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苏禾离开了院子,关好了篱笆——这个也是封滁自己亲手织的。
  苏禾的身影很快隐入层层叠叠的林木里,不需要多久,那间茅草屋就已经被遮挡不见。
  这样一个寻常的早上,封滁不知道他一个人离开,并且一去不返。
  回首隐约可见一缕炊烟袅袅升起,还未入青天就已经消散。
  不知道他走了之后封滁一个人会如何过,当他做好今天的早饭推开房间不见人,他不会觉得有什么,会带着笑意等着他很快回去,但是日日月月过去都等不到。
  他会一个人守着那一座茅屋多久,茅屋破了怎么办?他或许会修补好,因为那是他们的家。
  他还有无穷无尽的寿命,也有无穷无尽的孤独。
  对不起,但是必须该走了。
  苏禾离开了,再也没有回去。
  第125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
  打马京华长安道,锦衣公子摇扇笑,<a href=https:///tuijian/honglou/ target=_blank >红楼灯笼微摇。
  楼里青衣的声音远远传开,咿咿呀呀的别有韵味,引得水边桥上的行人驻足细听,而后同左右道:“今日又是苏老板登台了,难得难得。”
  天音楼内华服衣冠的宾客满座,所有人都凝神瞧着二楼的高台上身段高挑柔美的青衣伶人。
  今日那青衣唱一出《后/庭牡丹》,扮相是一位华裳美妇,珠圆玉润的嗓音细细长长几度辗转,深情缱绻,拖着缠绵哀怨的调子,好像一下子就探到了人心底去。
  台山人的任何一个轻微的眼神都在勾扯着人的心神,轻轻一垂眸,那眉眼中罥着的薄愁像是怎么也化不开一样,凭空让人生出一股子想要怜惜的心思。
  珠钗宝冠琳琅发间,淡青色的戏服上勾勒着精细素雅的暗纹,一抬手,兰花指微微一捻,指尖仿佛要生出一朵淡粉色的桃花似的,待那水袖飞起,莲步微移,唯有“顾盼生姿”可言。
  戏台对面的雅座里的人不由看入了神,连半个身子都探过了栏杆都不自知,只一双眼睛盯着台上窈窕之人,一脸神往之色。
  “侯爷,下面不少人看着呢。”
  直到有人隐晦的提醒,宜平侯这才掩饰尴尬似的咳嗽几声,若无其事的坐正,捋着自己的胡子,眼睛却没有移开戏台,说:“去,把老爷我之前准备好的东西送过去。”
  下人领命下去,那边戏台上的人也正好唱完一场要离开,转身就看到了那个捧着一盒圆润珍珠的下人。
  不过他没有多停留,好像那些东西在他看来也不过就如泥如土一样随意,即便是他什么也没有说,但一个简单的眼神就足以看出他的高傲。
  他转身走了,一盒子珍珠被楼里的侍从接下了,并且答应一定会送过去。
  即便是身份高贵如宜平侯,也并不觉得自己受了轻视,他反而稀罕极了对方身上的那股子清傲冷淡的劲。
  那人对旁人看也不看一眼的态度,才是他们打心底痴迷追捧的原因,他好像天生就合该如此。
  *
  一座屏风往后,回到屋内的苏禾对着镜子取了头冠,不过发髻未散,还余留着几支钗子。
  铜镜里倒影着一张漂亮的脸蛋,画着油彩,越发显得眉眼细长模样似好女。
  楼外面就是大街,窗牖关不住外面喧闹的人声,苏禾兴致缺缺的起身,连身上的戏服都懒得脱,就这样过去推窗往外瞧。
  街道上人来人往,没有人注意到这边。
  远远看到一个模样俊朗的锦衣青年往这边走过,苏禾就这样一直盯着,直到那人走近了,到了楼下,苏禾也就跟着垂首去看。
  随着这个动作,他发间银钗滑落。
  没有带随从,一身便装的沈雁北行至邕宁街,走到一处楼前的时候,脚下忽然落下一样东西。
  声音清脆吸引了视线,他驻足低头,发现脚边落着一支银簪。
  似有所敢的抬头,发现二楼窗边半倚靠着一个美人,乌鬓轻挽,戏服雅致,画着精致油彩的漂亮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给人一种冷艳的感觉。
  两人视线一撞,凝固在一起,美人忽然展颜一笑,眼波含情一般流转开来。
  像是一场美丽而引人遐思不已的巧妙邂逅。
  若是任何一个男人遇到这样一幕,恐怕都要心潮澎湃,会忍不住开始幻想游神,但是沈雁北却只是皱眉。
  “麻烦这位公子,帮我把钗子捡起来好吗?”楼上的美人垂着头往下看,手轻轻指着地上的簪子,好听的声音里不经意就带着一丝魅惑人的妖媚,像是要把人的心魂都勾走一样。
  沈雁北弯腰捡起了簪子,楼上那人又说:“多谢,那再拜托公子送上来吧。”
  手中的钗子是一支简单的莲花簪,沈雁北看了一眼之后又再次抬头往楼上看,上面的人眼中带着隐晦的笑。
  那笑在他看来简直就跟城东花楼里那些卖笑的轻浮女子如出一辙。
  他没有打算上楼去,直接一抬手,接着楼上的苏禾就听到“笃”的一声,侧头去看发现身边的窗框上插着那支银簪。
  等到苏禾再低头去看的时候,沈雁北的身影已经离开原地,背影渐渐远去。
  苏禾花了很大的劲才把簪子从窗框上拔下来。
  “公子今天怎么老是拿着簪子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