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陆煦自己很难形容这种玄妙的感觉,他只能说,他正在享受表演。
  虽说《尸声》在旁人看来发挥空间不足,然而陆煦觉得,演员的发挥空间除了由剧本提供外,也由演员自身挖掘。
  陆煦不会轻视某个角色,或者针对同一类型的角色形成固定的表演套路。
  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独立性,都需要演员去仔细揣摩。
  邵耀的状态也从第三个篇章开始更好了,客观来说,他在前两个篇章的演绎已经相当不错,第三个篇章……又强了一截,感觉对方作为演员的信念更充足了。
  陆煦没问邵耀原因,他经纪人却告诉陆煦,是他点拨了邵耀。
  经纪人甚至喊了他陆老师。
  陆煦:“?”
  不敢当不敢当。
  总而言之,经纪人看他的神情更亲切了。
  陆煦总算知道,邵耀那叫人无法拒绝的表情到底是哪里学来的了。
  名师自有高徒,学点好的吧。
  但不管怎么说,合作演员状态好,拍摄自然愈加顺畅。
  徐衍和赵晋城已经不需要去提醒陆煦和邵耀了——一场戏该怎么拍,拍摄开始前,陆煦必然会和邵耀交换意见,交流过后,两人的碰撞往往会带给导演不一样的惊喜。
  他们的表演的确限定在剧本的范围之内,可镜头中的效果却远不是剧本寥寥几笔可以概括。
  就比如最后那半个案子。
  镜头主要在陆煦身上,这个案子是江霖获得能力的机缘,正是那具女尸无形中的牵引,才让他走上了这条为死者伸冤的道路。
  凶手残忍而狡狯,在许多日前,一墙之隔,他完成了一场残暴的凶杀并且逃之夭夭。
  而这一次和江霖面对面,他依然狡诈,江霖靠着最细的细节才摸到了他的小习惯。
  然而对方身处高位,对江霖和苏阳不屑一顾,甚至在被怀疑的同时不断激怒江霖,让他这个非刑侦人员落入对方编织好的陷阱里。
  相比苏阳,江霖在探案时会遇到更多掣肘,毕竟他只有能力,却没有可以判案的身份。
  这个案子贯穿《尸声》这部剧的始终,虽说不至于成为江霖的噩梦,却是他的遗憾之一。
  江霖应该愤怒,应该被激怒,可他保持了冷静,甚至在危险逼近、在只差一步就让真凶逃脱的情况下,他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智慧与沉稳。
  这才是倾听尸声的能力出现在他身上的原因。
  因为他配得上。
  破获这个案件的过程中,反倒是苏阳失去了一贯的冷静。
  徐衍盯着监视器,看场中陆煦演绎和凶手周旋这场戏。
  一贯散漫迷糊的脸此刻却是出乎意料的沉稳,凶手是典型的社会精英,若非线索一步步指向他,没有人会把他和这桩残暴案件联系在一起。
  凶手一点点数出他的不在场证明,神色随意而轻松——确实是完美的证据,话语之中还隐含着对江霖的奚落,因为以江霖的层次,他所讲述的一切,江霖都接触不到。
  苏阳面上染上恼怒,他正要上前一步,江霖却伸手拦住了他,朝他轻轻摇了摇头。
  苏阳不解,江霖眼中却尽是沉稳。
  两人的性格似乎在此刻对掉了。
  江霖缓步上前,在几个月的拍摄中都显得勇气不足的面孔此刻却写满了无畏,气场仿佛倏然间变化了一般:“你说的不对。”
  “这一个月,你的女秘书每天都为你订一朵花,时间通常是上午的10点到11点之间。”
  “那一天不是。”
  “你的女秘书确实出门了,为你订了花,但是花的品种不对,那天的10点到11点,花没有来。”
  “因为花店主人会在每年的这一天出门,把最漂亮的鲜花送到女儿坟上。”
  “那是你杀死的第一个受害者。”
  “你以为自己可以一直逍遥法外,从第一次杀人开始,每一次都能得手,警察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间,事业、金钱、美人你样样都有,你以为你掌控了一切,但是没有。”
  “冥冥之中,那些被你杀死的受害者都在给我递出证据,你大概看不到,就算是现在,有人揪住你的头发,有人缠住你的双腿,有人给我指出你脸上的每一块疤,也有人用花指引着我,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江霖不是专业人士,在前几个案子中,他没有这么锋芒毕露。
  可或许这个案子关乎自己,又或许是对门女尸的怨气太重,这一瞬间,江霖展现出的气场甚至盖过了对面的凶手,他一字一顿、将已掌握的证据一个个抛出,没有卡壳,也毫不生涩。
  监视器里,角色的光芒仿佛瞬间闪耀出来一般。
  这都是陆煦赋予角色的光芒。
  对于这一点,站在陆煦身后的邵耀体会更加深刻。
  不能说这一案的江霖和之前的江霖存在反差,但此刻,江霖的睿智与他驳斥凶手的姿态,以及他冷静倾听凶手狡辩、直至最后一刻才揭穿对方的行为,叫人明白了属于江霖的正义。
  陆煦把各个案件中的江霖把控得很好,《尸声》这部剧没强调江霖这个角色多帅气好看,可即便江霖只是个混迹于都市的普通人,经过他的演绎,这个角色依旧很有魅力。
  剧本的最初,江霖没那么精明强干,毕竟他不是专业出身,邵耀偶尔会想,陆煦接这个角色会不会有点浪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