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披头散发的前太子闻言抬起头。
  这一眼不似往日那般瑟缩,瞳仁极白,双眼几乎直勾勾地盯着天子,眼中没有畏惧,反而写满了嘲弄。
  “父皇何时当我是儿子了?”
  只这一个抬头,导演刘春风和编剧秦禹便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
  这个镜头,陆煦接住了!
  这场戏是整部剧中父子矛盾最为激烈的一场戏,程赟演技纯熟,帝王威严被他驾驭得毫不费力,面对程赟教科书般的发挥,一般年轻演员不太能接得住。
  可陆煦只一个眼神,就把一个囚徒太子的形象展现了出来。
  至少在这个现场,画面被程赟和陆煦分割成了平等的两半,程赟的强势并没有把陆煦吞没,两人反而演绎出了势均力敌的味道。
  接下来,天子道:“朕令臣子尊你为太子,一品太傅教你读书,周国公教你武艺,可你既无文才也无武功,生就一副懦弱性子,朕很失望。”
  父子俩目光对视,天子年老,看向秦昭时已无往日的威严,只有满满的心痛。
  秦昭却不为所动,眼中的嘲弄反而更深了些:“儿臣不幸,生而为太子。”
  “若儿臣知晓今日之结局,这太子倒不如不当。”
  一个失败者的形象在这里出现了。
  此刻的秦昭并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犯错之后的痛悔,他的眼神很冰冷。
  成事之前他不安忐忑,但此刻,他反而平静了下来。
  因为整整四十年,他都在担忧这一刻的到来。
  当这一刻真正到来了,他发现,现实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可怕。
  皇帝此时又道:“这四十年间,有忠臣良将劝朕换个太子,朕心中也知你坐不稳这江山,便不忍废你,朕想要的,从来不是一个懦弱无为的太子。”
  此刻皇帝身上温情尽显。
  程赟在威严与平和之间切换自如。
  可回应他的,却是秦昭毫无温情的面孔:“懦弱无为的太子?”
  下一刻,他便笑出了声,或许这句话让他觉得格外好笑,他笑容更肆意了。
  原先秦昭跪坐在地,听得这句话,他竟从地上爬了起来:“父皇,你莫非以为我不知道三弟是怎么死的?”
  “您错了,您需要一个懦弱无为的太子,他不是太子,他是您的傀儡。”
  “他可以懦弱,但他不可明智,不可懂御人,不可一呼百应。”秦昭走近他的父皇,“否则这夜黑风高之时,您不知这寝宫中,谁才是他的人。”
  “您又如何安睡?”
  “您越老便越忧惧,有朝一日您会被文治武功的儿子取而代之,就如您取代皇祖父之时。”
  这一刻,陆煦将秦昭眼中的恶意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出来。
  秦昭确实忤逆,可皇帝将这口大锅全部甩给他,他却是不认的。
  “住口!你这逆子!”
  皇帝的情绪也在这一刻发生了转变。
  他确实被秦昭说中了心思。
  “您需要一个懦弱无为的太子,一个废物,只要他在,您的其他儿子就不会血流成河!”
  “但江山需要一个英明神武的太子,而不是我,时机一旦到来,您需要替他除掉我!”
  说完这一句话,秦昭又笑了:“我说这些又有何用?太子这‘太’之一字,就如人被架上刑具,千百年间,何时有四十年的太子?又有几个安稳继位的太子?”
  到这时候,他已经平静了下来。
  素来懦弱的面孔,此刻已不见丝毫不安,在秦昭不再是太子的那一刻,他终于离活得像人更近了一步。
  灯光下,这位太子的轮廓都似乎更坚毅了些。
  ……
  这一段试戏一直持续到最后,编剧秦禹笔掉了都没有察觉。
  这部历史剧讲述了一位帝王波澜壮阔的一生,但这一段戏却是太子秦昭的主场。
  仅仅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陆煦却再现了剧本中描写的太子形象。
  太子懦弱,有时候愚蠢,但太子并非不懂。
  他默默看向刘春风,先伸出一根手指,又加了一根,晃了晃。
  刘春风回他两根手指。
  一根手指的意思是陆煦只演青少年时期的太子,两根手指则是——贯穿这部剧始终的太子角色,都交给陆煦来演。
  对这个结果,秦禹表示赞同。
  刘春风此时抬头看向陆煦:“你有什么事要办的话,最好在最近一个月之内办完,什么时候方便签约?我们约个时间。”
  陆煦:“……”
  这节奏快得不可思议。
  但他还是坦白了自己目前无业游民的真相,他随时都可以签约。
  剧组的时间也比较紧,因而陆煦这天下午就和剧组签了合同,先拿一部分片酬,其余片酬拍摄途中再给一部分,杀青了再拿尾款。
  除了签合同之外,陆煦拿到了一份属于他的完整剧本,听导演和编剧的意思,再过不久拍摄就要启动了,人员基本已经到位,场景也搭建得差不多了。
  进组之前,他必须先把剧本读透了,把角色理解透彻。
  这是陆煦拿的第二份片酬,比《贵公子》涨了四五倍,不过这部剧的拍摄周期比《贵公子》长,戏份也多一些。
  陆煦粗略扫了眼剧本,太子的戏份还是以(被)智斗为主,倒不算太复杂。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