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他当然不会将指责放在赵西湖或者林木子的身上,而是怒视着站在一边,呕心沥血编造理由的温涵身上,等着他给自已编出一个适合的理由出来。
可惜,这个时候,温涵能编出什么理由来?
最近一段时间的合练,温涵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观看,新的战术,他只是提出了设想,后面的完善需要亲历者的直观反映。
从吴哲和陈国涛等人的行动报告和复盘结果来看,这种新战术,有点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意思。
实战成果,完全看老兵教练的态度,这种对抗很难说实战效果。
“有兜底,两条腿走路,总不至于都砸锅。”
温涵现在肯定是编不出能混过关的理由了,但赵西湖听了这话,也瞬间反应了过来。
连忙走到一边,伸手搭在三名无人机飞手的肩膀上,手指用力在两人的肩膀上捏了捏。
这两人好像得到了命令一般,坚定的点点头。
“火柴,这里是Ψ小组,机动狙击战术开始。”
“八点钟方向机动……塔楼三层窗户位置,狙击手一名。”
随着邓久光的身影出现,根据无人机飞手的远程指挥,双方在合作的状态下,一击得手拿下塔楼上的狙击手。
旁边那名无分机飞手,也用同样的方式,协助邓振华快速机动,接连打掉了对方两处狙击位置。
乌云的射击习惯,跟两人有点差距,当兵时间短,对于狙击战术不算娴熟的乌云,却有着天生的好眼神儿,利用长线距离控场的同时,借助无人机的远程指挥通报周围环境,不断给敌人制造麻烦。
远程的狙击,制造了老兵们较大的射击限制,同时压制了他们的进攻速度。
稍有一点大意和节奏上的错漏,都会遭遇对方的猛烈反击。
看了半天,总算是看到了些许亮点,铁路紧锁的眉头稍稍得以舒缓。
几个临时小组反击,看上去也渐渐进入佳境。
总算是有点兵味道了,只是作为一名老兵,铁路也很快看出了这种战术的问题所在。
“这种高机动性的狙击,对于狙击手的压力很大,那个远程狙击的小丫头,倒是问题不大,无非就是给她配置一个不错的狙击枪和高倍镜。”
“可那两个靠着机动性,打乱对方节奏的狙击手,只是在中短射程当中,快速的奔袭调整作战位置,对于他们的体能要求可就太大了,恐怕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铁路这种老兵,将战术研究的何等透彻,一眼就看出了这种作战的模式,没有办法持久。
几分钟之后,高速移动的狙击手就只能起到威慑性作用了。
温涵也不得不点头,承认这种作战模式,确实存在弊端,而且非常的明显。
但温涵也是忙了这么长时间的,怎么可能就这点本事?
“旅长都来半天了,拿出点真东西来!”
“战术,破伤风,行动!”
第692章 鸡肋战术
随着一声尖锐的哨声,这场对抗总算是走到了终点。
老兵教练们,毫无形象的躺倒在地上,胸前的剧烈起伏,说明了他们刚刚那一战,体能消耗究竟有多大。
原本松松垮垮的对抗,节奏完全掌握在他们的手上,毕竟教练一方有足够的优势,人多装备携带也多,加上占据了几个高处据点,严防对面的狙击手,同时压制地面火力。
只要他们稳扎稳打,想要获胜那就是个时间问题。
对面这些孩子,有时候都让这些老班长不好意思下手,老a也是要面子的,这么多人欺负二十来个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他们也不好意思下手太狠。
唯一让这些老班长比较头疼的,就是对方的狙击手,一直没有露面,让他们总感觉头上悬着一把刀。
谁都不希望,自已的头顶上,时时刻刻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结果就是怕什么来什么,之前慢吞吞的节奏,随着狙击枪响起,似乎被开了快进。
三人小队,直接原地拆分,在各个小巷子里快速的穿行,在无人机的指挥之下,完成整合交替,汇聚成为双人作战小组。
人数精简,行动迅速的小组,在巷战当中,占据了灵活多变的优势。
而他们的六人小队、四人小队、以及三人小队,明显就变得迟缓许多。
双人小队利用复杂地形,将快速穿插玩到极限,有时候明明追着前面两个人跑,却莫名的会被其他小巷子里窜出来的两人小组从中间截断,等对方枪声停了,在想追上去,就发现人不见了。
较大的小队莫名的被分割,灵活一点的小组,根本就追不上他们。
有时候还会被他们,利用这里的地形,莫名其妙的包抄。
可以说,这一次的对抗,五十人没有占到任何一点的便宜,但到是被对方灵活的作战方式,完全限制在了一片烂泥塘当中。
就连他们原本预设的狙击手,也被盯死在狙击阵地当中了。
因为对方的狙击手,没有固定的聚集阵地,打一枪就跑了,根本不做过多的停留,就连远程狙击阵地当中的狙击手,也是在几个阵地当中来会更换位置。
这就是夜不收突击队联合蜂毒小队完成的新战术,综合了温涵的设计理念,结合各国的城市反恐突击战术,勉强完成的草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