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白萧听闻这话顿时有些无语。这白崇文为了登上皇位还真是豁得出去,连这种话都说的出口。前世他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也曾经对白崇文嘘寒问暖,照顾有加。但也没有说过这么肉麻的话啊。
  实在是,佩服,佩服。
  白崇文见白萧信了自己说的,便清咳一声。
  “所以皇弟,你日后有什么事,可以尽管告诉本殿下。本殿下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的。”当然,除了他自己。
  白萧摇摇头。受宠若惊,却也客气疏离的对着白崇文拱了拱手:“多谢皇兄。”
  白崇文瞧见他这副不冷不热的样子,便心情扭曲。看来要撮合两人的关系,还得下一剂猛药。
  “皇弟若是无事的话,就先随本殿下一起去为父皇料理后事吧。”
  “……好。”白萧闻言,表情悲伤的点了点头。皇兄你还记得吗,你刚刚还让我去休息休息呢。结果转眼又让我去料理后事了。还没登基呢,就先摆上阴晴不定的谱了。
  夜晚,北溟帝的尸身被转移到了棺椁中。庄严肃穆的灵堂里,哭声起伏不定。
  灵堂中聚集了上百号人,皆身着白衣,发饰素净。
  北溟帝并未册立皇后,所以棺椁前的第一位便是白崇文的生母,瑜贵妃。
  白崇文和白萧则分别跪在她的身后两侧。依次往下便是,后宫中的其他妃嫔,公主,以及白氏皇族的旁系子弟,还有他们的家眷。
  他们所有人,都将遵循祖制,在灵堂内守灵七天。
  清平殿内,一众宫女、太监正在清扫大殿。
  一个小太监在寝殿内更换烛台上的灯芯。突然发现其中一个灯笼里似乎有什么东西,看起来黑漆漆的。
  难不成这皇宫里,还有耗子不成?
  小太监狐疑的走了过去,小心翼翼的揭开了灯罩,却只在里面看到了一块黑漆漆的布料。
  “谁把这抹布扔灯笼里了?”
  小太监忍不住皱了皱眉。不过也幸好不是耗子。他将那块黑漆漆的布料拿了下来。却发现那块布料在烛火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光,仔细看看边缘还绣有暗纹。
  这是……
  小太监赶忙将这块抹布翻了个面,仔仔细细的观察了一番。才发现这块布料上不仅绣有暗纹,还有字迹。只是墨水被火烧化了,黑糊糊的黏在了一起有些看不清楚了。
  他虽然是下人,但在皇宫中当了这么多年的差,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这块布料一看就是有问题的。小太监略略思索后,便将这块布料塞进了衣襟里。当作无事发生。
  当晚,这块布料便出现在了杨予怀的案几上。
  杨予怀听闻白崇文被册封为太子,正愁不知道该怎么把他拉下来呢,这块布料就出现了。还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
  这块布料被白晓堂的探子清理修复过了。虽然被烧的焦黑,且到处是洞,但经过白晓堂的妙手回春,还是依稀可以看清几个关键字迹的。
  杨予怀前世跟随白萧多年,对北溟帝最后留下来的那道遗诏还是有印象的。这块布料经过鉴定,至少可以确认是宫里的圣旨。字迹虽然只能看清一两行,但都能和前世的那道遗旨一一对应。虽然内容不全,不能拿来和白崇文对质。但要利用它做点文章造势,却是足够了。
  只不过,让杨予怀疑惑的是。这道圣旨为什么会被烧毁呢?就算是前世,白萧也是在登基之后才发现的这道圣旨。难道这一次,是提前被白崇文的人发现了,所以才会被烧毁?
  ……
  几日之后,皇城内突然有了传言。说陛下下旨,祁王白萧,才是真正的天命之人,理应继承大统。白萧在民间本就颇受文人墨客的推崇,这一下子便传的神乎其神,有模有样的。
  这则消息传到皇宫内,直接气的瑜贵妃摔坏了一盏茶杯。
  “什么人这么大胆?敢传这种谣言?把他给本宫抓起来!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镇国将军在一旁皱着眉头捋了捋胡子:“还能有谁?恐怕宫中的那位祁王,还没死心呢。”
  “他?!”瑜贵妃气的拍了一下桌子:“本宫就说此子断不可留。留下他,始终是个祸害。”
  “那贵妃娘娘打算怎么做?”镇国将军凝神问到。他虽有谋略,但心思多在打仗上。对于这些权势斗争,并不怎么上心。
  “还能怎么做?自然是越快越好,越简单越好。现在正是紧要关头,我儿还未登基,留他留久了难免夜长梦多。如今正值孝期,本宫便赐他一个千古留名的好名声。”
  为父皇仙逝,悲痛欲绝,自缢与父皇在黄泉路上作伴,算不算好名声?
  镇国将军听闻这话立马便懂了瑜贵妃的意思。但这种做法却有些不太谨慎。
  “虽然快刀斩乱麻是件好事。但祁王在这个关头上去世,难免惹人怀疑。到时候这悠悠众口,恐怕堵不住吧?”
  他也纳闷呢,这白萧不过区区一个少年。怎么在民间的威望那么高?难道就凭他那一身风流写意么?
  “堵不住怕什么?”瑜贵妃轻笑一声:“我们有这么多御林军,难道还镇压不了几个暴民吗?百姓们都是健忘的,过一两个月谁还记得死的是祁王,还是八王九王?”
  镇国将军听闻瑜贵妃这话心头一惊。
  饶是他征战多年,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个妹妹是心狠的。跟他这个哥哥简直是一脉相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