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因为章澈又emo了。
  他没敢发公开的微博,而是在某天晚上空降粉丝群,表达了自己后悔的心情。
  “看不懂剧本,每一天都很焦虑。”
  “我对剧本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可是我不敢问,去问的话,必然是要被导演指责的。”
  “怪我,导演他情绪那么激动,我该劝住他的,不然事情不至于恶化到这一步。”
  “我真的想不通,《侠客》怎么就走到现在这一步了?”
  章澈这段话被有心之人截图发到了张治珍那里。
  张治珍顿时大怒。
  张治珍邀请章澈本就是作为陆煦的替代的,他还没怪章澈呢,章澈倒先发起了牢骚!
  难道是他求着章澈演《侠客》的不成?
  无非是陆煦拒绝了,章澈那边表现得挺积极热衷,对方属于年轻一代里有些知名度的男演员,张治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对方罢了。
  章澈觉得自己亏了,可如果不是演了《侠客》,他的高奢代言从哪里来?顶刊的封推又从哪里来?
  《侠客》是扑了没错,可这并不意味着章澈没有从中获益。
  现在倒怪《侠客》以“章澈首部电影”为卖点进行宣传,这难道不是《侠客》剧组和野海经纪双方共同的默契吗?
  何况章澈演绎的角色并没有太强的艺术性,在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上,章澈比剧组其他演员要逊色不少。
  这显然是电视剧拍多了的后遗症。
  为了纠正章澈的坏毛病,张治珍自认不遗余力,就连章澈在《侠客》电影中唯一可吹的镜头,那也是他调整好角度、烘托好氛围之后拍出来的。
  章澈本人根本不长那样!
  既然章澈做了初一,那就不能怪他做十五。
  章澈应该对出演《侠客》这件事感恩戴德才对。
  张治珍在《电影》杂志专访中坦白的内容无疑是对章澈的回击,但很快,野海经纪也反应过来了——
  在这之后不久,就有一位曾在张治珍工作室任职多年的员工表示,张治珍已经“扑街很多年”了,《侠客》里那个角色他一开始邀请的是陆煦,陆煦看到剧本后没肯接。
  “看了电影的都知道这片子有多烂,陆煦出了名的会接剧本,怎么肯踩这个坑?”
  “人陆煦没答应他,他就开始说自己不认识陆煦,明明是你先邀请陆煦的好吗?”
  “这人太烂了,有关他的烂事真的数都数不清,我们都懒得说,按理说《侠客》扑街该是导演的责任吧?他非得往章澈身上甩,《侠客》的主角明明是卫侨,又不是章澈。”
  野海经纪对《侠客》寄予厚望,毕竟章澈是野海目前最赚钱的男艺人,眼看着章澈要被《侠客》给毁了,野海自然不再顾及张治珍的圈内威望。
  《侠客》把章澈坑惨了。
  只是——这个锅转了一圈,居然又在中途和陆煦产生了关联。
  有记者特意跑过去采访陆煦,问陆煦对《侠客》扑街是什么看法,问他没接《侠客》是不是很高兴。
  怼着脸的高清镜头里,陆煦整个人的表情都透着茫然:“啊?”
  记者:“……”
  脸是好看的,就是人……怎么看着有点傻。
  这采访进行不下去了。
  当然,陆煦后续还是做出了回应的——他发了张小狗骑自行车跑路的表情包,配文:【狗know nothing。】
  “中英文结合,很有文才。”
  “一看就是懂艺术的人。”
  “笑死,真懂艺术的话,大概就能看明白《侠客》的剧本然后接了。”
  “陆煦:感谢年少时不懂艺术的自己。”
  陆煦极力表现出了一副甩锅的模样,毕竟《侠客》的烂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他都不明白,记者为什么要把他和这部电影扯到一块。
  当初《旭日初升》他好歹还去试镜过,可这部《侠客》他并没有实际接触,看到剧本的一瞬间,就注定他会远离这部电影。
  问题在于——
  《侠客》上映期间,《18岁那年》刚好播到了大结局。
  《侠客》剧组吵得轰轰烈烈,《18岁那年》热度却一天比一天高,以至于有网友点评,说陆煦在“偷偷发功”,跨题材给了《侠客》一个深刻的教训。
  陆煦:“……”
  #我没有别瞎说#
  #难道我真的行#
  #改天试试#
  #咒语该怎么念来着#
  第95章 095 进组
  接下来一段时间,陆煦在《诡诈》剧组围观了张治珍和章澈扯头花的全过程。
  电视剧扑了好歹还有平台托底,电影扑了的话……除了发疯,似乎别无选择了。
  章澈的结局已经注定——他被电影圈退货了。
  如果之前他话没放那么满的话,倒是可以回去继续演电视剧,但遗憾的是,他又把星辰奖组委会给得罪了,靠奖项奠定地位这条路也走不通了。
  因而摆在章澈眼前的路只有一条——演他赖以成名、他本人却并不太欣赏的古偶。
  但娱乐圈向来是一代新人换旧人,古偶这个赛道一向拥挤,还有一群亟待成名的年轻男演员。
  可就算章澈不乐意也没有办法,《侠客》摔得太狠了。
  虽然章澈死忠多,血厚,可他这次依然狠掉了一波粉。
  之前野海经纪暗示陆煦抢章澈资源那一次,他已经跑了不少粉丝,这一次除了《侠客》大扑的原因外,还因为有粉丝渐渐意识到,章澈的emo已经有了固定套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