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顾清嘉当然答应了。
离开的日子就定在今天,外面接应的马车早就准备好了。
“同皇上一样,我与道长相识也有十一年了。”顾清嘉却并不着急,“在离开之前,我想同道长说几句话。”
苏禾静待。
“道长应该知道李绍是为了救我才中箭的吧。”像是闲聊,她转过身跟苏禾面对面,水中只剩一片侧影,“旁人都道他可惜,本该前途无量却英年而逝,或说情深不寿为此遗憾,但百年后笑骂由人,以后史书上兴许会有二两笔墨为他扼腕,再嘲他威名赫赫的大将军竟为了一个女人,一点私念,丢了性命。”
语罢,问道:“道长以为如何?”
“身后之事,与己无关,公主倒是不必想那么多,将军至情至性公主更不必自责。”李绍深爱顾清嘉,是甘为她去死的,苏禾开导她,但怅然之余更有一丝悲悯的无奈。
“身前不问身后事。”顾清嘉不置可否,恍惚了片刻又问,“道长知道当年我为什么答应嫁给他吗?”
难道不是因为李绍当年的一腔深情?
苏禾的想法都写在脸上,顾清嘉看破了,笑了一下却没有继续说,像是陷入了回忆,好一会才又开口,有几分不解的天真:“江山已定,他说他无牵无挂,我不是他的牵挂吗?”
苏禾一愣。
*
李绍是国之重臣,今日来公主府送行灵柩的人不少,前厅里已坐满了素服而来的人,肃穆中又有几分嘈杂,谁也没有注意到公主的行踪,更无人注意公主府侧门外停留的马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道长打算好去哪里了吗?”
临登车,顾清嘉问苏禾。
“普天之大,总有他找不到的地方。”
送别了苏禾,顾清嘉看着马车远行消失不见后才回身离开,渐行渐近前厅的动静慢慢清晰起来,曲廊迂回下不远处便是那一池莲荷,侧对着一拱月牙。
有人自月门后过来,抬眼看到了廊下的顾清嘉,对她微微一笑。
“皇姐应该知道,只要是我认定了的,就绝不会放手的。”
现在站在这荷塘边的两个人是顾清嘉跟顾长风了。
“即便满手鲜血一身伤痕?”自知瞒无可瞒,顾清嘉笑过,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
“即便满手鲜血,一身伤痕。”这个问题他何尝没有想过,只是他早已决心不回头,“痛也罢,伤也罢,是我甘愿。”
“十一年相伴,十一年教诲,十一年生死相依,我早该知道你这般性子会有如今这样的结果。”很多时候她想得很远很深,她答应帮苏禾离开也正是因为这些顾虑,“只是若有一日你必为他与天下为敌,就连他也不站在你这边,只有你一个人孤立无援,到那时候你还会说这样的话吗?”
“他从来不曾站在我这边,不然也不会走,这是我自己选的路,合该一个人受着,他不应我,反而免受诟病攻讦,我该高兴。”所有一切罪恶都让他一个人抗下,那人应该依旧来去无尘才对。
“可你不高兴。”顾清嘉一针见血,她要看看,他到底为苏禾痴狂到了何种地步,“道长本就无意与你,你何必要他难做,你留不住他一辈子,他迟早是要走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能走到哪里去。”
“总有你找不到的地方。”
*
马车摇摇晃晃一路颠簸,苏禾被晃得头晕,远远看着离开了公主府,心里便轻松了许多,这时身心疲倦才翻涌而来,于是打算小憩片刻,等到入夜之后再下车走走。
半梦半醒,四周静得没有一丝声音,苏禾想要睁开眼,但是就像有一阵雾气将他困住一样,怎么也没法得到清明,他挣扎着,眉心颦起,然后恍惚听到一个声音在喊他。
蓦然一惊,他终于睁开了眼,面前的人却让他一僵。
又是这样,跟台山一样的情况,一觉醒来顾长风就出现在身边。
“休息好了吗。”两人还在马车上,但是天色已经有些晚了,顾长风给苏禾系上披风,“难得出来一趟,道长应该也想散散心吧,之前还说皇宫里待着闷,不如我们下去走走。”
看来这次是走不掉了,苏禾有些可惜,不过既然顾长风主动不提,苏禾也就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由着顾长风把自己扶着下了马车,好像两人真的约好了出来赏景的一般。
马车似乎已经出了城,这是京郊的一方佳处,有山有水碧嶂绵延,风景绝佳,不过晚上没什么人,只能听到四周虫鸣,仰头一夜残星。
两个人并肩沿着青石小径往前走,蜿蜒曲折的路像是没有尽头,马车早已看不见了,也不知道走到何处才能停下。
一身白衫的苏禾披着雪白色的披风,在夜里格外显眼,走着走着顾长风伸手去拉他的手,苏禾正在犹豫如何应对,下一刻随着一阵劲风掠过,他已经被顾长风大力的推到了身侧一株粗壮的柳树上压着。
第36章 心弦颤
这么近的距离,苏禾清楚的看到了顾长风眼里的任何细微情绪,像是暴怒凄哀又像是失落痛苦,然后他狠狠吻了上来。
直至狂风骤雨般的一吻结束,苏禾才得以有机会开口。
“天色已晚,皇上不可夜不归宫。”这荒郊野岭旁的一个人都没有,苏禾真怕顾长风一时冲动做出点什么来,心里难得有些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