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这种战术,在铁路看来,还是有点粗糙,但不的不承认,确实算是另辟蹊径了。
结合远程战术指挥,以及狙击战术的巷战模式,在老a当中应该算是首屈一指了,即便是拿到其他作战部队的各种,也能拿出来夸上两句。
但也仅限于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对于老a而言,用处算不上太大。
这一点,就连温涵都承认。
“还不错,玩闹之作算是不错了,可惜就是不太适合咱们老a,什么时候有时间,你给我好好设计一套战术。”
“独属咱们老a的战术,最适合老a的战术。”
听得出来,铁路对于温涵的设计,基本还算满意。
但也就仅限于满意的程度,毕竟一套不算常用的战术,还能得到什么样的评价?
温涵自已都没想过,铁路能夸奖两句。
叫赵西湖通知所有人,晚上的夜战取消,完成复盘之后早点休息。
交代完了,一出门,发现铁路正靠在车门边上抽烟。
温涵也不多说,站在一边,安静的等着。
这会儿天上已经满天星了,晚饭都没吃上的两个人,就这么无声的站着。
“潜伏渗透,熟悉对方作战节奏,调整规划路线,狙击切入,快速反击,这一系列手段下来,看上去简单,真想完整的执行下来,涉及到的作战规模可不小。”
“从侦查作战、到狙击作战、还有无人机远程的辅助,以及无人机与狙击手的配合。”
“这里面涵盖的东西太多了,你的破伤风战术,其他部队能复刻吗?”
铁路的提点,来的很及时。
高难度的战术,其实不是没有,能出奇制胜的手段,老祖宗那一代留下的太多了。
不管是不是很高级的战术,都不得不承认,前辈们用的战术,复刻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那些战术,最后基本成了经典,供人瞻仰的意义更大。
就好像温涵的破伤风战术,在这一次任务结束之后,很大可能性就是被封存的命运,因为老a用不上,其他部队学不来!
Ψ小组和夜不收突击队几乎是同时成立的,双方配合几年时间培养的默契,不是随便两支突击队啮合在一起就能完成的。
蜂毒小队至今没有办法完全配合进去,只能是混搭在夜不收的身后,作为辅助配合作战,这就是相处时间不足的问题所在。
看似的两人小组,其实是三个人的协同作战。
“确实不太可能,破伤风战术根本不适合老a的风格。”
“这种城市反恐才需要的作战模式,推广成本也高的吓人,关键是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郑铁的协调性就会成为巨大的漏洞。”
“陈国涛是个战术人才,加上安然擅长信息战逻辑,谭小林的心理战思维,邓振华这个战略狙击手也不是吹出来的,他们才是真正宝贝。”
铁路想说什么,温涵肯定明白,点出了这种作战模式无法普及的巨大难题,同时也点出了这些人的重要性。
有时候,温涵甚至自已都觉得,自已的能力或许挺一般的,主要是招揽了一批人才,不然想要建立突击队,恐怕也没有现在这么轻松。
“行了,别垮了,你小子也是个人才。”
“这一次的任务,我没问过,但也看的出来,宋鞍很在意,他在意的事情一定不容易处理。”
“再加上你这边的训练……我帮你弄点装备吧!”
“我听你大舅说了,你跑他那哭了一鼻子,怎么不跟我哭一鼻子,瞧不起我是不是?”
铁路脸上挂着微笑,在温涵的肩膀上用力的捶了一拳,一口将香烟吞进了肺腔,良久之后才从口鼻当中逸散而出。
“国产枪械你们这一次没办法用了,防弹衣材料,你也找人办了。”
“我回头联系一些老朋友,电子装备这方面,还可以想想办法。”
温涵可记得,以前一提起电子大队的装备更新换代,铁路不是装耳聋,就是装高血压,这倒是头一次主动提起给换装备了,可想而知,他这是下了多大的决心。
第693章 难以排解
铁路绝对是个好领导,说给温涵准备一些需要的装备,也就是三两天就将装备送到了。
各种电子元件摆在桌上,让一众老兵兴奋的两眼一阵放光。
而且不只是这些东西被送来,铁路甚至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调配了一大批专用的药品。
小巧的便携式急救包,看上去并不算很吸引人,但根据何璐以及史大凡两个专业人土的确认,这样一个小包,在外面至少能卖到五位数以上。
单说小包里的一种外伤止血凝胶,就价值上千块一支。
反正温涵以前就从没有见过这么贵的急救包,以前甚至就没想过能见过这种跨时代的东西。
他现在就很想知道,军方专门供应的东西,究竟有多少?
估计也不是之前没有,只是这东西产量以及生产价值都高的吓人,平常拿不出来,铁路这一次肯定是大出血了。
但这件事,现在可不是温涵最在意的。
而是另外一件事,让温涵内心一直没有办法安定下来。
就连最近训练这些南瓜,都时不时的走神。
当然,这样一来,倒霉的肯定不是温涵就是了。
“我真的不行了,秃子咱回去吧!”
经历过一天的训练之后,蒋小鱼连洗漱的力气都没有了,好像一个破麻袋一样将自已抛在了床上,四仰八叉的窝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