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马彦文面目可憎#因此上了热搜前排。
  有影迷诚恳坦荡地表示,由于陆煦成功演绎了马彦文这个角色,陆煦本人都显得面目可憎了起来。
  陆煦:“……”
  他只能表示,他本人的性格和马彦文毫无相似之处。
  “知道是知道,但讨厌又有什么办法?”
  “+1,其实小狗演变态杀人狂我都没那么讨厌,毕竟离现实生活很远,但是马彦文不一样,他就像会出现在我生活圈子的某个人,在暗处无声地盯着我的生活,把仇恨施加给我。”
  “+1,只能说陆煦的演绎太逼真了,不怪我,你明明可以演得差一些的。”
  陆煦:“……”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对他演技的赞美。
  马彦文这个角色好就好在真实,但坏也坏在太过真实。
  ……
  首日拿下1.8亿票房之后,第二天,《面人》的排片小有增长,票房则小有下跌,达到了1.6亿。
  剧情可黑的地方并不多,唯一能说道说道的就是电影的宣发技巧——《面人》上映第二日,就有媒体以《浮夸风宣发不可取》《欺骗观众是成功的营销吗》为题,对《面人》的营销方式进行了批评。
  剧组直接没有回应。
  各个档期,剧组为了多争些票房用尽了十八般武艺,比《面人》剧组夸张的营销多了去了,却从不见媒体冒头批评。
  无非是《面人》票房太好罢了。
  上映两日票房超3亿,成本回来不说,电影的口碑居然慢慢扩散开了——同档期的电影开放评分后,《面人》9.8的总分简直让人惊呆了。
  “好高的分!”
  “恐怖……这电影有那么好看吗?不是说宣传诈骗吗?”
  “其实电影宣传一点没说错,只是和观众理解的角度不同罢了,我只能说,《面人》爱的会很爱,就算不爱,你也必须承认,它是一部让人脚底冒寒气的电影,值得一看。”
  “9.8???口碑居然这么牛!??”
  即使宣发涉嫌“诈骗”,可《面人》相关影评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居然是“真实”。
  陆煦的演技真实、场景设置真实、对人性的刻画真实……即使批评马彦文的声音有很多,但从某种程度上说,《面人》剧组确实推出了一个成功的角色。
  9.8的高分让那些被《面人》影评吓住的观众稍稍往前试探了一步。
  有些观众不太爱看黑暗战胜了光明的剧情,他们宁愿看《编号a77》这种放松爽的,《面人》上映到现在,不少观众都知道主角马彦文是“人性邪恶”的代名词,就有些不愿意买票去看。
  但现在,《面人》不仅拥有了9.8的高分,更被不少观众点评为“神作”。
  这就足够让观众走进电影院了。
  其实《面人》并不憋屈,毕竟马彦文最终还是被揭发了,与其说电影的吸引力在于剧情,不如说马彦文这个角色的塑造更为经典。
  “马彦文很不是人,但是陆煦的演绎更绝好吗?”
  “我看过陆煦那么多电影,讲真,马彦文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了,让人头皮发麻的那种。”
  “+1,一开始陆煦真的演出了那种秃头中年男性的感觉,即视感超强,让人怀疑陆煦身边是不是有一个马彦文这样的人出现过。”
  有关《面人》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加之口碑的影响,上映第三天,《面人》票房不降反升,竟超越了2亿,比电影上映首日的票房还要高出一筹。
  一直以来,陆煦主演的电影都以降幅低而著称,《面人》同样不例外。
  各家平台纷纷提升了对《面人》的预期,到现在,没有一家平台的最终预测低于10亿了。
  影迷们甚至觉得,参考陆煦前面几部电影的票房走势,《面人》票房突破20亿并非全无希望,毕竟接演那几部电影的时候,陆煦在电影圈还属于新生代,现在则不同,他是绝对的扛把子。
  以《面人》的拍摄成本,即便导演是木琅,上映三天日均票房1.8亿也几乎没有可能。
  实在是陆煦之前的成绩好过头了。
  他所演绎的马彦文甚至引发了社会讨论——如果身边出现马彦文,自己该如何处理?
  马彦文的存在,是否会让人放弃为善?
  更离谱的是,最近好几个社会新闻都用上了马彦文表情包,还有特别火的猫meme,都用上了“好消息,你终于有朋友了,坏消息是——他叫马彦文”的梗。
  《面人》相关的影评同样数量惊人,不仅是“观影日记”,业内好几位名声颇响的影评人都就《面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说马彦文这个角色不具有任何正能量,可他能让观众印象如此深刻,足以说明他卑劣的人性引起的恐慌,以及……陆煦驾驭这个角色的成功。
  “我算是看出来了,陆煦的电影不是赚票房,就是拿奖。”
  “楼上,还有票房和奖项兼备的选项。”
  “……陆煦中途拍了《夜观天象》和《编号a77》两部商业大片,提名一个没有,他自己也没有冲提名的想法,两部片子票房挣了95亿,都以为他打算多赚点票房了,行了,人家又来一部《面人》,一看又是三大奖预定。”
  “明年金焰奖总不至于不给吧?”
  “争鸣奖先不提,《面人》一看就是影评人奖会喜欢的,陆煦这奖应该能拿到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