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想到县城糕点铺子里的那些昂贵点心,她开口道:“我买一块。”
家里三个孩子,这么大一块,足够分了。
“好嘞,您稍等。”见妇人这么爽快,秦劲自然高兴,开门红啊。
他将盘子放回背篓中,拿起两片玉米叶包了一块豌豆糕,另外他又用筷子夹了几个用来试吃的小块豌豆糕,一并放了进去。
“大嫂,您是第一位顾客,我多给您一点儿。”
“哎!好。”妇人脸上一下子就露出笑容来,她从钱袋子里摸出三文钱放到了背篓里。
“您拿好。”秦劲将豌豆糕递给她。
妇人接了过去,小心将豌豆糕放到篮子里,在秦劲您慢走的声音里从人群中挤了出去。
就这一会儿的功夫,这个小摊位前已经围满了人。
众人已经看到了秦劲和妇人的交易过程,他们也没问什么,只是都看向了盘子的小块豌豆糕。
秦劲赶紧又举起盘子,招呼众人道:“大家都尝一尝,不要钱。”
他话音落,有七八只手立马伸向了盘子。
盘子顿时空了。
秦劲没有再切,而是笑意盈盈的道:“这黄金豌豆糕极其软绵,大人可以吃,牙齿不太好的老人小孩儿更可以吃。”
“而且价格不贵,这么大一块才三文钱。”
这话不是骗人,他卖得还真不贵。
一斤豌豆四文钱,一斤能出两斤馅,虽说重量是翻了一倍,但里面用到了蔗糖和蜜枣。
蔗糖四十文一斤,蜜枣也是四十文一斤。
他手里钱不够,只买了十文的蔗糖和二十文的蜜枣。
另外还有五文的栀子,栀子能让豌豆糕的色泽鲜黄犹如黄金。
他一共做了六斤豌豆糕,将秦兵借给他的五十文钱花得只剩下三文。
所以折算下来,一斤的豌豆糕成本价是八文。
这还不算人工和柴火。
豌豆糕二两一块,卖三文钱,算下来一斤的售价是十五文钱。
减去八文的成本,只剩下七文。
如果再减去柴火,也就剩个六文钱。
大夏天的在灶房忙活半天,一斤挣六文钱,纯纯血汗钱啊!
在场的众人心头自然都有一杆秤,他们明白蔗糖和蜜枣有多贵。
况且,这豌豆糕是真的好吃,没牙的老人和小娃娃也能吃。
有个身穿棉布长衫、背着背篓的夫郎指着陶盆里的豌豆糕道:“我要两块,给我包起来。”
“好欸!”秦劲麻溜的拿起玉米叶子,包了两块豌豆糕递给了这位夫郎。
夫郎接了过去,将六文钱放到秦劲的背篓里,然后转身走了。
余下的几人,有的也直接走了。
有的站着没动脸上闪过犹豫。
还有的问能不能便宜些。
听到秦劲说已经很实惠了做起来也不容易如何如何,便也走了。
这一轮试吃,只有那位穿着不错的夫郎买了两块。
秦劲并不气馁。
这里是城门口,来往过路的大多是村里的农户,他们舍不得三文钱很正常。
鸡蛋一文半一个,三文钱都能买俩鸡蛋了。
想到此,他拿起木刀,将二两重的大块豌豆糕一切为三,顺便又切了几块指头肚大小的小块,然后招呼下一轮试吃。
这一次,他的叫卖声换了:大块三文钱,小块一文钱。
糕点一文钱一块?
这价格实在是诱人,连不远处衣着破旧的卖菜妇人都忍不住围了上来。
一文钱的豌豆糕的确不大,但有试吃在前,众人明白滋味有多好,所以这一轮试吃有三个人掏出铜板购买。
当然,个别人上一轮试吃过了,这一轮还想试吃,秦劲没有生气,而是笑着重复刚才的话:每人可免费品尝一次。
他说这话时脸上带着笑,倒也不会让被拒绝的人太难堪。
接下来的售卖很顺利,买大块的人很少,大多人只舍得花一文钱买一小块,这么一小块一小块的卖着,大半个时辰后,他的陶盆空了。
收摊,回家。
走在路上,他默默计算今天的利润。
他一共做了六斤豌豆糕,给王秀琴送去了一斤多,又给叶妙送去了半斤,再加上用来试吃的半斤,他真正卖出去的只有三斤半。
三斤半,一斤十五文钱。
他钱袋子里共有四十九个铜板。
再加上之前花剩下的三文,他现在的财产一共是五十二文。
当然,借秦兵的五十文将来肯定是要还的,现在这五十二文他得拿去买原料,这样才能挣钱还债。
很快回了村子,他没有回自己家,而是去了老院子。
王秀芹已经做好午饭了,正坐在院子里纳鞋底,这是在给他做新鞋。
见他这么快就回来了,王秀芹很高兴,连忙询问经过。
他正要详细说一说,门口却是传来了叶妙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声音:“劲哥,婶子。”
他看向门口。
只见叶妙双手捧着一个大陶碗,与他的视线对上,叶妙立马低下了头,解释道:“我做了南瓜干炒肉,你们尝尝看。”
他想知道这人有没有回来,所以就亲自来送了。
没想到已经回来了。
“哎,你这孩子,送这个做什么。”王秀芹立马站了起来,她知道叶妙赵丰父子俩的日子有多不容易,见秦劲也起了身,她拍了秦劲一下:“快去接着,别累着妙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