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年轻演员基本是镶边。
除非大导专门为他准备一个角色,就像《知多少》里齐笛演绎的那个角色。
这些电影邀请他拍的角色,还不如《诡诈》的宴欢。
作为演员,总不能一部戏不如一部吧?
陆煦忍不住感慨:“难道我以后要自己造饼?”
圈内某位曾是电视剧圈顶流的演员就是如此,年轻时候被电影圈断言不适合拍电影,到了一把年纪,才靠着和一众导演们结成的亲密关系接到高质量影片、开始拿电影奖。
可即便如此,旧日大导们依旧不太瞧得上他,说他不适合拍电影。
他演的那些角色,大多是和新晋导演们结的善缘产生的,或者干脆就是他自己投资的电影。
“也不是不行。”许闻瞥了他一眼,“你现在不是很有钱吗?”
陆煦蓦然反应过来:“也对。”
《诡诈》票房大赚之后,陆煦才意识到,岳徽转电视剧圈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是能拿奖的演员,却不是能赚票房的演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能接的角色越来越窄,到这一步,还不如自己给自己造饼。
就是造饼成功的几率太低,从这一点上看,岳徽算是运气很好的了。
可即便《诡诈》已经很成功,岳徽下一步却还是回去当演员了,没再想过造新饼,因为从《诡诈》剧本到他手里、到电影拍摄、上映,当中经历的周期实在太长,遭遇的折磨又太多。
岳徽已经经不起消耗了。
但陆煦不一样,陆煦还年轻,并且——很有钱。
《诡诈》分成到手之后,连卖保健品的都开始给他打电话了,就连原主被坑过一波的保险,也兴致勃勃地询问他是否有兴趣再来一单。
陆煦:“……”
他长着一张回过神来亿万家产即被骗空的脸吗?
许闻:“不像。”
“像回过神来亿万家产即被骗空,气到抢回9999万的脸。”
第111章 111 畅快感
陆煦待过的剧组里,《青春之羽》算是很贫穷的了,经费卡得紧,也请不起大牌——虽然仔细盘点的话,他没有待过特别富有的剧组。
但无论成本高低,导演们都把每一分钱花在实处,没花到不该花的地方。
《青春之羽》确实是个年轻的剧组,导演、编剧包括演员们都很年轻,进组之后陆煦才发现,他居然是整个剧组资历最深的。
他一时之间很不适应。
但剧组的氛围确实很放松,像是回到了拍《贵公子》那时候。
陆煦并不清楚,在他决定接《青春之羽》之前,这只是一部平平无奇、无人问津的青春片,而在他接下尹沛一角后,片中其他角色立刻成为了各家经纪公司争抢的香饽饽。
毕竟《诡诈》火了,就算不考虑海外票房,只论国内票房,电影的成绩也相当出色。
至少在业内推测中,《诡诈》不属于“必火”的范畴。
何况《青春之羽》的主演是陆煦,票房爆扑由他来扛,对其他演员而言,这是一个风险相当低的选择。
进组第一天,陆煦和其他演员打了个照面,他演的角色叫尹沛,是一个羽毛球运动员,在剧里他有两个好朋友,扮演他好友之一的是胡言,宁世娱乐的签约艺人。
宁世之前和陆煦产生过交集,《女帝》有两位男主签在宁世旗下,可惜《女帝》被《识骨之途》完虐,成为了女主乔梦瑶演员生涯中不愿提起的一部剧。
那两位自称“爆”了的演员,之后也慢慢熄火了。
不过宁世确实很会撕角色,《青春之羽》刚定陆煦不久,宁世就为胡言争来了这个角色。
这一次,宁世娱乐表现得相当低调,陆煦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毫无地位的小演员,就算要和陆煦掰手腕,宁世娱乐也要做好胡言演不成《青春之羽》的心理准备。
在陆煦和胡言之间,剧组会选择谁,答案不言自明。
另外一位演员郭颖语则签在某位名导的工作室,毫无疑问,在圈内一众新人演员中,她飞黄腾达的几率更高。
虽然,在不少新人演员心目中,陆煦才是年轻演员的天花板。
演员见面的时候,大家才刚认识,气氛也不算热络,陆煦这边刚去和导演探讨剧情,郭颖语就忍不住给好友发消息:“见到陆煦真人了!超帅!!”
“签名,谢谢。”
“没问题,但我现在不敢要,感觉他不太好惹,你懂的,帅哥那种凛然而不可侵犯的气质。”
“我懂,这是帅哥与吾等凡人之间的防线,难以僭越。”
“[握手][握手][握手][握手]。”
郭颖语真的对陆煦有种畏惧心理,在她想象中,陆煦应该是那种严以待人严以律己的超级工作狂,至少在拍戏这件事上,对方慎重再慎重,应该也不会允许对手戏演员过于懈怠。
对于这一点,进组之前经纪人已经提醒过她一次了。
她拿到这个角色,自然有经纪公司在其中使力的因素,不过能在一众竞争对手中杀出重围,郭颖语自己同样尽力了。
她形象上至少是贴近角色的,演技也不差。
郭颖语默默瞅了眼对面坐着的胡言,宁世之前狙过陆煦,这事圈内人大抵都知道,所以对胡言来说,进《青春之羽》剧组未必是好事。
谁也不知道陆煦的真实性格,外界都传陆煦不难相处,可和陆煦合作过的演员毕竟是少数,传言嘛,有一半成真都是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