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参与者们坐在轮盘桌前,听毫无感情的机械音讲述一个欺骗孤女、进而将侵吞她庞大财产的故事,甚至孤女之所以成为孤女,都来自主人公蓄谋已久的谋杀。
  凶手是谁,猜对的人可以分走轮盘所指的奖品,凶手本人会得到惩罚,猜错的人则会损失一部分道具。
  如果凶手获得的投票不是最多,那么,获得最多投票的人将会代替凶手受到惩罚,这个人拯救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投中凶手。
  轮盘上有很多提示。
  有真有假,显然,这是考验参与者智慧的一环。
  桌前此刻有八个人。
  光鲜亮丽的富豪、成名已久的明星、勤奋的书呆子、舞蹈家……有人惶惑,有人冷静,也有人全身上下写满了担忧。
  担忧的自然是“常青”。
  坐在桌前的所有人里,他和眼前的氛围最为格格不入。
  自然地,他成为了这群参与者眼中的猎物。
  在演绎“常青”这个角色时,陆煦添加了很多自己的思考。
  “常青”虽表现得担忧,看起来是个不通人情的书呆子形象,可陆煦不想演成影视作品里常见的那种书呆子,眼镜厚厚的,头发油得好像半个月没洗,再顶着一个巨大的锅盖头,那样太刻板了。
  “常青”只是对一件事更专注罢了。
  在这段剧情里,他好似根本没有料到自己会成为获得票数最多的人。
  当最终投票显示他获得了足足5票之后,“常青”眼神慌乱,他根本不知道该投谁,只能向旁边人寻求帮助。
  他旁边坐着的,刚好是石信山。
  对方选的是邹云。
  “常青”便手忙脚乱填上了邹云的名字,好似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石信山似的。
  这一下,恐慌的人变成了邹云。
  他正欲强撑,指责石信山鼓动“常青”,就听机械音揭晓了这一环节的谜底——凶手正是邹云。
  因为“常青”投给了邹云,受惩罚的就是邹云,投给邹云的三人将获得这一关的全部奖励。
  而其余人虽然损失了道具,却依然能够分到一些奖励。
  这是一笔庞大到吓人的金钱,即使猜中者拿到的更多,余者所获的依然不菲。
  在《诡诈》剧本中,游戏的历史十分悠久,有人在此丧命,却也有人突破关卡获得了惊人的财富,进而返回人间过上国王般的生活。
  这场游戏的参与者,尽管背景不同,有人似乎一直富贵光鲜,然而,既然选择来到这里,这些人必然有着巨大的金钱缺口。
  邹云还在强撑,狂笑着说惩罚都是骗人的,但下一刻,他就失去了自己的双手。
  喷溅而出的血和邹云狂笑变为尖叫的声音格外可怖,但在这张轮盘桌前,一切似乎只是寻常。
  游戏参与者变为了七位,唯一的变化是邹云不见了,染血的轮盘桌换了一张新的。
  ……
  拍这场戏之前,陆煦嘀咕了好一会儿:“我演的戏怎么一天到晚都在死人?”
  岳徽盯着他看了片刻:“可能形象上比较贴近?”
  陆煦:“……岳老师,能说点好的吗?”
  他虽然不是邵耀那种一眼看过去就是好人的长相,至少长得不像死神吧?
  可以说,《诡诈》虽然围绕着赢钱这个游戏主题,但电影的真实主题还是玩命。
  “常青”一开始是跟着石信山瞎选,而第二局游戏是“捉迷藏”式的设定,谁被找到的时间越短,谁就会送命,参与者必须找到这片区域中最适合躲藏的位置。
  游戏设置了躲藏的期限——超过这个期限的,自动获得一笔奖金。
  说起来似乎是骗人,可在参与者获得金钱的那一瞬,游戏内的一个屏幕会显示出他的亲人知己获得金钱后狂喜的画面,比如第一个故事里获得奖金的那位富翁,他的公司凭借奖金度过了难关,他的婚外情对象也带着儿子去国外潇洒了,而妻子默认了他们的存在,因为他重新拥有了财富。
  如果不得到这笔钱,他的婚外情对象和儿子会被追债者威胁甚至杀死,妻子会和他离婚,他如今拥有的地位将不复存在。
  游戏虽然残酷,却有它存在的意义。
  这一轮游戏里,其他人都辛辛苦苦在躲藏,“常青”依然靠幸运度过了难关。
  据他所说,这一轮被惩罚的倒霉蛋身边掉下了一个会发光的球,而拿到这个球之后,游戏方就默认他成功躲藏了。
  后来揭示,这个球是游戏的道具之一,只是参与者们谁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常青”好运到爆棚,一不注意就把球握在了手中。
  而在一开始,他明明是体力最弱的那个,旁人已经确定好了躲藏位置,他还辛辛苦苦地去找地方——这一幕其他参与者们都是看得到的。
  之后第三轮、第四轮……自然有人察觉到了不对。
  但这时候,“常青”已经逐渐露出了本来面目。
  实话说,这几个游戏的设定就颇为烧脑变态,高行川偏偏要将顺序打乱,把游戏和人物的回忆进行混淆,加剧整部片子的复杂性。
  但好在这些情节不是杂乱出现的,情节的排布都有其合理性。
  当然,《诡诈》的演员们倒也不是光会背台词,在拍摄中,高行川和几位编剧会不断地对剧情内容进行修改,演员们同样也可以对剧本提出意见,只要能呈现出更刺激、更有趣的成片效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