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到了张家之后,说明来意,张齐有些诧异,二十文的豆腐脑?
  那得拿桶装呢。
  得知秦劲是要用豆腐脑做新吃食,张齐心里顿时喜忧掺半,喜的是以后可以多卖些豆腐脑。
  忧的是豆腐脑再进一步就是豆腐,秦劲该不会是知道怎么做豆腐了吧?
  心里存着这事儿,但他不好意思问,只是接过了秦劲的铜板,让秦劲明天寅时来取。
  做豆腐也是个辛苦活儿,凌晨就得起床。
  秦劲回家之后,叶妙已经将棉布借过来了,他便洗漱一番,上床睡觉。
  今日叶妙原打算主动一番,好和秦劲培养一下感情的,虽说做的次数多了他可能会怀孕,可也不能只洞房那晚成事吧。
  难道还清债之前,秦劲就不碰他了吗?
  这怎么行。
  因此他就盘算着,今晚窝在秦劲怀里时要使劲扭几下,若秦劲还无反应,那就主动去解秦劲的衣裳。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秦劲说要做新吃食,他心思立马飞这上面了。
  豆腐脑能做什么新吃食?
  揣着这个疑惑,他在秦劲怀里很快睡着了。
  凌晨,他准时起床,和他阿爹一起做豌豆糕,等到了寅时,他进屋将秦劲唤醒。
  秦劲起了床,顾不上洗漱,拎上木桶前去张家拿豆腐脑。
  东阳县种黄豆的人家多,因此黄豆的价格比豌豆低,一斤是三文钱,一斤黄豆能做三斤老豆腐或六斤豆腐脑。
  一斤豆腐脑是一文钱,秦劲的二十文钱能买二十斤豆腐脑。
  将豆腐脑拎回来后,他找出平日里用来放馒头窝头的馍筐,然后开始做千张。
  千张的做法很简单,把豆腐脑打散,恢复成浓稠的浆状,再将棉布铺在馍筐里,然后舀起一勺豆腐脑铺上去。
  要铺的薄一点,铺完一层豆腐脑之后,就再铺上一层棉布,然后继续往棉布上舀豆腐脑。
  一层一层的铺完,最后在顶部放一个装了水的陶盆挤压出里面的水分,半个时辰后,千张便成了。
  这样做出来的千张薄薄的一层,上面还留有棉布的纹路,叶妙当即按照凉拌菜的做法,将千张切成丝拿香油、辣椒、蒜末等调料拌了。
  拌好之后,秦劲让他和赵丰先试吃。
  味道自然是极好的,吃不出是豆腐,有一点点劲道,口感细腻。
  “劲哥,你也尝尝。”叶妙咽下口中的千张,迫不及待的催促秦劲,他眸子里全是崇拜:“这也是你听来的吗?”
  “对。”秦劲很自然的点头,坦然接受小夫郎的崇拜。
  叶妙眸子亮晶晶的,心里头有些骄傲,他相公好厉害。
  秦劲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这种手工千张压得不如机器做的瓷实,有些厚,但口感同样很好。
  他很满意,对叶妙道:“再拌一些给老院子送去。”
  二十斤豆腐脑,最终只做了不到四斤半的千张。
  自家吃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带去集市上卖。
  吃过早饭,他背上背篓拎上板凳去出摊。
  他做的千张小,六张才凑够一斤,一文钱一张,也就是一斤六文钱。
  这个价格和豆腐比起来要高不少,一斤豆腐是二文钱。
  但他的千张是独一份的,而且,他成本也高,毕竟豆腐脑是从张家买的,不是他自个儿做的。
  就算按照这个价格算,一斤六文钱,按照四斤半算最终的售价是二十七文,去掉二十文的成本,他赚七文。
  不算多。
  更何况其实千张的斤数不足四斤半,实际上他赚不到七文。
  但好在过程不麻烦,顺手的事儿。
  先这样卖着,若是卖不掉,那他就降价或者进城去饭馆、酒楼里推销。
  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去这些地方推销的,甭管豌豆糕还是千张,其实都没什么技术含量,专业人士稍稍一琢磨就能做出来。
  担心被这些专业人士刨了根,因此他就只待在城外摆摊。
  脑子里盘算着各种想法,他很快来到城门口。
  今日他来得早,但他没往靠近城门口的地方去,而是在老地方摆上了摊子。
  第10章 销量不错
  天色将明,城门口正是热闹的时候,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食物的香味儿被晨风送向各处,引得尚未吃早饭的肚子开始抗议。
  一些偏远村子的人起得早,来不及吃早饭,他们通常会在城门口买些吃食。
  小吃摊前都围着不少人,秦劲把摊子摆上,正要端起盘子吆喝,他摊子前便来了两人。
  “小兄弟,给我包两块豌豆糕。”
  秦劲闻声抬头,看清楚来人,他忍不住笑了,眼前这位竟是他第一天摆摊时一口气买了两块豌豆糕的那位年轻夫郎。
  此时他一手牵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娃娃,一手正从怀里掏铜板。
  “好,您稍等。”秦劲应下,拿起玉米叶子快速包了两块豌豆糕,还额外放进去了几个用来试吃的小块。
  年轻夫郎见状,脸上有了笑意。
  弯腰往秦劲背篓里放铜板时,瞧见陶盆旁边的千张,顿时有些好奇。
  他看不出千张是什么。
  “这是黄豆做的,因着是一张一张的,我便称为千张,可凉拌可炒可炖,您要尝尝么?”
  秦劲一边将豌豆糕递过去一边解释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