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因为如果没有足够渲染力的话,即使江霖一直强调自己不能无动于衷,观众都难以体会他的想法。
  那毕竟是将自己和一桩桩凶案扯到一起。
  不能无动于衷不是一个明确的理由,只是情感上的理由,可并非所有人都能体会这种情感。
  但陆煦的演绎足以让观众接受。
  在这一刻,胆小的人蜕变了,他变勇敢了。
  ……
  这天晚上,邵耀经纪人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联想到邵耀刚进《尸声》剧组拍第一场戏,经纪人脑海中闪过了n个他和陆煦不对盘的场景,微信上收到的却是“我接这个角色接对了”、“他好厉害,值得学习”。
  经纪人:“?”
  “学拍戏和学吵架。”
  经纪人:“……”
  后一个真的可以不学的:“你们好好相处就行。”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邵耀在《尸声》剧组的开端不错,不像拍《南乡子》那一阵,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而相比回了公司的邵耀经纪人,《尸声》剧组众人的感受更加明显。
  拍摄开始约莫一周后,两位主演的关系莫名好了起来。
  陆煦和邵耀都属于到片场很早的那类演员,到了片场之后,两人都老老实实在琢磨剧本,一般是把当天的台词复习复习,这个时候,一开始陆煦和邵耀的距离有————这么宽,慢慢就变成———这么宽,现在是—这个距离。
  两人话依旧不多,只是在讨论剧本,可剧组众人却觉得,不管是陆煦还是邵耀,心情似乎都比刚进组那会要愉快一些。
  “加个微信怎么样?”加微信是陆煦先提出来的。
  下一秒,他就看到邵耀手忙脚乱拿手机,1米8几的大高个肉眼可见的慌乱,但是又高兴。
  导演都听到他偷偷打电话和经纪人炫耀自己加上微信了。
  一开始徐衍真担心陆煦这个怼人王和邵耀这个“戏霸”不对盘,结果陆煦在剧组根本不怼人,至于邵耀……徐衍觉得娱乐圈里都找不出几个像他这么老实的孩子。
  陆煦其实也是老实孩子,能看出来。
  所以这俩人才能说得上话,老实孩子和老实孩子一起玩。
  陆煦比邵耀要成熟些,但毫无疑问,两人对拍戏这事格外认真。
  讨论剧情的时候,遇上想法有矛盾,两人会不约而同皱起眉头,可一旦说开了、找到了一个对双方而言都合适的方案,两人也毫不吝啬自己的笑容。
  从某种程度上说,同调了。
  导演不由哼起了小曲儿,氛围真是好啊。
  就是——邵耀跟着陆煦亦步亦趋,让人觉得陆煦其实是在剧组带孩子。
  身高1米8+,一拳能打爆十个陆煦,却只会求表扬的孩子。
  #小狗带娃系列#
  第67章 067 配合默契
  陆煦发现,邵耀表达对一个人好的方式是——请他吃好吃的。
  《尸声》剧组的拍摄地是c市某大型影视基地,陆煦还是第一次来这边拍戏,之前《识骨之途》和《天子》两部剧都选在别的拍摄地。
  邵耀来过这边不少回,对这边可谓熟门熟路,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带陆煦去吃饭,请陆煦吃好吃的,以至于导演最后都抗议了:“你们俩,身材还要不要了?”
  “少吃点吧!我都胖了!”
  邵耀当然也没忘记导演,会给导演打包夜宵。
  陆煦:“……”
  馆子确实是好吃的。
  他倒不是不能拒绝,只是对方太过热情(具体表现为不去就露出明显的失望表情),不得已,陆煦只能投降。
  邵耀还做了一件让陆煦觉得羞耻的事——两人熟悉起来之后,他向陆煦坦诚自己没有看过陆煦演的任意一部剧,因而在《尸声》的拍摄间隙,他就打开平板独自欣赏《识骨之途》。
  先是《识骨之途》,后是《天子》,两部剧就这么被他看完了。
  陆煦:“……”
  这人是不是忘了他俩其实是同行,这么干很尴尬的好吗?
  好在邵耀是个纯粹的演员,他看剧不带任何恶意,只是站在演员的角度欣赏作品罢了。
  虽然陆煦并不知道,在看剧的过程中,邵耀会时不时给自家经纪人发“崇拜进一步加深”、“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样的句子。
  他还关注了陆煦的微博,陆煦回关了。
  总而言之,两人的合作相当愉快。
  《尸声》这部剧里,江霖和苏阳两个角色也有着难言的默契。
  江霖已经习惯了自己倾听尸体说话的能力,因为这代表着一个个线索,为了更好地利用能力,他有意培养自己的听觉。
  第一个案子,于普通人而言,只是吆喝声、脚步声和乌鸦叫声,他却迅速给了苏阳线索:“石板地面、上午、不是最近几年的新小区……”
  因为“旧手机换菜刀”的自行车车胎在石板路面、柏油路面和泥地的声音是不同的,背景中的声音,更像是某个城中村。
  “先围着中心湖一带找找线索吧。”江霖面色比往常更沉重,“受害者可能不止一个。”
  这个案子糟就糟在行凶已经发生过一段时间了,s市的大旱在暑期,如果凶手在旱情前就将尸块抛入中心湖,那至少是半年以前。
  接收到江霖的线索后,苏阳点了点头。
  他话语很少,却在出发几步后又转身看向江霖:“你可以一个人回去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