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他惦记着排片与院线为剧组画的大饼,殊不知,剧组早就在圈套里了。
而因为排片一直居高不下,《归期未定》在观众群体中的口碑跌到了谷底,电影一开始的评分还有9.0、8.9,最近已经跌到了7.5。
即使《归期未定》并没有剧组宣传的那么好看,可以电影的质量,评分也决计跌不到7.5这个数值,显然是剧组已经彻彻底底把观众给得罪了。
高排片换来低口碑,那自然地,观众们更不可能去看《归期未定》,一切都是恶性循环。
导演头发都愁白了,想到自己的贪婪,他只能喝酒买醉。
他原先和柳任农抱怨票房,是想请对方帮帮忙,为《归期未定》多宣传宣传,或者请院线方面修改修改合同,别对《归期未定》那么苛刻——总不能从立项、选角到拍摄、上映,剧组兜兜转转经历了那么多,利润全被院线方面横扫,剧组一分都落不着吧?
柳任农却告诉他,合同是他心甘情愿签的,合同上没有一个角落出现了“柳任农”三个字。
导演的心在那时候已经凉了。
更让他觉得心凉的是,在《归期未定》注定失意春节档的同时,柳任农接受了某电影平台的独家专访,点评春节档上映的七部电影。
柳任农表现得十分公平公正,他大肆夸奖了《无畏人生》,将《无畏人生》评为最佳。
而对于自己学生导演的《归期未定》,柳任农也给予了客观的点评,将优缺点都说了出来。
“我以为您会对学生的作品更偏爱呢。”主持人笑道,“不愧是柳导,您的这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电影人学习。”
柳任农则摆了摆手,谦虚道:“没有的,在这里我还要澄清一件事——”
“大家都以为《归期未定》有我投资,排片也是我去争取的,这是谣传,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一切都是沈文杰导演的功劳。”
第175章 175 怀疑
沈文杰即是《归期未定》导演的名字,说实话,在看到柳任农采访内容的一瞬间,他从大脑到心脏都被怒火占据了。
他不明白,这不是他第一次担任导演,《归期未定》也不是柳任农给他建议的第一部电影,怎么《归期未定》就被坑得那么惨?
沈文杰俨然已经忘了,他以往几部电影并没有在春节档上映,论拍摄成本、论票房,其他电影都无法与《归期未定》同日而语。
其他电影都没有大赚,可《归期未定》结果实在太过惨烈。
沈文杰早早就在翻合同了,事实是,正如柳任农所说,明面上确实找不到对方参与了这次合作的证据。
这一合同同样不适合被曝光——曝光的话,就坐实了《归期未定》和院线之间确实有见不得光的勾当,不止院线会迎来谴责声,对整个电影行业造成毁灭式打击,沈文杰恐怕也会迎来院线的集体追杀。
而就算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曝光了合同,也不能证明柳任农与这件事有关。
沈文杰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但他毕竟是人,不可能对自己的境遇无动于衷。
除了合同之外,沈文杰也偷偷开始行动。
这件事陆煦原本不知道,是许闻透露给他的。
在听到消息的一瞬间,陆煦忍不住露出了茫然的表情:“你怎么会知道?不该是很私密的事吗?”
许闻一脸神秘莫测。
其实就是经纪人在圈中交游广阔,沈文杰开始行动的话,必然要找与他关系不错、且一样被柳任农坑过的导演或是演员。
这些人未必是柳任农的学生,只看柳任农某个时期比较欣赏谁,又忽然间和对方断了联系就知道。
倒也不能说是坑,只能说,名导演的上位之路必然要经历无数艰难,尤其对柳任农这种实力与交际各占一半的导演而言。
像陆煦合作过的木琅导演,就属于实力占据80%以上,交际则占据20%以下。
木琅在海外更吃得开些,却不是通过讨好海外的电影美学、屈从于对方的方式。
柳任农嘛……圈内对他有意见的导演不止苗植一位,只是就声势而言,他看起来确实比其他导演更强。
举个例子说,木琅的个性不算好相处,所以他几乎不会出席圈中举办的任何活动。
柳任农则不同,电影圈各项重磅活动都离不开对方的身影,又有《知多少》这部票房超40亿的电影在,柳任农的名导光环又添一层。
总而言之,同是名导,实力和知名度是有区分的,知名度更高的导演未必实力就最强。
曾经被柳任农器重又抛弃的某位圈内人士,恰好和许闻关系不错,沈文杰找上门后不久,对方就把消息透露给了许闻。
于是……许闻这边也默默添砖加瓦了。
陆煦胳膊肘推了推经纪人:“你手里有料?”
自家经纪人看起来老实巴交浓眉大眼的,感觉不像是手握柳任农108条罪证的那种人。
“真真假假的。”经纪人一脸淡定,“谁能证明我放的料是假的?”
陆煦默默为自家经纪人竖起大拇指。
柳任农在采访中说得冠冕堂皇,可圈里谁不知道,以沈文杰的知名度,怎么会和高高在上的院线搭上线?
就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让柳任农连沈文杰这种“半成品”也用上了。
“《知多少》那会儿也有点这个意思,只是柳任农更会营销,关于《知多少》的宣传铺天盖地,柳任农毕竟是大导,电影质量还是不错的,高排片+大导出品,票房没几个观众会怀疑的。”许闻看向陆煦,“坦白说,以你的眼光,《知多少》这片子能到40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