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我这边更绝!《女帝》热度不是降了吗?男主粉说,乔梦瑶是一番大女主,热度降了责任该是乔梦瑶的。”
  “一边责任归乔梦瑶,一边大篇幅讲述胡非引的破碎童年吗?找小演员来演也就算了,非得白羽翼那张大蒜瓣脸来演自己的童年- -剧组是不是不懂什么叫童年?哪里找来的资源咖?”
  《女帝》相关的帖子,一半是吐槽粉丝大战+男演员演技的,还有一半则是抨击《女帝》这部“大女主剧”本身的。
  “到底什么是大女主啊救命!”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丁,啊,对了,《女帝》找剧评人也一堆优秀的不找,非找一个名字里带丁的。”
  “楼上别,我们姓丁的没有错!”
  “抱歉抱歉,不想误伤,但是席容仪的高光时刻都没有展现出来,就比如读书戏,原作里写了,但是剧里就没有,反而刻画了胡非引这个状元郎读书的辛苦,你读书戏都不肯写,女主怎么舌战群儒怎么体现自己的抱负?”
  “其实是我很喜欢↑读书的剧情的,席容仪就是聪慧睿智小皇女!”
  “不该对比的,越对比越觉得席容仪实惨,看看人家隔壁《识骨之途》怎么改的!”
  “点进了《识骨之途》的帖子,讲真,我好羡慕,没人吵架,都在分析细节+研究微表情+回顾原作。”
  “过去看了一眼,羡慕+1。”
  《识骨之途》刚好播到了俞一遭遇危机那场戏,前一天,俞一在复仇之后被人堵在了门内,他紧张到冷汗直流,观众的心脏也随之紧张到爆炸。
  后续一天不揭晓,观众就跟被挠了痒痒似的,不追完这段心里都不安。
  书粉们倒还好,毕竟看过原著,清楚后续发生了什么,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们可就着急了,有人迫不及待买了原书去看,也有人硬是等到了第二天。
  就是因为这段剧情,《识骨之途》的热度才飙升了近1000。
  好在俞一最终克服了危机,他躲进地下室的管道内,待黎明到来,才悄无声息地离开。
  之后便是俞一继续探究幕后黑手的历程。
  门外之人的身份一日不揭晓,观众就一日不能不追《识骨之途》。
  《识骨之途》之前被卢丁带出了圈,一部“血腥”、“残忍”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复仇剧,观众们高低都得见识见识。
  加上雷霭又相当会设置悬念,《识骨之途》除了前两集节奏略慢了些外,后续节奏其实是比《女帝》要快的。
  毕竟复仇拖不得慢不得。
  前两集的慢节奏,只是为了突出俞一性情的转变。
  对于剧粉们而言,《识骨之途》热度升至13000+丝毫不让人意外。
  当然,《女帝》热度跌到12000以下也不叫人意外。
  剧情已经陷在多角恋的框框里了。
  要是剧组心狠一点,在剧集开播前把几位男演员的戏份删删改改,问题倒还不大,可拖到现在再改就不明智了——
  几位男主演不是“待爆”咖了,人家已经爆了。
  就问剧组,删谁的?
  保准被删的那位粉丝骂导演骂到祖宗十八代,叫他后悔接了《女帝》这个大饼。
  第59章 059 结局
  “话说,只有我意识到,陆煦又一部剧热度破万了吗?”
  “!!!”
  “忽然发现,《识骨之途》从上线到现在,热度一直在一万以上,但大家都好像默认了这个结果,是因为《女帝》存在感太强了吗?”
  “倒不如说……习惯了。”
  “也就是说……《女帝》狙《识骨之途》没能成功?”
  《女帝》特意提档狙《识骨之途》的消息虽然只是传闻,可两部剧集上线那天,半个娱乐圈都转发了乔梦瑶的微博,其中好几位是和陆煦不对付的、或者发展路线和陆煦有重叠的明星。
  选在那个时机转发,本就很微妙。
  明星微博同样是工作博,那几位小生怎么就非站队《女帝》不可?
  只是传闻毕竟是传闻,没有人拿得出证据。
  可《识骨之途》播到现在,眼看着热度还有往上涨的趋势,不管那些人对陆煦揣着怎样的恶意,他们的愿望都注定实现不了了。
  “接陆煦事业运!”
  “话说,陆煦转演员以来,是不是没演过热度一万以下的剧?”
  “这……确实。”
  ……
  《识骨之途》热度破了13000+,属于葡萄影视近两年平均成绩最好的一部剧,它不像《守望者》《旭日初升》那样虎头蛇尾,相反,剧情进行到现在,《识骨之途》的热度一直很稳定,话题度虽然不如《女帝》那么高,可评分一直没有低过。
  它显然属于口碑热度兼具的剧集。
  葡萄影视方面高兴归高兴,却又觉得亏了。
  《识骨之途》明显是营销还不够到位,可就算营销不多,剧集照样靠质量稳住了热度,要是狠狠营销一波,热度不得狂飙?
  当然,过度营销的反效果就是《守望者》,葡萄影视毕竟吃过亏,倒也不敢营销得太夸张。
  可什么都不干又不是平台一贯的风格。
  眼下就有一个绝妙的营销机会——
  全娱乐圈!必须知道!《识骨之途》才是热度榜第一!
  有谁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个事实,那就是葡萄影视的安利工作没做到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