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因为自这一刻起,他又成为了那个有家的孩子。
  父母还活在这世上的感受和不在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一位作家所写,亲人的离去不是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注)
  黄路宁一直被困在这潮湿里。
  夏峥嵘上届和陆煦一起入围过星辰奖,因而他很明白陆煦表演中所爆发的力量,俞一和黄路宁两个角色截然相反,他却都展现出了角色身上的闪光点。
  《18岁那年》的片段之后,是李天厚在《河流两岸》中扮演的一位绝收后绝望的农民形象。
  李天厚演绎出了主角的痛苦与迷茫。
  他自然演得很好,可在夏峥嵘心目中,他还是更偏向陆煦一点。
  因为《18岁那年》的整体质量高于《河流两岸》。
  《河流两岸》过于文艺了,李天厚卖力的演出让角色身上的文艺感更加突出,确实,主角很苦,农民的生活很苦,可这并不代表《河流两岸》所代表的主角形象是真实存在的。
  因为李天厚过于卖力,反而显得《河流两岸》只是一部剧,而非真实存在的生活。
  台上,颁奖嘉宾正缓缓打开信封。
  空气这一刻似乎都变稀薄了,全场一片寂静,唯一的音乐是提名人紧张的心跳构成的鼓声。
  颁奖嘉宾仁慈地放过了五位提名人,没有放烟雾弹,没有用尴尬的寒暄营造氛围——
  “获得本届星辰奖最佳男主角的是——”
  “陆煦,《18岁那年》,恭喜!”
  满场平静瞬间变得喧闹,所有人的视线都在这一刻看向了嘉宾席前排的青年,看他如画的眉目染上惊喜,看他笑容灿烂,看他一朝封视帝。
  作者的话:
  更新~
  注:网上搜到的句子,据说出自《第七天》,但是《第七天》没有。
  第102章 102 获奖感言
  陆煦本以为,他会对获奖这件事表现得很平静。
  之前连续两年入围却没有获奖,他的心情一直很平和,并没有难受或者悲伤的感觉,他不嫉妒拿奖的岳徽和郭一宁。
  然而,这一刻,当镜头打在他脸上、大屏幕映出他的面孔时,陆煦却觉得,他的情绪被点燃了。
  他是需要认可的。
  他此刻恰好被认可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请允许我放肆尖叫!!陆小狗获奖了!!!”
  “终于——星辰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视帝!!!”
  陆煦站起身的一瞬间,邵耀隔着几排座位和他碰了碰拳——对邵耀来说,在满场注视下给陆煦一个拥抱,难度还是高了点。
  但陆煦远远跑去拥抱了他。
  穆迁和金木则毫无顾忌,一个揉着陆煦的头,把陆煦精心打理的头发揉成乱毛,另一个则轻拍后背鼓励他。
  当然,金木也没忘记替陆煦理顺头毛。
  嘉宾席上响起连绵的掌声。
  陆煦目光看向此刻的舞台,对他而言,这一刻的领奖台过于明亮了,他甚至忘记自己应该先走上领奖台去拿那座奖杯,直到穆迁和金木合力推了他一把。
  “这一夜一过,陆煦一线的位置彻底坐稳了。”
  “星辰奖开办至今几十年,终于迎来了第一位30岁以下的视帝。”
  陆煦缓步上台。
  g牌精心准备的造型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他行走之间,西服仿佛也染上了耀目的色彩,星辰奖的舞台大气庄重,陆煦和这样的氛围却毫不违和。
  领奖台上的青年拥有一张惊艳的面孔,每一次露面都引得粉丝尖叫不已,但比长相更为夺目的,是他诠释的一个个经典角色。
  从秦昭到俞一,再到黄路宁,他终于夺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座星辰奖奖杯。
  众望所归,堂堂正正。
  “看看陆煦,再看看顾思年和章澈,实力赢得一切。”
  “我好想哭,陆煦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
  “虽然演员这条路陆煦走得顺风顺水,但我还是想说,不管是星辰奖还是《18岁那年》《识骨之途》几部剧的热度,都是他尽全力拼下来的,陆煦值得!!”
  “我发疯尖叫中!!!”
  自红毯开始,有关本届星辰奖的一切就一直挂在热搜榜上,而当陆煦拿下最佳男主的一瞬间,星辰奖的热度终于爆了。
  星辰奖给年轻演员的机会实在太少,以至于业内形成了一条默认的潜规则——男演员没年满30岁、没在各类型的正剧里打拼过几年,就绝无获奖的可能。
  而就在今晚,陆煦打破了这条规则。
  自《18岁那年》热度破万的一瞬起,陆煦已经是公认的圈内小生top了,但这一刻,他的纪录变得更加难以超越。
  “就问临歌娱乐有没有后悔?”
  “真的,超超超绝逆袭大片!绝地求生!”
  ……
  当陆煦在话筒前站定、手中握着星星形状的奖杯时,数道目光向他投来。
  陆煦没有哭,眼眶也没有发红,只是笑容比往常更灿烂了些,好看得仿佛画中人。
  “我很喜欢黄路宁这个角色,拿到剧本的一瞬间,虽然我还没确定要接下它,可我脑海中已经在描摹演绎这个角色时的场景,我害怕辜负了角色,幸好我没有。”
  “接下这个角色后,在演绎他的过程中,我更了解这个世界,更喜欢去观察在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在金木编剧笔下,黄路宁渺小而伟大,坚强而软弱,亲切又温暖,是我见过的很多人的集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