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秦劲睡着了。
  ……
  他咬了咬唇,懊恼又失落。
  早知道不等了,应该油灯一熄就直接去脱秦劲的衣裳。
  但想到秦劲累了一整日,他听了会儿秦劲的呼吸声,慢慢也睡去。
  罢了,反正已是他相公了,不差这几个月。
  还没睡够,身子就遵着本能醒了,洗漱,做豌豆糕,喊秦劲起床。
  这一次,秦劲没有推拒叶妙的好意,一百二十斤豆腐脑,只靠着他,的确运不回来。
  昨晚已经将老院的水桶拎了过来,他和赵丰各拎着两个水桶去了张家。
  张齐夫夫一见着他便笑,夸他聪明勤快,还说今后每买十斤豆腐脑就便宜一文钱。
  昨日秦劲给了一百二十文钱,本该得一百二十斤豆腐脑,现在定了优惠价,那就多出了十二文,张齐夫夫自不会把这十二文还给秦劲,他们多给了十二斤豆腐脑。
  张齐夫夫这个态度,让秦劲也松了口气,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撕破脸皮,大家合作共赢嘛。
  乡里乡亲的,还都是底层人民,没必要互相伤害。
  高高兴兴的将豆腐脑拎回去,他们抓紧时间做千张。
  今日的千张虽然翻了一倍,但这个活儿简单,全部做完也没花多少时间,并不影响出摊。
  一百三十二斤豆腐脑,他给老院子送去了一些,老院子人多,秦兵夫妇有三个孩子,再加上秦老头王秀芹,因此他端过去了一大盆。
  自家又吃一些,真正用来千张的只有一百二十斤。
  这一百二十斤豆腐脑一共做了二十六斤千张。
  给家里留了一斤,他带上十四斤豌豆糕和二十五斤千张去城门口摆摊。
  到了城门口,他像是昨日那般,切了些千张供来往行人试吃。
  他紧抓花一文钱给自家添一道新菜不动摇,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顾客,不远处摆小吃摊的小老板们,也忍不住过来买了些,想长长见识。
  等日上三竿,所有千张售罄,豌豆糕也卖了一大半,王秀芹给他缝的那个钱袋子已经变得鼓鼓囊囊。
  慢悠悠的又卖了一会儿,还余下半斤豌豆糕时,他收了摊。
  千张的确大有可为,这半斤豌豆糕留着给自家人吃,就当庆祝了,再去买一斤猪肉,这下子敢花钱了。
  拎上背篓正要走,这时,他身后传来了有些熟悉的呼喊声:“小兄弟!等一下。”
  他顿住脚步,看向了身后,瞧见是昨日那位年轻夫郎,他脸上露出笑来:“千张卖完了,只剩下了半斤豌豆糕。”
  这话一出,那年轻夫郎啊了一声,很是遗憾,也有些懊恼。
  早知道他来早一些了,没想到千张卖这么快。
  昨日试吃千张时他觉得味道一般,但到娘家之后拿各种调料拌了,滋味立马大增,他兄弟就着一盘子红油千张一碟猪头肉喝了半斤酒。
  他原想给婆家分一些的,结果全进了他兄弟的肚子。
  刚才和他公爹提起此事,他公爹也起了兴趣,于是他便过来买了,结果没了。
  “小兄弟,你家还有千张吗?”他不抱什么期待的问。
  第12章 挣的钱其实不多
  秦劲犹豫了两秒,这一犹豫,年轻夫郎的眼睛立马亮了:“应是还有吧?”
  “我不确定。”秦劲道。
  他留了一斤放在家里,这会儿还不到晌午,但万一叶妙午饭做得早,那这一斤千张就没了。
  他解释了之后,年轻夫郎想了想,道:“小兄弟,你家住哪里?”
  “就在前边的五里沟。”
  “如果方便的话,领我去认认门吧,万一明天我还是赶不及,那可以去你家里买。”年轻夫郎道。
  “行。”秦劲点了头。
  这话在理。他这生意是要长长久久做下去的,是得让十里八村的乡亲去认认门。
  于是秦劲将买肉的心思搁下,领着那年轻夫郎往五里沟走去。
  这年轻夫郎挺健谈,很快便将他家中情况讲了,他名谷南,夫家是王家屯的,家境不错。
  王家屯距离县城有七八里地,不算远,但五里沟位于县城西南,王家屯则在东南方向,因此秦劲不熟悉那边的情况。
  他其实不善言谈,因着最近想在乡下买豌豆,便顺口问王家屯有没有人家种豌豆。
  “我家就种了。”谷南诧异之后,笑眯眯的道:“我公爹爱拿豌豆下酒,甭管是青豌豆还是干豌豆,他都爱。因此我家每年都会种上几亩。”
  秦劲一听立马问道:“谷哥,那你家的豌豆卖吗?我给的价格和粮铺的收购价一样。”
  给的价儿低了,农户肯定不卖。
  因此他的收购价格和粮铺的一样,这看上去省不了几个钱,但没了粮铺这个中间商赚差价,肯定能节省出一大笔银子。
  就算一斤只便宜一厘,那十斤就能便宜出一文钱。
  一千斤的话,那就能省下一百文,这个数字不算小了。
  “我回家问问我公爹,今年的青豌豆快下来了,现在家里还有三麻袋呢。”
  谷南道。
  “那提前谢过谷哥了,若是你公爹肯卖,我拉着板车过去取。”
  农户自己卖的话,得亲自送去粮铺,现在他愿意登门取,价格一样的情况下,农户肯定更愿意卖给他。
  谷南应下。
  两人很快进了村子,到家之后,叶妙正做午饭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