门第也不容许我们提更多的要求。而且,一个口头保证而已,能管什么用?我们又何必惹人家不快?”
  曾芙也跟着劝道:“现在我们永宁伯府势弱,即便我们提了,公主也不会应。我们姿态摆得低一些,对永宁伯府、对你二姐姐和大姐姐都有好处。”
  刘心瑶捏了捏林云晓的脸颊,轻声道:“你二姐姐终是要嫁到镇南王府去过日子的。我们没必要得罪安国公主。安国公主和世子高兴,你二姐姐的日子才能好过。”
  林云珠看了两人一眼,两位嫂嫂也都看出来了,安国公主看重子嗣。
  林云晓气闷,好半天才嘟嘴道:“行吧,不提就不提。”
  林云珠见她气呼呼的,拉了她的手,轻拍了拍,柔声道:“三妹妹,我不是妄自菲薄,但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得到想要的。”
  林云晓其实听明白了,只是有些不服气。
  此刻朝着林云珠点了点头。林云珠也没多说。
  林云晓聪明着呢,她不过是想替自己争一争。
  林云珠对这门亲事也有清醒的认识。
  她不在乎林云晓说的那些,也不相信三妻四妾的时代,一个身份贵重的男人能做到这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